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0   星期六   农历三月十二   谷雨 谷雨
基于气候和物候的二十四节气英文译名研究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宋英杰 隋伟辉 孙凡迪 齐鹏然 创建时间: 2022.05.13 11:31:00

【摘要】二十四节气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属于“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类的项目。数百年来,众多学者提供了节气称谓的英译版本。但目前,国内尚无节气英文译名的行业或国家标准。在实际传播中,“即兴”创作的版本甚多,其中,不少版本缺乏对节气名称背后气候和物候意蕴的深刻理解。在梳理节气英译源流的基础上,通过侧重研究节气称谓的气候和物候内涵及其微妙的指向性,有助于提出精准契合节气气候和物候的英文译名序列,促进二十四节气的国际化传播。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英文;译名

二十四节气是以大约15天为自然节律的时令体系,其官方定义为: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英文表述为: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knowledge in China of time and practices developed through observation of the sun's annual motion。目前的二十四节气是以黄经15°为间隔的节点序列(图1、表1),分为6个基本类别(表2)。

from clipboard

▲图1 二十四节气的黄道示意图①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节气体系,发端于先秦时期,自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时期起,成为国家历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阴阳合历的“纽带”,是指导人们起居生养的重要时令体系,并辐射到周边的很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人们广泛应用和传承的具有科学属性的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其节点以天文的方式刻画,其称谓以气候/物候的方式表征,是多学科的文化集成。准确而简洁地翻译各个节气的名称,需要从天文、气候、物候等多个维度进行审视和斟酌。

一、节气英译源流概述

目力所及,节气名称最初的外文译本,是音译和意译并存。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约翰·格里菲斯(John Greaves)在1650年出版的Epochae Celebriores②(图2)一书中,提供的是二十四节气音译版本(图3、表3)。

from clipboard

▲图2 Epochae Celebriores 封面

from clipboard

▲图3 Epochae Celebriores 书中二十四节气页

from clipboard

天主教耶稣会士卫匡国(Martino Matini)在其1655年出版的《中国新地图集》(Novus Atlas Sinensis)③中,记录了荷兰莱登大学教授格里乌斯(Jacobus Golius)所写的附录,其中有二十四节气的阿拉伯字母拼音、拉丁字母拼音、拉丁文翻译(图4),这是欧洲的正式出版物中最早出现的木刻汉字。笔者对拉丁文意译版本进行了英译(表4)。

from clipboard

▲图4 荷兰莱登大学教授格里乌斯的音译和意译版本截图

from clipboard

与此同时,清代的官方译文典籍中,并未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系统性翻译。例如,乾隆年间的《华夷译语》中,“时令门”章节并没有收录二十四节气译文,只有在天气部分收录了“霜降”(图5)。其为天气之霜降,而非节气之霜降。

from clipboard

▲图5 《乾隆年编华夷译语》第十三卷译文图示

进入19世纪,汉英或英汉辞典中,陆续收录二十四节气,由零散的数个节气名发展为逐渐出现二十四节气的完整译名序列。1815—1823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汉英词典《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④。其中有了二十四节气的译法,是节气名音译加标注的方式。但二十四节气并没有单独的总表或附录,而只是散见于各条目。

1868年,邝其照在香港出版《字典集成》⑤。这是第一本由国人编写的汉英词典。但在这本字典中,仅在“杂字·时令门”中提及了六个节气,并未形成完整的译名序列。

直到19世纪后半叶,才逐渐出现二十四节气名的完整意译版本。1871年,英国公使馆原护送团成员司登德(George Carter Stent)出版《汉英合璧相连字汇》(A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 in the Pekinese Dialect)⑥。词典的附录部分,以笔记体提供了包括二十四节气在内的许多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风俗的英文翻译与介绍。后来,加拿大传教士季理斐(Donald MacGillivray)据此于1898年出版修订本《华英成语合璧字集》(A Mandarin-Romanized Dictionary of Chinese)⑦。

德国传教士罗存德(Wilhelm Lobscheid)于1866—1869年期间在香港陆续出版四卷《英华字典》(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⑧。这套词典的附录提供了由美国汉学家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翻译的另一套二十四节气译名。

1912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翟理斯(Herbert Allen Giles)出版了《华英词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⑨。其附录中收录的二十四节气表,大体源自卢公明的版本。翟理斯首次将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这三组节气的译法加以区分:以Slight/Great heat对应小暑大暑,以Light/Heavy snow 对应小雪大雪,以Little/Severe cold对应小寒大寒。这些处理都体现出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背景比较细腻的理解。经过了翟理斯的修订,节气译名变得更为规范。

20世纪30年代,另一本著名英汉词典——由澳大利亚传教士马修斯(Robert Henry Mathews)出版的《马修斯汉英词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⑩中,二十四节气部分,直接采用的是翟理斯的附表。因这本词典更为流行,使翟理斯译法变得更为通晓。

概而观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二十四节气译名体系可大致分为:“司登德(Stent)—季理斐(MacGillivray)”体系和“卢公明(Doolittle)—翟理斯(Giles)”体系(表5)。最初相对规范的二十四节气英文意译版本,主要是由传教士和汉学家完成。

from clipboard

1949年之后,对于人们认知二十四节气译名体系影响重大的,是吴景荣编著的《汉英词典》⑫,这是新中国第一本汉英词典。该书附录中的节气译名,主要基于季理斐体系,但根据翟理斯体系,对个别译名进行了订正⑬。

20世纪70年代,文化学者林语堂、梁实秋等也都在各自编著的词典中提供了二十四节气英文译名。

在二十四节气英译历程中,一个跨越性的标志,是节气相关专业领域学者的介入。在1987年,由天文学者组成的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出版了天文学领域的科技名词规范《天文学名词》⑭,专业机构审定二十四节气英译版本,由此开始。该套译名,参照了季理斐体系和翟理斯体系,但基于专业思维进行了优化。基于《天文学名词》中的二十四节气英译,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中国天文学会于2015年发布了英译版本(表6)。

from clipboard

天文学界在这个英译版本中,从节气名称的本义出发,提出了一些相对独立的创新性译法。例如,第一,考虑到春日苏醒的并非只是蛰虫,所有冬眠动物都在此列,因此,不再将Insects作为主体,将惊蛰译为Awakening from Hibernation。第二,清明时节“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矣”,但此时天气未必晴朗,因此,弃用基于Clear和Bright的各种变化,而以更具有物候普适性的Fresh Green表征草木新绿的阳春时节。第三,霜降译作First Frost ,规避了以往Descent与“降”之间的生硬对应,体现“季秋之月,霜始降”的霜生规律,简洁而契合气候。但“小/大”类的节气,小暑大暑、小寒大寒以及小满用Lesser/Greater凸显相对性分寸,感觉冗余;小雪大雪用Light/Heavy,易与降水量级相混淆⑮。

本研究将“名词委”英译版本作为对标版本,并充分参考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⑯对于二十四节气的不同译法版本。

二、对二十四节气气候/物候内涵的解析及译名提议

基于1981—2010年气候基准期的状况,本文对气候进行解析:

(一)天文类节气: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国际通行部分,它们在西方不被称为节气。目前,欧美国家依然采用天文季节划分方式,以白昼最长最短日和昼夜平分日界定四季。

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译法,由于英语中有相应的词汇,所以,差异或争议较小。

至,Solstice;分,Equinox。法语为Solstice和Équinoxe,西班牙语为Solsticio和Equinoccio。因此,绝大多数译者的版本是:

春分:Spring Equinox;秋分:Autumn Equinox。

夏至:Summer Solstice;冬至:Winter Solstice。

只有日本的译法为:

春分:Spring Center;秋分:Autumn Center。

夏至:Summer Maximum;冬至:Winter Maximum。

在日本译法中,以Center体现“分”的均分之义,以Maximum体现“至”的极致之义,可谓确切。但在英语中已有相应词汇的情况下,择取专有词汇为宜。

(二)季节类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在古代各国的天文观测中,都有白昼最长和最短(夏至和冬至)、昼夜平分(春分和秋分)的划定。但中国古人进而划定“启闭”,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图6),并以此创立了四季等长的季节框架,由此形成了与其他文明古国不同的时间体系。什么是立?立,建始也,是一个季节的开始。其季节,是节气意义上的季节,而非气候意义上的季节。如果按照气温来衡量,“四立”之中,最冷的不是立冬,而是立春;最热的不是立夏,而是立秋。我们如何翻译“四立”?译为(节气)季节的开始。

from clipboard

▲图6 由左至右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日的气候季节分布图

以立春为例,有如下通行版本的代表性译法(表7)。

from clipboard

Start更简短,更有画面感,在形意上更符合“由此而始”的通感。但Start的主观性更强,有人为设定的意蕴,有Action的推动,表征由静到动的转变。相比之下,Beginning of或Begins更符合季节序列的自然更迭和接续。如果为了保持名词词性,应译为Beginning of;为了保证节气译法序列的用词最简洁,可译为Begins。

(三)寒暑类节气: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

第一,小暑、大暑。关于小暑、大暑的代表性译法如表8。

from clipboard

古人是以温度+湿度所形成的综合热感划定的小暑与大暑,它们分别代表炎热程度的冠军和亚军。小暑最热的区域与大暑最热的区域(图7),涵盖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图7 左为平均气温为小暑时节最高的区域,右为平均气温为大暑时节最高的区域(图中深色)

因此,小暑之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轻微,而是相对意义上仅次于大暑而已。单纯就气温而言,小暑与大暑之热难分伯仲,微妙的差异仅仅在于小暑侧重干热,大暑侧重湿热。所以,日本译法中不用Heat而用Sweltering刻画温度+湿度所形成的闷蒸感有其独到之处,只是Heat一词更通俗。

小寒、大寒。关于小寒、大寒的代表性译法如表9。

from clipboard

古人不是以天寒程度,而是以地冻程度划定的小寒与大寒,它们分别代表寒冷程度的冠军和亚军。小寒最冷的区域与大寒最冷的区域(图8),涵盖了中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小寒之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轻微,而是相对意义上仅次于大寒而已。而且,单纯就气温而言,小寒之寒,甚于大寒。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图8 左为平均气温为小寒时节最低的区域,右为平均气温为大寒时节最低的区域(图中深色)

在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相关的代表性英译中,表征“小/大”的6组词汇如表10。

from clipboard

在不同版本的译文中,表征“小”的词汇有6个,表征“大”的词汇有4个。A bit和Slight所体现的些许和轻微, Moderate所体现的温和与适度,都不能确切表征小暑和小寒的气候态。所谓小暑小寒中的小,不是冷热程度绝对意义上的轻微或温和,而是与大之间的相对性。所谓小和大,是实际上的第二和第一。而表征相对性的Lesser与Greater的比较级语态过于繁琐。相比之下,Minor和Major所体现的主次对比,可以表征气候态上的“小”与“大”之分。

第三,处暑。处者,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但暑热的止息,是一个过程,是渐变而不是突变,不是戛然而止。即使在广义的节气起源地区,结束暑热的地区也很少(图9)。

from clipboard

▲图9 处暑时节摆脱夏热、陆续入秋的区域(图中深色)

处暑时节之后的白露秋分时节,秋老虎天气在江南华南地区才逐渐终结。在江南、华南,处暑是全年第四或第五热的节气(图10)。而在日本多数地区,处暑是全年第三或第四热的节气。

from clipboard

▲图10 最后三个高温日平均日期在处暑时节的区域(图中深色)

就长江沿线著名的“火炉”(图11)而言,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高温日数位列第四或第五的节气。处暑的英译版本(表11),语义之间存在的差异较小,相比之下, Heat Withdraws版本更接近气候状态以及趋势。而End of Heat版本在表征暑热戛然而止的各版本中,更为精确。

from clipboard

▲图11 长江沿线“火炉”城市芒种—处暑时节的高温日

from clipboard

(三)水汽状态类节气:雨水、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第一,雨水。关于雨水的代表性译法如表12。

from clipboard

林语堂译法颇为随手,没有诠释雨水节气“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的意蕴。邝其照Rainy Season的译法,即使在岭南也不契合气候状态,华南前汛期雨季的开始日均值为4月6日(1981—2010年平均值)。香港天文台Spring Showers的译法只涉及雨水增多,不能体现雨水节气的丰富内涵。雨水节气通常被译为Rain Water,有顾及汉语“雨水”二字的考量。但Rain Water并不能表征雨水节气深刻的气候内涵。Rainwater一词,有以雨水灌溉之意。例如:Rainwater is naturally designed to water plants与《夏小正》中正月“农及雪泽”⑰较为接近。但在英语中,Rainwater一词的使用率也并不高,而且Rainwater与Rain Water是两个概念。

依据降雨概率开始高于降雪概率的气候特征(图12),雨水节气可译为:More Rain than Snow。这个译法较为恰切,但表述上较为繁复。可以依据雨日增多的气候特征,译为:Prevailing Rain。但这个译法表征气候特征方面,未能体现出确切的临界状态,因为雨日增多,是贯穿整个春季的趋势,并不仅限于雨水节气。

from clipboard

▲图12 雨水时节,降雨概率开始高于降雪概率的区域(图中深色)

雨水时节的降雨概率开始大于降雪概率,其最本质的特征应为降雨开始常态化,不再偶然和轻微。我们以气候基准期内三分之二以上年份至少出现一个雨日作为指标,落区与广义的节气起源地区高度吻合(图13)。因此,将雨水译为初雨,契合节气起源地区气候的本质特征。按照气候态上的初雨时段,雨水节气可译为:First Rainfall。

from clipboard

▲图13 1981-2010年气候基准期内2/3以上年份节气时段雨日≥1天的情形首次出现在雨水时节的区域(图中深色)

第二,白露、寒露。白露和寒露,是人们身边水汽状态的可视化。在古人心目中,玉露生凉,气始寒也。平均气温从≤15℃到≤10℃(图14),是人们从不再短衣短裤到不再单衣单裤的换装节点。露凝而白,莹莹白露;露气寒冷,凄凄寒露。这是天气由凉到寒的渐进。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图14 左为白露时节平均最低气温≤15℃的区域,右为寒露时节平均最低气温≤10℃的区域(图中深色)

节气英译的各种版本中,最无争议的是寒露Cold Dew。白露也只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绝大多数译者的White Dew,一个是日本译法的Dews。Dews版本是为了强调露水的颜色不是白色的,而是晶莹清澈的透明。而绝大多数版本都译为White Dew,契合白露时节清露与薄雾共同构建的天气景象和文化意象。

第三,霜降。古人之所以格外在意霜,是因为“霜以杀木,露以润草”⑱,霜对草木的生长具有“一票否决权”。随着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华为霜,附着在物体表面(图15)。所以,不可能“月落乌啼霜满天”⑲。霜“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⑳。但古人多以“降霜”或“陨霜”描述霜之降临。霜降之“降”,若降生之“降”,只是一种形容方式。所以如何翻译“降”,是译法的关键(表13)。

from clipboard

▲图15 霜降时节出现初霜的区域与广义的节气起源地区高度吻合(图中深色)

from clipboard

有两种译法添加了对于霜色的界定(Hoar),有五种译法用Descent表征“降”,但霜“皆由地发,不从天降也”,“降”是汉语中的文化定式,英译中不宜对标。香港和日本译法简洁,适用于霜月或霜期的表述,但没有初霜的明确指向。First Frost版本表征“初霜”,最符合霜降的物理特征和气候规律。这是英译历程中的一次重大改变,并且剔除了英译中以Descent对霜降之“降”的刻意对应。

第四,小雪、大雪。在广义的节气起源地区,小雪节气代表的是气候平均意义上的初雪时节。就气候而言,小雪是开始下雪的节气(图16)。降水量较大雪时节更大,但降水相态较为复杂,往往雨雪交替或雨雪混杂。大雪是开始积雪的节气。降水日数较小雪时节更多,降水相态较为单一,以纯粹的降雪为主。与小雪节气相比,大雪时节的降雪日数更多(图17)。而从另一个视角看,在广义的节气起源地区,小雪是首次降雪的节气,大雪是首次积雪的节气(图18)。

from clipboard

▲图16 中国省会级城市的降雪季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图17 左为小雪时节比大雪时节降水量更大的区域,右为大雪时节比小雪时节降雪日数更多的区域(图中深色)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图18 左为平均首场降雪在小雪时节的区域,右为平均首次积雪在大雪时节的区域(图中深色)

关于小雪、大雪的代表性译法如表14。

from clipboard

小雪、大雪节气中的小与大,与小暑、大暑,小寒、大寒节气中的小与大是不同的。小暑、大暑,是一年之中炎热程度的冠亚军,小寒、大寒,是一年之中寒冷程度的冠亚军。其小与大,可译为Minor和Major,以体现相对的主次之分。但小雪、大雪节气中的大,却不是一年之中降雪量(或降雪日数)最大的。一年之中降雪量(或降雪日数)最大的时段,通常是在小寒、大寒前后。因此,澳门译法和韩国译法中以Minor/Major表征“小/大”,不符合气候实际状况。而其他译文中的关键词,只比对了小雪和大雪之间降雪量或降雪日数的小与大,均不具备小雪节气开始下雪和大雪节气开始积雪的核心内涵。另外,Light和Heavy与现今的小雪、大雪的天气现象英译相对应,容易产生混淆。古人对于大雪节气的描述:“至此而雪盛矣”,其“盛”,可以诠释为与小雪节气相比的降雪频次,也意味着开始进入积雪的时段。因此,小雪可译为:First Snowfall,大雪可译为:First Snow Cover。这样具有气候上的明确指向和限定性。

(四)物候类节气:惊蛰、小满、芒种

第一,惊蛰。在中国最早的物候典籍《夏小正》中便有“正月启蛰”㉑的说法。后来因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而改为惊蛰。“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㉒惊蛰(启蛰)是指冬眠的结束。但冬眠结束的主因是天气回暖,但也有春雷使蛰虫惊醒的信俗。

因此,在人们看来,蛰虫之醒,有因暖而(主动)苏醒之说,也有因雷而(被动)惊醒之说。关于惊蛰的代表性译法如表15。

from clipboard

大多数译法,特指昆虫结束蛰伏冬眠状态,而没有泛指所有冬眠动物以及处于低代谢水平睡眠的动物,未能全面表征惊蛰所蕴含的物候状态。从这一点上看,名词委译法Awakening from Hibernation,张君迟译法Waking from Hibernation,是贴切的。但这两个版本不够简短,为了使各个节气的译名尽量简短且体现整体的序列感,我们在此基础上稍做改动,将惊蛰译为:Hibernator Awakens。

第二,小满。小满,在传承的过程中,有阳气小满(图19左)、籽粒小满、江河小满(图19右)的不同语义。在英译时,侧重表征泛指的谷物“物至于此小得盈满”㉓。在此基础上,小满体现着以小麦为代表的谷物籽粒未满但将满的微妙分寸。小满的节气名,提示人们麦收即将开始。麦收的特点,如农谚所云:“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也就是说,待到“大满”之时再收就晚了。因此,小满作为节气名,虽具有“未满”和“将满”的双重含义,但其指向是侧重“将满”,而不是“未满”。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图19 左为小满时节日照时数为全年最大的区域,右为小满时节降水量为全年最大或次大的区域(图中深色)

关于小满的代表性译法如表16。

from clipboard

林语堂版本和吴景荣版本对小满含义理解有误。香港天文台的版本Corn Forms,可以表征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但Corn也特指玉米,可能产生歧义。Unripe Grain版本只表征了谷物“未熟”,没有表征谷物未熟但将熟的特征。Grain Full版本和Grain Fills版本体现得更像是“大满”。Creatures Plentish版本表征的是“万物丰饶”,Growing Grain版本表征的是成长之中,均过于宽泛,没有谷物籽粒将满的特定涵义。Lesser Fullness和Lesser Fullness of Grain版本较为接近,但仍未突出“将满”之义。且Lesser Fullness of Grain版本过于繁琐。

概括而言,原有的各个版本或侧重未满,或侧重已满,均未表征未满但将满的特定分寸和称谓指向。建议小满译为:Fullness Approaches,以此提示麦之将熟,需要做好麦收的准备。另外南方部分地区“小满江河满”,译为“将满”也具有提示效应。

芒种。芒种,就主粮物候而言,是“麦收不可逾其时、稻种不可逾其时”的关键时节。这是农事最繁忙之时,故有“小满赶天,芒种赶刻”之说。在英译时,两三个词汇难以承载麦穗当收、稻秧当种的双重指向。芒种,“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㉔,其称谓指向性,应当是提示人们以水稻为代表的谷物应当开始播种了。如果以小满表征麦子的籽粒将满,以芒种作为“大满”,即麦子的籽粒全熟,既错过了对于麦收的最佳提示时间,又忽略了对于稻种的重视。即使出于对麦作和稻作重视的平衡性的考量,也应当在芒种的英译中体现水稻等谷物的播种。

Grain in Ear(谷成于穗)版本最为简洁,且具有共识。但大多数译法聚焦的是谷物的成熟与收获,并没有芒种“谓有芒之种谷(稻)可稼种矣”的指向。只有Seeding Millet版本表征了播种之义。芒种,应当前瞻性地聚焦稻谷播种:劝播。节气名应如同立春鞭春牛劝耕一样,具有前瞻性的提示功能。而芒种时节的农事物候是种稻,更广义地说,是“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所以芒种英译的着眼点不应是麦之大满,而是稻之青秧。正如陆游诗云:“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㉕。芒种的译法,最好能体现收获,也能体现播种。收且种,是芒种时节农事物候最核心的、排他性特征。如果仅体现收获,无法区分此时的夏收与后续的秋收;如果仅体现播种,无法区分此时的夏种与之前的春种、其后的秋种。因此,芒种节气可译为:Harvesting and Sowing。

from clipboard

(五)天气与物候复合类节气:清明、谷雨

第一,清明。“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㉖。清明,气清景明,是兼容了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的节气。其原始语义中侧重天气清新明媚。但时值“句者毕出,萌者尽达”㉗,即弯曲的芽儿皆破土,鲜嫩的叶儿初长成。万物皆显,草木新绿,是清明时节专属化的物候现象。

清明,虽有清新、明丽之意,但真实的清明时节的天气往往被称为“神鬼天”(图20)。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在描述与清明时段相近的寒食节时有云:“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㉘。宋代·葛长庚词云:“清明也,尚阴晴莫准,蜂蝶休猜”㉙,可见清明时节的天气悬念丛生。关于清明的代表性译法如表18。将清明译为体现“气清景明”的Clear and Bright或Pure Brightness,仅仅契合和暖而晴丽的北方地区,而南方正值盛行“牛筋风雨”时段。将清明译为Fresh Green,这是英译历程中的一次重大创新,其本质是改变了以往英译以Clear和Bright对清明二字的刻意对应。清明译为体现“万物皆显”的Fresh Green,更具有物候意义上的普适性。日本也将阳春时节的倒春寒称为“新绿寒波”。以“新绿”表征清明,更为会意。

from clipboard

▲图20 清明时节阴雨概率≥60%的区域(图中深色)

from clipboard

第二,谷雨。谷雨,雨生百谷,也是兼容了天气现象和物候现象的节气。春季,土膏脉动,草木萌发。播谷之时,春雨如恩诏。这是草木最渴望雨水时的雨露。

在气候变化之前,以1951至1980年为例,在广义的二十四节气起源地区,谷雨时节的降水量既大于之前的清明时节,也大于其后的立夏时节(图21)。也就是说,在返青的草木最渴望雨水的时候,恰好可以迎来丰沛的雨水。这是天气与物候的良性呼应,也是谷雨节气的要义所在。而谷雨节气衍生的文化内涵,是“天雨粟”。正如《淮南子·本经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㉚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记载:“(有了文字之后)造化不能藏其密,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㉛自2010年起,谷雨节气被确定为“联合国中文日”,源于仓颉造字感动上苍的“天雨粟”的传说。这个传说,言说的是文化的价值,如同百谷若春雨般由天而降。

from clipboardfrom clipboard

▲图21 谷雨时节降水量大于清明和立夏的区域,左为1951-1980年,右为1981-2010年(图中深色)

关于谷雨的代表性译法如表19,其中,Grain Rain更能体现“雨生百谷”和“天雨粟”的双重指向。

from clipboard

三、对二十四节气英文译名序列的总体构思

二十四节气是蕴含科学的文化,其译名应当体现二十四节气所具有的文化与科学的丰富意蕴,既具有文化品位,也具有科学品质,并且在充分尊重历史源流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修订。二十四节气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译名,应当体现国际性,应充分借鉴受中华节气文化熏陶的国家或地区的译名及通识,并充分考虑译名在非节气文化区的理解与认同。因此,本文设定了英文译名序列的三个原则。

原则一:词汇尽可能简洁,尽量不超过2个单词。如芒种节气必须兼顾夏收和夏种的双重农事物候,译为Harvesting and Sowing;大雪节气需要突出“首次积雪”的气候特征,译为First Snow Cover。其他节气名都是两个英语单词。

原则二:尽可能体现气候或物候的最本质内涵。如雨水节气的First Rainfall,更契合气候,以及“始雨水”的古意;小满节气的Fullness Approaches,更贴切地表征了谷物籽粒未满但将满的指向;芒种节气的Harvesting and Sowing,更全面地兼顾了夏收与夏种在该时段的叠合;处暑节气的Heat Withdraws,更准确地把握暑热止息不是突变而是渐变的气候特征;小雪节气的First Snowfall和大雪节气的First Snow Cover比笼统以Light Snow和Heavy Snow来描述降雪量的大小,更准确、更凸显真实的气候状态。

原则三:使节气称谓体系具有规范的整体序列感。如四个“立”都译为Begins。刻画寒暑的两组“小”与“大”,都译为Minor和Major。雨水、霜降、小雪、大雪,都以First表征,对应初雨、初霜、初场降雪、初次积雪,更清晰地刻画特定天气现象的启始时段。“二至二分”,都对应英语中的专有词汇Solstice或Equinox。

基于此原则,笔者遴选和修订了二十四节气英文译名序列(表20)。

from clipboard

总之,二十四节气的英文译名,是二十四节气文化与科学传播的重要载体。二十四节气译名体系要秉持“信达雅”的原则,译名体现专名化、单义性。尊重节气称谓的古意和逻辑,表征节气时段的气候或物候特征和指向,并体现文辞的简洁与优美以及整体性。

在此鸣谢:国家图书馆外文采编部主任顾犇、故宫出版社编辑部主任王冠良、中国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曾鸿阳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连山教授、日本Weather News Inc、赵晓娜等在节气译文资料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帮助。此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唐志强研究员、张建军博士,CGTN英语播音员Bo-Yee Poon和潘一可参与了英译版本的遴选和修订工作。


▼ 作者简介:

宋英杰,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副院长,CCTV《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四节气文化与科学的交融研究。

隋伟辉,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自然科学研究室主任、副研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四节气与气候变化研究分析。

孙凡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CCTV-4、CCTV-新闻天气节目主持人,副研级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全球天气节目及二十四节气文化研究。

齐鹏然,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院长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四节气传播与应用。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