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5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七   
苑利 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苑利 顾军 创建时间: 2022.04.29 10:33:00

【摘要】如果从2006年算起,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已经走过了整整15个年头。这一学科概念的提出,与中国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现有学科又无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有关。需要我们在发现存在问题的同时,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找出与原有学科不同的学术视角与视野,构建起独特而完整的理论架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

如果从2006年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概念的提出到当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已经走过了整整15个年头。在冯骥才等人的积极斡旋下,2021年3月,教育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式纳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①。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向前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为什么在中国走向全面腾飞之时,政府会突然提出加强对本国遗产保护,并在将“考古学”纳入一级学科之后,又准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一产生时间并不久远的新兴学科正式纳入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设置,并启动大规模的相关学科建设呢?这与中国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而当下既有学科无法科学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种种问题的这一严酷的社会现实有关。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可能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能否成功创建,首先要看它是否满足这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看中国是否拥有足够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二是看这门学科是否已经打下了足够坚实的学术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能否成功创建,与遗产所在国是否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与哲学、史学等学科不同,它更像是一门强调实操、解决实际问题的学问。创建它的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清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中国是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流的国家。文化“没有断流”,并不是指它在历史上创造出的故宫、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以及作为文物保存至今的五大名窑、红木家具这样的物质文化遗产还存在与否,而是指创造了这些物质财富的传统建造技术、制造技术还存不存在。如果这些古老的传统建造技术、制造技术还在发挥作用,我们就可以负责任地说,中华文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没有断流。从数量看,经过20年的努力,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共计1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按照申报地区或单位进行逐一统计,共计3610个子项②,至于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富集了祖先智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诞生,提供了可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能否成功创建,还与该学科是否已经打下了足够坚实的学术基础有关。作为一门新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创建需要丰厚的学术积淀。中国人自古便有保护本国文化的传统,且不说春秋时期对于民间谣谚、汉魏时期对于乐府音乐、魏晋时期对于民间志怪小说、明清时期对于民歌笑话、五四时期对于歌谣故事的一系列搜集整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对于中国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十套集成的搜集整理,以及当下正在进行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都可以很好地证明这一点。

与以往的搜集、整理、出版不同,2003年中国政府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随后,2004年中国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工作的重点不是以往的搜集、整理、出版,而是举全国之力,将祖先留给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传承人以活态的形式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建设上也显现出了积极的一面。在学科教材方面,先后出版了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2006年),向云驹撰写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2004年)、《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苑利、顾军撰写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200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学》(2009年)等。这些书著的出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建设做了很好的理论铺垫。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400多所大学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课程,数百所中等专科学校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全国绝大多数中小学以及部分高校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已经渐渐融入了中国的主流教育。从2014年开始,笔者与北京联合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凯里学院等单位合作,举办了四期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培训班以培养全国高校非遗教师人才为己任,共培养学员900多人③,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进行了人才准备。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是否需要创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是个争论已久的话题,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的一道必答题。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领域已经有多门学科介入,完全可以采用既有学科的既有理论。但20年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已经证明,仅凭既有学科的既有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一)在对非遗本质的理解上,既有学科存在学术差异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立场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说到底首先是“遗产”,即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而不是刚刚创造出来的“现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之所以只保护“遗产”,不保护“现产”,并不是说“现产”有什么不好,而是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祖先留下的遗产留存得越来越少,我们有必要抓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契机,将这些遗产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永远追求。但艺术学、经济学等既有学科追求的目标与此完全不同—前者是要挖掘出艺术上的附加值,后者是要挖掘出经济上的附加值。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很容易从本学科立场出发,至于这个东西是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再重要。在这种原有学科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很容易在有意无意中将那些改编、改造后的文创产品,甚至进入机械化生产的流水线产品,都当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艺术学、经济学对非遗有各自的理解,所以,要想用艺术学、经济学的既有理论来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味道几乎是不可能的。

(二)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遴选标准的认定上,既有学科力有未逮

要想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什么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由于学科功能不同,遴选标准自然也不一样。

如在某些从事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的学者看来,非遗的遴选标准不是“真不真”,而是“美不美”,造成评审变成“选美”,甚至欲将一些“美”的当代创作列入非遗名录;而一旦进入名录,又容易根据自己对“美”的理解,对这些非遗项目“不美”的部分施以改造。如果按此思路,要想原汁原味地将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传承下去,就成了一句空话。

从民俗学视角去遴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它的局限。实事求是地说,从事民俗学研究的学术同仁是从心里热爱传统的。但在他们看来,民俗能变,那么,作为民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能变。可见,用民俗学的既有理论,也无法完全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用经济学的既有理论去遴选或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存在问题。人们很容易将那些“有效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非遗”项目强拉硬扯地塞进名录,哪怕是已经实现了大机械化生产的非遗项目也在所不惜。

用文物学的既有理论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取之处。因为在文物保护工作看来,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都是认识古代文明、了解祖先历史的重要窗口。但从文物学视角看非遗,容易忽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这一基本特征。如果一味地用保护文物的方法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结果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博物馆化,而最终结果便是将“活遗产”变成“死遗产”,同样无法解决科学保护的问题。

上述分析告诉我们,要想通过既有学科的既有理论,去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事实上是困难的。要想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通过学科建设,从根本上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问题,而这门学问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独特视角与视野

任何一门新学的产生总要有它独特的视角与视野,否则就没有资格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那么,作为一门新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否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独特视角与视野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有着自己的独特视野

有人认为,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已经有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历史学、语言学、考古学、表演学、民间文学、建筑学等诸多学科的深耕。如果一定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势必会在研究视野上与上述学科产生严重重叠。

但事实并非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立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三大问题:一是要弄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名录的准入标准,弄清哪些项目可以进入,哪些项目不可以进入;二是弄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包括它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社会内涵;三是科学而系统地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管理方法与保护原则。而这些都是以往诸学科从不研究或很少研究的问题。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尽管在研究视野上与上述学科小有重复,但说到底,它是有着独立的、专属于自己的研究空间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

要想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仅有独特的研究视野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具备独特的研究视角。研究视角不同,人们会在同一领域发现更多的、与众不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譬如,同样是研究传统节日,历史学家关注节日历史,民俗学家关注节日民俗,宗教学家关注节日仪式,艺术学家关注节日歌舞,而作为一门新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它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上述内容,而是要看这些节日是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还是当代创造的,怎样才能保护好这些节日遗产。而上述角度,也是以往诸学科很少有人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这门学科建立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帮助人类找到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找到更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并将这些规律应用到中国乃至世界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去。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有着自己独立的理论架构

与既有学科不同,为了能更清晰地辨认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同时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也为此设计出了明显的与众不同的理论架构。这个理论架构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怎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将这三个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话,那么,“什么是”回答的是本体论问题,“为什么”回答的是价值论问题,而“怎么办”回答的是方法论问题。这三大问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必须回答,而其他学科很少回答或是根本无须回答的问题。

(一)“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学科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这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是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什么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这门学问的逻辑起点,一旦在这里出现问题,我们将会像小孩儿给自己系扣子—第一个系错了,接下来将一错到底。作为经验,只要涉及“遗产”,人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求真溯源。物质文化遗产是这样,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是这样。那么,到底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在我们看来,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要满足以下六大条件。

一是必须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做支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是活态传承,而活态传承的载体就是传承人。有了传承人才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首先是保护好传承人。

二是必须要有悠久历史。通常时间不足百年者,不能称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是必须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在当下、服务当下的遗产,最大特点就是它的“活态性”。

四是必须要因循传统传承至今。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需要我们尽量将它历史上所呈现出的内涵传承下来。

五是必须有历史认识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等。

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六大领域④。

(二)“为什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学科需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

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清楚、讲明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加充足的理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时间上的跨越度、信息上的承载度、状态上的原生度、社会上的知名度、性格上的独特度以及生存状态上的濒危度等角度,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从而判断出各非遗项目的特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对上述价值的发掘,不但可以为保护祖先遗产找出更多理由,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遗产自身做出更为精准的学术判断。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客观存在,但同样需要人类用自己的慧眼去发掘。保护遗产过程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再发现、再发掘的过程,直接关系到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关系到我们对祖先遗产的认知,也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三)“怎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该学科需要回答的第三个问题

“怎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其中主要涉及两方面问题:一方面,用什么方法、什么手段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用什么理念、什么原则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该问题提出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找到更多、更好,也更具科学价值的保护原则与方法。

保护方法,包括:一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从根本上摸清本国活态遗产的“家底”;二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让中国的每个非遗项目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三是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预留下一块“芳草地”;四是扩展展演展示手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理念传布四面八方;五是建立数据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步入“快车道”;六是启动非遗项目传承人口述史调查,让中国的史料变得更加丰富;七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主流教育,让民族文化遗产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田;八是制定并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让法律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驾护航”。

保护原则,包括“以人为本原则”“活态保护原则”“整体保护原则”“真实性保护原则”“独特性保护原则”以及“濒危遗产优先保护原则”,等等。这些原则的树立与遵守将会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产生重要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说到底是一门具有可操作性的学问。强调实操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规律的研究,是这门学问的基本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律是由其传承规律决定的,只有找到传承规律,我们才能知道怎样才是科学保护。这个问题不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当然,以上三大问题只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四梁八柱”,在此基础上,还会衍生出许多其他内容。譬如,作为一门新学,要有国外以及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史的研究。作为活态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需要人来保护、传承的。这就涉及“保护主体”与“传承主体”两方面内容。其中,前者重点讨论“构成”“基本职能”“素质要求”等,后者重点讨论“界定”“基本职能”“激励机制”等。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还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与申报、开发与经营等诸多内容。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有着独立而系统的理论架构

作为一门新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并不是一门课程所能包括的,它需要一个庞大而系统的学术体系做支撑。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需要开设哪些课程,是其学科建设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至少应设置以下课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二)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与申报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学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

(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与商业化经营

(八)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

(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

(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

(十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

(十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

(十三)乡土教材编写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十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学研究

除上述基本理论外,还应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内容,做出二级学科的课程设计。这些二级学科包括:

(一)民间工艺美术学

(二)民间美术学

(三)民间工艺学

(四)民间文学

(五)民俗学

(六)传统中医药学

(七)传统戏剧学

(八)传统音乐学

(九)传统民间说唱研究

(十)传统民间舞蹈研究

(十一)传统体育竞技研究

与一级学科所开设课程不同,二级学科建设实际上已经成熟。有的学科历史长达百年以上,短的也有将近40年,基础教材的建设工作难度并不大。民间文学甚至可以开设出诸如神话学、传说故事学、歌谣学、史诗学等更加细化的课程。当然,并不是将以往教材拿来就可以充当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二级教材。因为在以往的教材中,并不会或很少关联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所涉及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既有教材的基础上,补充不足,使之成为真正能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理要求的二级学科教材。


▼ 注释:

①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新增37个新专业[EB/OL].(2021-03-01)[2021-12-07]. https://m.gmw.cn/baijia/2021-03/01/1302141041.html.

②为了对传承于不同区域或不同社区、群体持有的同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确认和保护,从第二批国家级项目名录开始,设立了扩展项目名录。扩展项目与此前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同名项目共用一个项目编号,但项目特征、传承状况存在差异,保护单位也不同。

③2014年,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中传笛声民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联合大学培训中心合作,共同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2016年,与凯里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北京中传笛声民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2018年,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中传笛声民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共同举办了第三届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2020年,与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培训中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中传笛声民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共同举办了第四届全国高校非遗教师培训班。

④分类方式不同,所分种类也有一定差别。如王文章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一个大类,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从工作层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个大类。笔者认为,与上述分类法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六个大类的涵盖范围更广。


▼ 作者简介:

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顾军,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教授,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学。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