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4-25   星期四   农历三月十七   
地方性知识耦合:沁河下游流域的小麦耕作与二十四节气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代高峰 创建时间: 2023.03.21 15:25:00

【摘要】沁河下游流域是我国传统的麦作区,农人们结合小麦的生理特性和当地气温变化,形成科学完备的小麦耕作时间表。将小麦耕作的时间节点与二十四节气节律紧密融合,形成固定的节气耕作模式;并将地方物候知识与小麦耕作过程充分结合,在小区域内对二十四节气节律进行纠偏。由此,在长期的麦作实践中,沁河下游流域的农人将二十四节气和地方性知识有机耦合,形成综合、立体的麦作生产知识系统。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沁河下游;麦作;二十四节气

沁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平遥县,途经豫西北平原,在焦作市武陟县汇入黄河。沁河下游流域北靠太行、南临黄河,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地理单元,旧称怀川,涵盖今河南省济源市、沁阳市、博爱县、温县、修武县和武陟县的大部分,是我国传统麦作优势区。其麦作可追溯至小麦初传中国的龙山文化时期,在春秋时代便已形成较大的规模①。该地在20世纪末诞生全国首批小麦亩产千斤县②,至今仍是我国小麦选种育种基地。麦作生产已深植于该地乡村的社会机理,滋养社会机体和个体生命并产生了与两者紧密结合的麦作文化。

小麦的生长机理是麦作生产知识形成的基础。小麦的生理特性和当地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人们对作物品种的选择、种植制度和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生产知识系统。小麦自身的生理特性较为固定,除土壤条件外,其生长受到两个自然条件的限制:温度和水分。其中,温度条件分为当时气温和历时积温。小麦的生长过程均需要一定的气温条件,整个生命周期也需要达到一定的积温。沁河下游地区的农人根据小麦的气温需求和当地气候条件,将季节、节气、物候和小麦生长节律充分结合,形成地方性知识。

一、小麦生长的气温条件与生理适应

小麦生长的节律与气温需求。第一,麦籽的播种与气温。15—18℃是小麦发芽和幼苗成长的适宜温度,当日均气温下降到这一区间时便进入小麦播种期。此时播种的小麦在过冬前会长出3至5片叶子,可达到叶壮标准。小麦发芽的生物学温度下限为3℃。在日均气温降至3℃或以下播种,小麦当年不会出苗。第二,麦苗的休眠与气温。小麦出苗后,随着气温的日渐降低,进入抗寒适应期。当日均气温低于0℃时,麦苗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在日均气温恢复到0℃以上后,麦苗结束冬眠,开始返青。第三,麦苗的生长与气温。当日均气温越过3℃后,麦苗开启生长模式;在日均气温恒定于5℃以上时,小麦分叶加速,进入生长旺盛期;当日均气温达到12—16℃时,小麦进入拔节期;在日均气温达到13—20℃之间时,小麦开始孕穗;当日均气温升至18—24℃,小麦进入开花期,进而完成授粉并形成籽粒。第四,麦穗的灌浆与气温。影响小麦灌浆的因素除了日照外,气温尤为重要。小麦灌浆的生物学适宜温度是24℃,但当日均气温达到20—24℃时,小麦即开始灌浆③。此外,冬小麦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积温大约为2000—2400℃。

沁河下游流域的气温变化与小麦种植。在沁河下游地区,人们根据气温的变化适时安排小麦的生产过程。该地气候属于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其西部、北部皆有太行山环绕,冷空气南下受阻,历年平均气温14.8℃,比同纬度的新乡地区要高1℃左右。该地0℃以上(含0℃)积温超过5000℃,且保证率为80%,完全满足小麦生长总体积温的需求。该地日均气温在9月底至10月中旬进入18—15℃的适播温度区间。人们播种小麦也多在10月的上旬和中旬完成。气温在12月18日左右跌破0℃,并于次年2月14日左右升至0℃以上。期间,麦苗休眠近两个月。此后,麦苗开始返青。2月28日左右升至3℃,小麦重启生长模式,开始分叶。3月9日左右升至5℃以上,小麦分叶加速。3月20日左右,小麦进入拔节期。4月 11日左右,小麦进入孕穗期。5月10日左右,小麦开始灌浆,并渐成粒。此间,若该地区的气温上升较快,则不利于籽粒干物质的积累,进而影响粒重和产量④。

由此,人们形成完备的小麦生产时间表。该地小麦早播临界日限为9月26日,适播期为9月30日—10月15日,晚播临界日为10月15日。通常情况下,10月15日以后播种的小麦,出苗期会延长10天左右,在正常年份临冬前无法达到壮苗标准。此外,该区域山区和平原地区的小麦适播期并不一致。因此,农人们一致认为,把握气温变化,适时播种是小麦壮苗的基础,也是夺取高产的关键。沁河下游地区小麦收获期多在6月上旬,全生育期为240天左右,山区则更长。从表象上看,该地小麦生产时间实现了小麦生长节律和当地气温变化的充分结合。但这一作物生物属性和区域气候有机契合的过程是漫长的。其中,有古代先民的小麦驯化实践,更有其对节气的科学发掘和利用。因此,该地小麦生产时间表形成的实质是对二十四节气节律的融合。

二、小麦耕作过程与二十四节气节律的融合

我国农历岁时的形成和发展与沁河下游所在的豫西北地区有着密切的关联。相传,黄帝居于该地时,“定星历,正闰余,以肇岁事,至尧定四时成岁”⑤。尧帝居住太行山时,人们已经将星宿、太阳和物候的变化结合,划分四大节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此地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山西陶寺遗址的中间连接地带,是夏王朝的核心统治区域。居住在此地的先民通过观测天象制定了夏历,即农历的雏形。因此,农历是豫西北地区农人在农耕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符合当地的物候条件。西周时期,人们明确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以及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的物候⑥。春秋时期,人们在四大节气的基础上增加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构成八大节气。战国时期,人们形成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生产安排。公元前2世纪,已有完整而准确的二十四节气记录。“昔周公作时训,定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⑦。至元代,著名理学家许衡(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与郭守敬等人共同研订《授时历》。此历已将一年推算为365.2425日,指导了其后三百多年的农业生产。所以,以二十四节气为主的历法是包括沁河下游流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特征和农业生产经验,反映了农人对自然规律和农时的科学认识与适时把握,至今仍指导着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沁河下游流域小麦的生长期较为漫长,约为240—260天,横跨二十个节气,其从播种到收割的每个阶段均与二十四节气结合的较为紧密。人们已经形成固定的节气麦作模式,在节气和物候的指导下,根据小麦的生物特性,安排从小麦种植、生长到收获的一系列生产活动⑧。

小麦播种期。第一,白露。该节气在阳历9月8日前后,这时昼夜温差渐大,夜间水汽凝结在花草树木上,形成白色的小水珠,正所谓“露凝而白”。此时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人开始播种小麦。第二,秋分。在阳历9月23日左右,白天和黑夜时长一致,农人开始上粪犁地,准备小麦播种工作,正如民谚曰:“白露到秋分,犁地要认真”。第三,寒露。在阳历10月8日左右,该地大部分区域开始播种小麦,“寒露至霜降,种麦莫商量”“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⑨。可见此时种麦的紧迫性。第四,霜降。在阳历10月23日前后,昼夜温差最大,“露结为霜”,适宜播种的时间窗口即将关闭。“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此时进入小麦播种最紧张的时段。第五,立冬。在阳历11月7日左右,农人们可抓紧最后的机会种晚茬麦,“立冬到小雪,种麦稍晚些”。此时种麦多为干旱条件下的补种。第六,小雪。在阳历11月22日前后,该时节寒潮和冷空气活动频繁,不利于小麦发芽成苗,所以小麦播种必须结束。民谚有“小雪不发头,大雪不出土”,警示小麦播种已不再适合。

小麦成长期。第一,大雪。在阳历12月7日左右。小雪和大雪期间的降水对麦苗过冬至关重要。冬雪一则可冻死害虫和虫卵,二则对麦苗起到保温保湿作用,三则积蓄水分保墒。民谚有“小雪雪满天,来年是丰年”“瑞雪兆丰年”“麦盖三层被,枕着白馍睡”等,均指向降雪对小麦丰收的预示。第二,冬至。在阳历12月21日前后。冬至表示进入“数九寒天”,与小寒、大寒构成全年最冷的时节。小麦进入冬眠,其地上部分基本停止生长。若期间雨水较丰、气温较高、光照较多,会诱发小麦提前起秆,不利于过冬。农人会适时进田踩苗、压苗,以减缓其生长,俗称“踩青”。第三,立春。在阳历2月4日左右。该时气温略有回升,万物复苏,麦苗开始返青。民谚有“立春三日晴,米麦好收成”之说。农人开始锄地施肥,为麦苗茁壮成长提供养分。第四,春分。阳历3月21日前后,昼夜时长趋于相等,气候温和,降水增多,麦苗生长加速,民谚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麦过春分昼夜忙”的说法。由于麦芯开始生长,农人们约定俗成地圈禁自家牛羊,不再任其到麦田啃食。第五,清明。阳历4月5日左右,麦苗已长高,所谓“清明小麦淹老鸹”。此时,小麦生长进入关键时期。有的村社组织断青戏三天,以告诫乡亲们禁止牲畜啃食麦苗。若发现有家户的牲畜啃苗,就会罚这一家出资继续演戏。民谚有“雨水无雨天要旱,清明无雨多吃面”。第六,谷雨。阳历4月20日前后,天气转暖,雨水增多。小麦开始抽穗,一个多月后便可收割。民间亦有谚语:“一穗二穗,四十天上场。”⑩

小麦收获期。第一,立夏。在阳历5月6日前后,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小麦穗已出齐,开始扬花灌浆,“立夏麦挑旗,小满麦秀齐”。如果此时小麦仍没有抽穗,就意味着要歉收了,正所谓“立夏不出头,割了喂老牛”。立夏时节,农人们便开始做麦收的准备工作,比如碾场、平整打麦场等。农人们还总结道“立夏不下,旱到麦罢”,即如果立夏不下雨,则需抓紧灌溉,为小麦灌浆做好水分供应。第二,小满。阳历5月21日左右,麦粒渐趋饱满,麦穗开始泛黄,即将成熟,正谓“立夏麦穗齐,小满饱了粒”。小满时,麦收准备进入倒计时,谷子或玉米也要同时准备播种⑪。这时,人们会收割少部分青麦,将剥出的青麦粒翻炒并用石磨碾压,制成小吃“碾转”(图1),或自食或赠送亲朋,提前感受丰收的喜悦。沁河下游的乡村还会定期举办以麦收为主题的集会,俗称“小满会”,或“小麦会”。人们可在集会上购买收割工具、打场工具和储粮容器等(图2),为收获小麦做万全的准备。小麦会一般伴有庙会,农人赶集时会进庙上香祈求丰收。现今,庙会和集市已经融为一体,但是麦收准备的主题没有改变。第三,芒种。阳历6月6日前后,人们开始收割小麦,抢种玉米和谷子。此时是农人一年中最繁忙的时节,俗称“火麦连天”“收麦如救火”“龙口夺食”等。第四,夏至。阳历6月22日左右,沁河下游流域白昼最长,夜晚最短。此时,麦垛堆起,颗粒归仓,麦收基本结束。

▲图1 小满前后济源市西许村村民用青麦粒制作时令小吃——“碾转”

▲图2 济源市庙街小满会上展卖的农具

此外,人们在二十四节气之外,还根据月令的不同编唱《十二月忙歌》⑫,以通俗易记的形式来指导麦作生产: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浇麦不放松,麦苗长得绿莹莹,麦收定是好收成;

二月里来忙春耕,家家户户把粪送,麦地统统锄一遍,所有白地都耙平;

……

四月里来麦梢黄,家家户户着了忙,磨麦面,备食粮,不久小麦就登场;

五月里来是端阳,男女老少割麦忙,大石滚,在飞转,碾下麦子拿锨扬;

……

九月里来天更凉,去地要穿棉衣裳,耩麦时,实在忙,适时耩麦多打粮;

……

十二月来忙过年,做个买卖挣个钱,又割肉,又买菜,欢欢喜喜过新年。

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对小麦种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过,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逐渐显露,该地二十四节气的阈值温度和时间节点均发生了变化;同时,春季和夏季的提前以及秋季和冬季的推迟反映了四季转换的时间变化;尤其是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四个节气所反映的物候和气温普遍有所提前,对农业生产的安排产生影响⑬。相应的农事活动也需适时进行调整。因此,农人在参考二十四节气的同时,更多地参照本地物候的变化,以正确指导麦作生产。

三、地方性知识对二十四节气的纠偏

七十二候是对二十四节气的细化,每一候用常见的草木鸟兽变化来代表时序,即物候。物候是各个时段气候变化的“物化标志”,表现为气象、水温、地温、动物和植物等具体“物”的周期性时空变易规律⑭,反映了人们对物候变化和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深入洞察,体现出古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对气象学、天文学、农学等的朴素认知和综合运用。“凡农之道,候之为宝”⑮,七十二候的划分反映出人们为了合理有序安排农事活动而“得天之时”的实践经验。

沁河下游流域的农人亦通过物候来把握农时。小麦播种的时间需要适时把握,太早太晚皆不利于其生长,“早播旺,晚播弱,适时播种苗最壮”。在判断小麦播种日期方面,人们运用独特的本土物候知识,为小麦生产提供宝贵的经验。第一,蜘蛛地网与小麦播种期的确定。沁河下游流域的农人通过长期的摸索,以蜘蛛是否还在地面结网来判定可否种麦。总体来说,在蜘蛛地网可见期间,均可播种小麦,蜘蛛地网消失则停止种麦。小麦播种区间时间的截止日期如何判定,各地有不同的物候参照。如果早上发现地面仍有蜘蛛网泛着露珠,则可补种小麦;如果地面蜘蛛网消失,则表示地面已经上冻,应停止种麦。正如民谚曰:“蜘蛛拉白网,整地种麦忙。”⑯第二,参星与小麦晚播期的判定。人们还通过观察星宿来判定小麦最晚播种期。若遇灾害天气,没有实现小麦的适时播种,人们则需种“赶茬麦”以补苗。当地农人对赶茬麦播种最晚时间的判断标准为“参(星)不落,地不冻,有墒只管种”⑰。第三,布谷鸟鸣叫与小麦收割期的断定。立夏时节,重要的物候是布谷鸟鸣叫。布谷鸟也称子规、杜宇或鸤鸠,学名为杜鹃,严格地说是四声杜鹃。布谷鸟迁徙到沁河下游流域时正值麦梢发黄、小麦即将成熟的时节,其四声一度的叫声被农人演绎为“割麦种谷”,正是“布谷布谷,割麦种谷”“布谷叫,麦收到”。在人们看来,布谷鸟的叫声是催促准备收割麦子和种谷子的召唤,而等麦收过后,布谷鸟和其叫声全无踪迹。布谷鸟出现的时段与麦收和种谷时间重叠,所以,被人们视作安排农作的物候现象。

沁河下游流域小麦适播时间的跨度较长,长达一个多月,大体形成“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河滩”的格局。整体来看,山区比平原早种半个月,平原旱地比平原水地早种半个月。可见,该地小区域间小麦播种的时间分野十分明显。究其原因,是不同区域的小气候存在较大差异,使处于平原和山区的人们分别掌握着不同的气温预报知识。即使在山区,山顶和山腰的居民也形成差异明显的物候标识传统。所以,七十二候只是对一个区域某一时间节点的大体描述,亦无法反映沁河下游流域山区物候相较于平原物候在时间序列上的滞后。用七十二候对小麦种植进行指导会出现偏差。故而,该地不同区域的农人摸索出利用小区域物候指示来对小麦种植时间进行校准,对大区域的物候时间系统进行纠偏。最具代表意义的是野菊花花期对小麦播种时间的小区域校正。

以河南省博爱县为例。2017年9月30日至10月10日,沁河下游地区阴雨连绵,降水量大,土地较湿,不利于播种作业。平原地区的人们将小麦的播种延期至10月中旬。2017年10月18日,处于山顶、海拔为700米的玄坛庙村小麦已经出苗,而处于山腰、海拔400米的小底村仍未有播种迹象。笔者到达小底村时,发现村民们正聚集于路边售卖采摘的柿子、苹果和山楂等特产,遂询问其中缘由。

笔者:咱这一片怎么还没开始种小麦?

村民:还不到时候,小黄花还没有开嘞,你看这路边,这些都是小黄花。它们还是花骨朵嘞,等过几天开花了,就可以种麦了。

笔者:按照二十四节气,再不种麦会不会晚?咱平原地区都在种了。

村民:不会晚,不会晚,咱这是山区,二十四节气也是个参考,还得看这小黄花。

笔者:我刚从玄坛庙过来,那里也是山区,小麦都出苗了。

村民:玄坛庙地势高,天儿冷的早,他们得先种。你看,咱这里小黄花没有开嘞,还暖和着哩,不着急,不着急。

笔者:那山下平原地区已经开始种了,那里不比咱这暖和?

村民:我们村这里是个山洼,朝阳,温度比山下降的慢,现在比山下还要暖和哩,所以这里的小黄花比山上和山下都开的晚。

▲图3 沁河下游流域的怀菊

村民口中强调的小黄花(图3)就是沁河下游流域常见的怀菊,民间称为“地薇蒿”。怀菊种子在20—25℃的适温条件下发芽,在18—21℃开始植株生长,在温度降至17℃左右进入花期。笔者后续调查发现,该地平原地区的农人同样通过观察怀菊开花来判断小麦播期。两者联系的原理是怀菊开花的适宜温度与前文所述小麦的适播气温一致。因此,人们总结怀菊的生长规律并将其作为小麦耕作的重要物候。此外,沁河下游山区和平原地区的温度和水分条件并不一致,两个区域相对高差超过800米,大体上温度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降水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多。因而,小麦的生长情况及播种时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小底村以上的山区海拔在600米以上,温度和水分条件较差,小麦播种早而收割晚,生长周期最长;山下平原地区温度和水分条件良好,小麦播种比山上晚,收获比山上早;而山腰向阳地区温度条件最好,小麦生长周期最短,播种最晚。小底村的村民们在地理条件特殊的情况下,把菊花开花作为小麦播种的时节候应,有效地规避了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对小区域气候反映的误差,使农业生产与时令的结合更加科学合理。

四、对二十四节气传承的思考

小麦的耕作是季节性和节气性较强的农业活动。从小麦的播种、田间管理到收割归仓,农人均顺应农时依次展开。人们对年度气候规律的认识经历了季度、月份、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不断深化,使二十四节气演进为“蕴含科学的文化”⑱。沁河下游流域的农人通过长期的耕作实践和节律认识,依据小麦的生长特性,将二十四节气和本地物候知识深度融合,形成指导麦作生产的地方性知识。在该地,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不仅是一套科学的计时系统,而且是深嵌于乡村社会的时间观念和民俗事项。更深一层看,二十四节气将本地的时间、空间和行动充分融合,形成标准的节点时序,推动农人小麦耕作的秩序化、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和社会活动的节律化。

然而,二十四节气对气候的把握以十五天为限,适用于对大尺度区域如中原地区、淮南地区等地的整体性预告,而对于区域小环境的指导作用并不显著。尤其是沁河下游流域集山区和平原地貌于一体,处于我国地理学上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其内部气候的多样性和气温变化的复杂性大于大尺度区域环境间的差异。人们基于小区域气候特点,利用本土物候指示对大区域物候系统进行纠偏,对二十四节气和物候知识进行策略性“再生产”和时序优化,形成新的时间感知,从而构建集季节、月令、二十四节气、地域物候于一体,用于科学指导不同地貌、不同耕种条件小麦耕作的综合性、立体式地方性知识体系。由此,沁河下游流域的农人将小麦耕作与节气物候知识有机融合,进行地方性知识的在地化生产,构成乡村生产共同体的知识根基。

二十四节气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人们对自然气候和农业生产及生活关联的观察、认知和利用,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科学观念、价值取向和文化形貌。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盛事既增进二十四节气在世界的影响,也为其在当代的弘扬和传承提供契机。沁河下游流域农人的耕作实践为我们探索二十四节气的当代发展给予案例借鉴和思索方向。

二十四节气的当代弘扬应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存在自然禀赋先天不足、面源污染较为突出、粮食种植效益偏低等问题,农业生态破坏较为严重,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障碍。我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任重道远。沁河下游流域农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能动性运用,体现出敬重自然、尊重节律、顺应自然规律、坚持循环发展的思想,体现出农业生产与自然和谐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这些建立在二十四节气基础上的思想认同,规束着乡村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彰显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和生态文明理念。因此,对二十四节气的弘扬应倡行其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充分挖掘其丰富的哲学智慧、文化内涵和生态理念,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二十四节气的当代传承需实现其与地方性知识的互嵌耦合。当代,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的持续建设,农业机械化的全程全面发展,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逐步强化。尤其是设施农业的迅速崛起,将农业生产与气候气温、土质状况等自然环境剥离,人工调节农作物生长的适宜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经营收益。在此背景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农业耕作节令经验,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发展面临诸多挑战。2022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⑲。二十四节气的传承和保护上升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沁河下游流域的农人在小麦耕作中,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依据二十四节气节律,把谚语、歌谣等融入耕作知识框架中,将地方性知识与二十四节气有机耦合,实现了二十四节气的活态传承,并践行至今。可见,二十四节气的生命力在于与地方性知识耦合,反映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村社共同体:麦作文化视野中沁河下游流域乡村社会研究”(项目编号:19YJC850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代高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民航学院讲师,河南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在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人类学与基层社会治理。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