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5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七   
一项刻不容缓的记录工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回顾与展望
来源:文旅中国 作者:张庆善 创建时间: 2022.06.14 10:00:00

又是一个文化遗产日,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总要展示和回顾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些年来因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的验收工作,使我深深感到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以前我们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是有记录的,但那时主要是为了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或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要求和今天不一样。从今天的眼光看,我们当年所做的工作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无疑不够全面、不够系统、不够细致。特别是从传承、研究、教学等层面看,我们当时的记录远远不够,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系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档案。而今天我们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年龄越来越大了,我们无法留住逝去的时光,无法留住传承人的年华,我们只有与时间赛跑,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下传承人掌握的精湛技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留下珍贵的“种子”。

有人称之为这是一项进入倒计时读秒的工作,的确这样。据统计,我国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多年纪都很大,这些年来去世的超过几百人,抢救他们掌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确实是刻不容缓。这些年来,我参加了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验收评估工作,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指导思想明确,部署周密,2015年4月,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通知》,同时下发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规范(试行稿)》,全面启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2016年,文化部非遗司委托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起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操作指南》,并进行了培训,最后还委托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组织专家验收评估。在评估验收工作中,既有非遗专家参与,又有技术人员、文献方面的专家和纪录片的专家参与。这一系列部署,计划性、针对性都很强,效果也是好的。

开展代表性传承人的抢救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就是将传承人对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与自身掌握的精湛技艺,通过数字化多媒体手段全面、真实、系统地记录下来,保留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为后人更好地传承、研究、宣传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起一个可靠的档案。

为了保证记录的质量,对记录成果进行严格的验收,则是记录工作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验收就是检查记录工作的成果,总结经验,更好地推动下一步工作。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托承担了验收工作。验收人员的组成包括:技术人员、非遗专家、纪录片专家和文献专家。

以前称之为“抢救性记录工作”,现在改为“记录工作”,虽然少了“抢救性”三个字,不等于说不坚持“抢救第一,保护为主”的工作方针了,而是从以前“记录工作”强调“抢救性”,到现在转为记录工作的“常态化”,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转变。一些年高体弱的传承人要进行抢救性记录,而对其他传承人的记录也不能忽视。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完善所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档案建设,目的是为后人留下最完整最真实最系统的文献资料。这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基础性的工作。

我主要参加民间文学和民俗类项目的验收工作,在验收工作中,有很多项目的抢救性记录工作都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有的传承人年纪大了、体弱多病,仍然坚持配合记录工作,尽可能更好地完成记录。有的传承人在记录过程中就去世了,令人倍感难过,也让我们深感记录工作的紧迫性。

在验收工作中,有两个代表性传承人的记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辽宁的古渔雁民间故事的传承人刘则亭,一个是云南的四季生产调的传承人朱小和,这两个传承人的记录工作验收时都被评为优秀。

古渔雁这个名字今天听起来很陌生,如换个说法,可能就不陌生了——闯关东。过去一讲到闯关东就想到山东,山东很多人通过海路,坐船到了东北。古渔雁民间故事也和闯关东有关系,只不过山东人闯关东到了东北就定居下来了,而古渔雁这个特殊的群体,就像候鸟一样,从河北随着一个水路的线路到了东北,到了辽河口二界沟。自古以来,富饶的辽河口海域渔场,一直是“古渔雁”落脚打鱼集聚的地方。这里地处渤海辽东湾的北部,南起营口,西至葫芦岛。这个地方有大片大片的滩涂,有非常丰富的海洋资源,且有辽河等江河水注入,因而每年都有多种洄游的鱼虾在这里生长繁衍,非常利于渔民在浅水区捞鱼捕虾。自远古以来,内地沿海打鱼人追逐着洄游的鱼虾,像天上的大雁一样,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游动迁徙,在多少年的经历过程当中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群体,这就是古渔雁这个名字的来历。

古渔雁民间故事是从事捕捞群体的口承叙事,承载着这个特殊的群体对祖先、对大自然的崇拜,以及生产生活的各种习俗。那时很多渔民都会讲故事,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会讲的故事就有1200多则。从很早以前,他就在收集整理相关故事资料,可以说他替我们保存了古渔雁民间故事,很多很多珍贵故事的记录,包括遗物,使我们今天才能够对古渔雁民间故事有更深刻的了解、更准确的认识。刘则亭先生真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可以用“文化自觉”这个词来形容他,当年可是没人交给他任何任务的,他就凭着对这种文化的喜爱,从他姥爷、父辈那里得到的一些知识。

古渔雁民间故事会让人会感觉到它与生活贴得非常非常近,就是自己生活的一种表现,假如到海边去的话,再听他讲一些故事,再看这些东西,就感觉到真是大海、船和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古渔雁民间故事的研究、保存,不仅仅是我们保住了民间故事,更重要的是保住了一种历史的记忆,使我们和先人建立更密切的联系,使我们对先人、对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再如四季生产调。四季生产调是云南哈尼族的一个非常了不起、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的重要性在于,它与哈尼族的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甚至有人说四季生产调就是哈尼族文化的百科全书,还有人说没有四季生产调就没有哈尼族的文化。

四季生产调,你一听这个名字,就会联想到四季生产。对,它是哈尼族在上千年的劳作生活中,对生产、生活、技能经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总结。四季生产调的传承人朱小和先生,已经80多岁了,他从小就跟随爷爷学习演唱,后受教于当地其他歌手,既有家庭传承,又有拜师所学。朱小和的演唱吐字清晰、唱腔圆润,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地享有盛誉。

如果你不是哈尼族人,当你到哈尼族人生活的环境里,看到、听到四季生产调的时候,你也会从中得到一种对文化神圣的那种崇拜、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这个民族对自己生活的那种喜悦心情会感染到你。我们听的四季生产调唱的每一句,都是他们生活的过去时和现在时以及要求追求的将来时。正因为这样,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会同他们之间、从不同民族的艺术当中感受到生活的那种影响和震撼,特别是心灵的震撼。

哈尼族是基于梯田农耕文化产生的四季生产调,而古渔雁民间故事是基于渔猎文化产生的。一个是云南哈尼族的四季生产调,一个是东北的古渔雁民间故事,相隔几千公里,虽然表现形态不一样,但本质上是一样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生活环境、生态方式都影响着它的文化。哈尼族四季生产调是梯田文化的一种生动表现,它是吟唱,讲怎么耕作、怎么插秧;古渔雁民间故事是海洋文化和渔雁文化的一种表现,它是讲故事,讲我们的生活当中怎么样,讲到伏羲、讲到女娲、讲到龙王、讲到出海赶海;二者本质都是期盼着神灵、期盼着祖先保佑我们,期盼着我今年能够丰收,我们家、我们这个民族、我们这个村落能幸福。

我们正是通过这些传承人的讲述,带我们走进历史深处,走进先人心灵当中,这样的记录对于我们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无疑具有极大的价值,它对于增强我们今人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庆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验收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编辑:孙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