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3-29   星期五   农历二月二十   
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读《重振手工 激活民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号 作者:赵婉 创建时间: 2023.05.15 19:35:00

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项举措反映了国家对于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心。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21世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与“非遗”问题的提出可谓是掷地有声。《重振手工 激活民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是站在新时代背景下重提手工,寄予了深切的时代诉求,作者将手工艺及民间美术的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兼容并蓄,提出具有战略性的发展策略。该书的观点对于我们从理论上更明确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代的价值、意义以及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文化多样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国际性行动,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中,“文化多样性”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王文章指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就是保护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①中华传统文化正是文化多样性的代表,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此历史进程中塑造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不同地域的乡土信仰、生活方式、道德观念、民风习俗又使得中华文化在共性中呈现个性,因此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样。在这种多样的文化形态之下,中国百姓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因此,维护文化多样性就是对人们精神世界的维护。作者提出重振手工、激活民俗是切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手工生产方式作为现实基础是文化差异性的生产力根源,民俗则是发展文化多样性的生态环境,二者使得非物质文化能够植根于自身所处的文化生态系统之中,从而保持文化多样且健康地发展。

吕品田所著《重振手工 激活民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一书,汇聚了作者30余年研究工作的结晶。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不断提出与社会环境的改变,其观点愈显重要。该书紧扣时代使命和现实需要,研读过程中能够充分体察到作者的文化立场。同时,也能让读者更直观地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的力度及成就。作者长期从事手工艺及民间美术研究,致力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践,该部著作也见证了作者长达数十载的守护历程。

《重振手工 激活民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于2021年3月出版,全书共计48万余字,开篇以序引入,代序为作者于2015年9月11日在“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首场研讨大会上的演讲,围绕现代化与文化多样性维护展开的探讨。正文部分共三编,系统地从民间美术及手工艺等方面进行讨论。第一编收录了作者自1990年至2021年间在各类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内容侧重于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民间文化热”历程中的重要理论建树,彰显了改革开放后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文化的态势与新时代的趋向。作者凭借自身的理论及实践修养,敏锐地指出了时代问题。针对工业文明的消极负面,强调了手工生产方式可与其构成互补互益的补偿系统,对于维护文化的差异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文中提出加强民俗建设与“生产性方式保护”,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纵深推进的重要途径。作者建言建设文化特区,借以推进当代文化建设、探索中华文化复兴之路等重要观点。第二编为作者自2009年起接受的访谈,通过访谈的方式去回应现实的问题,在访谈中着重地表达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要紧贴工作实践去开展,文辞恳切,观点有力。第三编为作者所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实践文本,此编内容包括作者编写的两个调查提纲和三个展览大纲。两个调查提纲为作者参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部分工作,起草该工程的“民间美术”和“传统技艺”调查提纲,反映了对于手工艺及民间美术的基础问题的认识。三个展览大纲是国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三个重要举措,其中第一个展览大纲为2006年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该展览基本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进行了整体梳理,同时也把非遗保护政策清晰勾勒出来。在其之后的“2007巴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展览主述文本主要总结了中国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的展览内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主述文本则是2009年在全国农业展览馆的展览文本,其更直接体现了作者在手工艺研究方面的认识成果,此文本中王文章提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学术概念,直接转向了工作实践层面,成为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政策。

吕品田自1985年师从王朝闻读研究生起,到2019年退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度过了34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学术积淀,使得他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未启动之时就开始关注中国传统艺术,尤其是对手工艺及民间美术的研究,这种学术积累也为他后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和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奠定了学理基础。在其早期的文章中,从他对民间美术及手工艺的基础规律性问题的认识上,就已凸显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这些研究心得作为思想积累和基本主张,成为作者日后参与非遗保护实践、提出建构“中国美术观”的学术立场。同时,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去思考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学术研究该如何根植于现实生活以及服务于国家政策?书中所体现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就是对现实问题的回答。该著作是站在国家层面进行的研究,通过时间主线可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非遗保护主体意识的增强。在笔者看来,吕品田的这部著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非遗保护问题:

一、“在手”的艺术生产方式

《重振手工 激活民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一书以手工艺及民间美术的基本问题为出发点,从而指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以重振手工、激活民俗作为基本策略。作者曾说:“只有以造就差异性为技术本质的手工生产方式,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即切实维护其文化差异性,提供现实的生存基础和根本的生态保障。”②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形态,其存续关系着手工劳动实践及文化多样性的维护。振兴手工关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更是构成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的生产力基础。手工生产的基本特征在于“工具在手”“工力在身”,以手为媒介连接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又通过对空间的超越回到一种融合的生活世界中,始终保持着传统手工艺的生命之力。同时,手工艺承载着民众赖以生存的经济价值与文化诉求,对于本民族的普通百姓来说,它反映的是最习以为常的生活需求,是百姓生产生活的物质形态与审美情趣的表达。

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因为社会的变迁,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生产力发生转变,手工生产方式逐渐被机器生产所替代。在此进程中,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包括民间美术、手工艺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变革中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有些甚至濒临失传。在文化保护的实践方式中,作者提出:“物质生产有一定的生产方式,文化生产同样也要基于一定的生产方式。实际上,保护文化的‘生产方式’就是要守护住能够产生文化差异性的现实基础,守护住文化差异性的产生方式。”③基于作者的观点,可以看到保护民间传统技艺离不开手工生产方式。而振兴手工生产方式又能够带来重大现实利益,作者在该著作中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总结:(1)利用再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2)投资小,见效快,范围广;(3)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扩大就业机会;(4)安民于本土,维护社会稳定;(5)利用人文资源,开发文化经济;(6)造就丰富人文景观,促进旅游经济发展;(7)满足个性化需求,消解炫耀型消费④。以上七点也是作者提出发展手工艺的战略意义。1987年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⑤,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对于物质文化的关注,更是对非物质文化与人类发展的整体规划。基于手工生产方式的手工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主张建设生态文明⑥,也是新文明观的体现。而从以上七个方面的现实利益的总结来看,也正是践行国家可持续发展观的有力论证。书中指出:“手工生产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持差异性,靠差异性体现价值,这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维护文化差异性的要求非常吻合。要保护非遗,一定要重振手工生产方式。”⑦从作者的观点中可以洞见手工艺包含了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面的诉求,更包含了人的情感诉求,它其中所蕴含的自由创造性和技艺可以调节人们的生活状态,寻求身心和谐,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提倡传统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使手工艺介入当代物质财富的创造中,而不仅仅是一种技艺表演。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非遗保护坚定的立场与实现社会永续发展的国策是相契合的。大工业时代机器通过预设而制造出千篇一律的产品,使得文化的趋同性愈加明显,而手工生产的减少,人的权利和精神的物化形式也逐渐削弱。传统手工艺的劳作过程是将人与物本身建立联系,因此手工产品中有人格和生命力的附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的人性解放和当下存在的证明。

作者在文中不仅从理论的角度详细阐述了重振手工生产的科学性,还分析了田野考察中的现实问题。从技艺型的云锦、玉雕、龙泉青瓷、热贡唐卡、界首彩陶、石湾陶艺、黄杨木雕,到岁时节令中依托于民俗的灯彩、舞龙等不同形式类别进行举证。透过这些具有本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从而构建了属于中国人的意识形态空间。正如作者所说:“传统手工艺作为生产力的当代践行,必将以其丰满性和功利意义切合维护‘自然—人—社会’生态关系、观照全面利益诉求的需要,成为可为广大民众自主把握的创造美好、构建和谐的手段和力量。”⑧

二、民俗机制下的民间美术

中国民间美术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及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美学意义与构成民俗活动形态的动态过程之中。21世纪伊始,作者就强调民俗是中国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人文生态环境,是文化传统在历史进程中不断赓续的社会机制,作为代代相沿的民风民俗,最能凝聚人心,汇聚民族精神。作者看到面对西方的物质优势与强势话语,国人的文化立场逐渐动摇,因此必须依靠自身的文化建设树立文化自信,而汇聚了民俗精神的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正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在该著作中,作者对于民间美术基础问题的认识在编写的“民间美术”调查提纲中也得到了充分说明。民间美术与民俗机制密切结合,民俗以民间美术为载体表达了老百姓的集体意愿,具有较强的现实功利诉求。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离不开民俗的多样化,其构成了民间美术存续发展的条件。长期以来,人们依民俗而生产生活,按岁时节令举行仪式活动,接受社会文化意识的教化。民俗的存在构建了完整的生活面貌,而节俗的文化功能的失落,依附于它的艺术形态也会随之凋敝。民俗是文化多样性维护的基础环境,脱离民俗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脱离了存续土壤。因此,作者倡导重振手工、激活民俗。激活民俗就是对民间艺术的激活,也是对于文化多样性维护的有力途径。

在研读此著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该著作中大量的篇幅都是以案头工作与深入田野双向结合的方式完成的,强调了民俗事项是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是其赖以生发存续的人文生态环境。所以今天应该激活民俗,靠民俗机制和民众力量来开展融于民俗的乡土艺术活动⑨。民间美术是民俗的物质载体与视觉表征,它包含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自由浪漫的审美气质。这种所谓的“下里巴人”的艺术形态以其简洁的造型及丰富的功能性承载了普通大众的需求与寄托,并为之所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该部著作系统梳理了激活民俗的原由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在中国老百姓的观念中,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割裂的,在民间艺术的表达上同样体现了这种观念,任何事物只有在动态的关系中才能显示其意义,它强调的是生命的体验和人的在场。所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的过程中应是活态的,不能固态保存,且没有绝对的重复性。作者在书中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例,作为带有强烈传统年节符号的春联、剪纸、年画、灯彩、社火等,这些艺术形式不是静态欣赏的,它们都显发于祭祀、祝祷、纪念、祈禳、敬仰、迎送等节俗活动,在特定的时空中发挥其存续价值,并用这些约定俗成的意义去规范人们,无不体现了人们对于趋利避害的诉求。正如王文章与李荣启的文章中所说:“中国传统节日是各种民俗活动和民间艺术集中展示的平台,这个平台荟萃着祭奠、礼仪、表演、技艺、艺术、体育、游戏等丰富多彩的行为文化,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⑩原生形态的民间艺术是民俗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节日又为它们提供了必要的时空条件。通过节日与民俗的交融而构成了鲜明的文化记忆,从而在社会教化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手工艺与民间美术的有机互补

研读本书可以看到在作者的学理建构中,贯穿了过去与现在,同时又面向未来,突破了时间维度,形成了开阔的理论视野。无论是早先对于民间美术的重视还是对手工技艺的研究,都是站在文化建设的高度上去审视与思考。因此,作者在参与非遗保护工作之前就提出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及立足本土文化的观点,也做了大量的相关保护工作,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手工艺及民间美术研究紧扣新时代非遗保护、传统工艺振兴等国家实践需要,在该书中作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策略,手工艺与民间美术是非遗存续的重要内容。基于手工生产方式的手工艺与民间美术,都强调“在场”的表达方式,而民俗建设则是手工艺与民间美术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民间美术与手工艺在统一中又存在差异,“民间美术”往往偏重于对象的精神功利诉求在审美价值上的呈现,以及在应用过程中所体现的社会意义;“手工艺”则偏重于对象的实用与审美功能的统一,侧重于技艺的展现以及劳动对象在制作过程中参与的主观感受和原发的价值与意义。两者虽有不同,但手工艺与民间美术始终处在一个整体的系统之中。手工艺与民间美术的共同追求在于以“在手”“在我”“在身”的形式去维护其文化意义,使得人类在劳作的过程中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人的亲身参与使得产品具有高度人性化的特征,而高度的自动化生产产生的是无个性的物质世界,使得文化趋于单一,以手工生产方式制作出的物品恰恰可以打破这种单一的局面。民间美术相对于手工艺产品来说技艺较为质朴粗犷,它更多的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手工艺与民间美术的互补充分体现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可行性。作者建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不但要考虑物用、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社会人格培养问题,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原有的社会结构之中起到敦风化俗与培养人格的作用。因此,对于手工艺和民间美术的发展与推动要面向未来,以此去追求人类文明的合理化、健康化发展,如同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同时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维护文化多样性需要得到生产力的支持。大工业生产方式一统天下将使得差异性消失,而手工生产能够造就差异。基于手工生产方式的手工艺与民间美术禀有一种与主体相互印证的活态特性和人类文明持续性的存在价值,对推动非遗保护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说明了自身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内涵是在文化大同的全球化时代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同时也突出了手工生产方式的重要性。为了塑造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了共识。基于手工生产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能够让不同的民族看到自己的独到之处,从而体察到民族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始终以人为主要传播载体,而当代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很多非物质文化渐渐淡出现实生活,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需要立足现实,对当下问题的关注与反思颇为重要,要在此基础上有效地保护传承。作者在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策略的建议中指出:“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只是保存物质化的‘遗产’或收藏遗产化的‘文物’,其根本要旨是使传统文化形态能够‘生活’在当代,成为当代社会生态系统的实际构成。”⑪因此,维护“自然—人—社会”生态关系平衡发展,对于非遗活态保护是强有力的措施。

结语

《重振手工 激活民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广采博取,视野开阔,透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文中深刻剖析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现象所带来的非遗问题。作者站在时代背景下,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通过范例和大量有说服力的论据,既为新时代非遗的保护提供了有益经验,又论证了其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导向作用。作者的观点立足于每一个“当下”,又展望了未来的必经之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供了较多的思路和方法。历经多年,文中很多建言都已被采用,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些策略的正确性,研读过程中开拓了读者的视角及思考方向。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弥补了传统保护中的视角局限,建言中更多地着眼于时代背景下文化的流动与嬗变。而如何恰当地将传统的保护和具有世界视野的保护相结合,则成为了我们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如同作者在文中所说:“建树‘中国美术观’不是为了‘去西方’,无论西方东方的文化都有体现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我们只是希望扭转妄自菲薄、挟洋自重的局面,避免荒唐的‘自去中国’。”⑫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而不同”,在繁杂多样的文化形式中寻求和谐统一而又多样发展。民间美术和手工艺问题牵涉学科领域较广,学术内涵也非常丰富。作者认为,现实之中的民间美术和手工艺,从来与时俱进,不合时宜而该淘汰的自然会被时代所淘汰,那些流传下来的表达形式一定是切合现实需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遵循它自身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⑬。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是文化多样性的切实体现。时至今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以维护自身文化的丰富性为践行目标,进而推动中国及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长远发展。


作者简介:赵婉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美术理论及民间美术。

编辑:李振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