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2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五   
根深才能叶茂――浅议本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关系
作者:王军利 创建时间: 2008.06.10 10:23:20

根深才能叶茂――

浅议本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关系

王军利

    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让人担心的。好在,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从来不乏忧国忧民之士。尤其是近代,饱尝外忧内患的中华民族,在抵御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经济萧条之后,我们洗心革面,奋起直追,国民经济在短短二十余年里又龙腾虎跃。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新的忧虑又展示在我们面前,那就是现代西方文明对我国本土文化的毁灭性冲击。
    经济的快速发展假如以丧失自我为代价,是得不偿失的。我们目前的现代化,决不能做这样得不偿失的事。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本土文化几乎毫无招架之力。一种文化得以生存、延续,离不开它的生存环境。环境变迁是导致文化变迁的最直接、最无情的因素之一。相对本土文化空间而言,开发一处,毁灭一处。这决不是危言耸听。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他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产生的基础和前提,而社会环境对自然环境又具有能动性。处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的人,又创超出一种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的人文环境。无论人文环境还是社会环境无疑都深深打上了人的活动的烙印。所以归根结底是“自然•社会•人”三元关系问题。而作为本土文化的创造者和承载者的人,在这三元关系中,往往处于一种极端矛盾与对立的挣扎中。
     对经济增长速度的一味追求是当代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我们的所失并不亚于所得。体现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悬殊具有隐蔽性,现代化的舒适生活往往使刚刚摆脱贫困桎梏的我们处于暂时的目盲期。我们忽略了其他。比如道德,文化,观念等等。而处于文化劣势的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尤其如此。举例说明: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的丧失,就会导致这个民族口耳相传唯一途径的丧失。而民族语言消失的终极就是民族的消亡。试想,假如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只剩下一个,我们的文化多样性在哪里?我们的各民族先人几千年的智慧积淀在哪里?我们如何向我们的后世子孙交待?差异就是价值。就我们汉语来说,除普通话外,它还包含七大方言:官话、客家话、吴语、粤语、闽语、湘语、赣语,各大方言区内还有次方言,就是同一个词方言区内,也有各种各样的差异,甚至不能通话。这在中国毫不奇怪。不同语言往往承载着不同的本土文化,语言意识不同,文化表现和特征也就不同。同样是皮影戏。在甘肃环县的道情皮影是陇剧的奇葩,打着道教和民间祭祀文化的深刻烙印,而河北唐山皮影的唱腔只能是“唐(唐剧)味十足”。不敢想象不用唐山话演唱的唐山皮影戏还能拥有那种“老吠”味儿。还说方言。其实普通话的词汇语法远不如方言丰富,很多事情用方言能表达得淋漓尽致,用普通话却找不到相应的词儿。方言词汇往往更生动,独特,鲜明。这就是本土文化的价值。由方言所承载的本土音乐、舞蹈、戏曲,乃至民俗民情,道德观念等,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本土文化的特征。
    一切为了经济,似乎一度成了真理。的确,贫穷给我们这个民族打下了太深刻的烙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穷怕了。平遥古城的价值浮上水面时,当地领导犹如发现金矿,信誓旦旦表态:为了保护和开发,要把全城百姓都搬迁出去,留下一座“完美”的空城供游人赏玩,最大限度发挥其经济效益。太可怕了。幸亏有专家学者和一些有志之士的紧急奔走呼吁,平遥古城才没有遭此大劫。可是,需要精心呵护的城市已经不多了,而没有真正保护意识的领导却不在少数。还有一些古村落,因为闭塞和落后,至今保留着比较原始的习俗和民风,拥有原汁原味的本土文化。比如建筑技艺,刺绣、雕刻、编织等手工技艺,古乐,古曲,古歌,等等。怎样对待它们?它们可能不像平遥那么大气,那么精美,但纯朴、自然,具有亲和力,它们的存在平静而悠长,和纷繁扰攘的现代生活有着深深的代沟。
    但这是我们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我们的现代化进程突飞猛进,可又一路在丢。丢什么呢?根。民族的,血脉的,大众的,深层的,可能看不见摸不着,却又主宰着一切的,构建灵魂国度的东西。非物质是个陌生化的词汇,它就不符合我们自己文化的表达逻辑。白马就是白马,黑马就是黑马,我们不把黑马说成非白马,或者非驴。这就是民族文化。我们在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看见剪纸,就会想家,想到大雪纷飞的年夜,热炕头,红窗花,想到下锅的饺子,心里热乎乎的,恨不得马上飞回去。我们在北美的街头看见舞狮队,知道是自己人,自己人在过属于自己的新年。我们的新年就是我们的,无论走在哪里都不可能绕过去。
    如何处理本土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上一条可行的、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何使拥有原生态文化的地区,经济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如何在保护原生态的同时尊重当地群众对现代生活追求的权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一个比一个艰巨。我们不能再盲动的错误,急近功利,过犹不及。因为归根结底,所有的问题,都是根与枝叶的关系。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根――绵延五千年那么幽深的根,怎么可以弃之不顾呢?除主根外还有须根。那些似乎微不足道的,至今尚存一脉气息的,地处偏远地域的民间文化――民间小语种,地方曲艺,舞蹈,山歌,小曲,民间手工技艺,杂耍,习俗民风等,都是主根上最脆弱的须根。你刚刚举起斧头,它就已经消失了。经济大潮中首当其冲的呛水者,便是这些。须根没有了,主根还能坚持多久?
    从目前的情形看,本土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的确确是一对矛盾。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是追赶超式的,是在西方经济强大控制和笼罩之下进行的,不是公平公正,顺其自然的。问题是如何处理这对矛盾。把它们封闭起来吗?那些局部的生态保护区便是例证。动物有动物保护区,人类有人类保护区。好像也说得过去。可是让我们换位思考一下,把你放进去保护起来如何?所以,保护区,归根结底还是权宜之计。落后就要发展。发展离不开开发。开发就难免破坏。但我们不能不开发。这就是现实。所以在我们已经强烈意识到本土文化价值的今天还是要搞西部大开发就是明证。发展是硬道理。这么说来,问题就可以简化,那就是,如何在开发中把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好原生态,如何使本土文化在开发潮流中焕发生机。
    做到这一点,需要几方面的努力。一是开发者,政府或开发商;二是本土民众;三是社会舆论。出于开发者位置的政府或开发商,起决定性作用。他们掌握着政治权利或经济的命脉,一定程度上,他们的意志就是本土文化未来的命运。好在现在政府已经完全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实际操作中却要靠具体的领导个人,因此加强对领导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培训十分有必要。否则,习惯了以经济为轴心的领导层,恐怕听不进去这些与经济暂时挂不上勾的建议。开发商怎么办?谁来做开发商的工作?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向来是商家的天性。这是最可怕的一个环节。我们有无数被开发商毁掉的惨痛印记,决不能重蹈覆辙。在金钱的驱使下,开发商的面孔冰冷得让人心寒。制约开发商的,只能是制度,同样冰冷得铁一般的制度。文化遗产保护法已经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在修订中。制定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至关重要。我们期待这个条例早日出台。
    本土民众的观念也同样重要。对他们,首先必须纠正一个观念,那就是妄自菲薄。要知道经济落后并不等于文化落后,文化只有差异没有贵贱。必须珍视自己的本土文化――本民族的,本土的。差异就是价值。所以我们说,只有大众的才是民族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本土文化,是世界文明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拥有鲜活的本土文化而又处于经济落后地区的人们来说,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传统,树立强烈自豪感是十分有必要的。有自豪感,才有传承下去的责任心,本土文化才有焕发青春,生生不息的希望。比如苗族刺绣,承载着苗族历史文化的手工技艺,融史诗、信仰、习俗、各种民间知识于一炉民族文化精品,当她的拥有者开始对她产生审美怀疑的时候,很难让人相信她会继续成为这个民族的自豪和标志。像东巴,当人们的目光掠过自家的山村,开始被花花绿绿的世界所迷惑的时候,这些土家知识百宝箱、活的词典,找不到传承人来继承学习,神秘的东巴文字――世界上唯一存活的象形文字,比甲骨文还要古老的文明,还不是迟早要走向消亡?假如真出现那一天,才是真正的罪不容恕,谴责我们的,恐怕不单单是土家,中国,而是全世界!珍视本土文化,首先靠本土民众。东巴古音乐自发组织演奏、传承,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就是例子。河北省廊坊市的民间古乐的传承也主要靠当地民众的自发保护意识,廊坊地处京畿,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没有对本土文化的热爱,那些优美的古曲,是不可能绵延数千年传承至今的。民间手工技艺的濒危最严重。农耕社会给我们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手工技艺,在现代化大生产的今天,短短二十年,人去艺亡,所剩无几。没有人热爱,没有人传承,这是致命的原因。
    然而,谁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我们能去指责谁?只有想对策。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树立忧患意识,利用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也不失为一个有力的措施。只有全体民众都觉醒了,都充分意识到不仅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珍宝,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的“无形文化财”,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真正有救。制度都是死的,而人的观念是活的。只有观念更新了,措施才能得以顺畅实施。我们的保护意识,必须是上下一致的,齐心协力的,代代相传的,自觉自愿的。
    为有源头活水来。本土文化就是源,文化遗产就是源,我们得以生存的所有养分,都是这一源的恩赐。我们的本土文化是根,深深扎在土壤里的根,连根拔掉的话,枝叶迟早会枯萎。从长远看,保护本土文化,就是创造价值。建立进步的、科学的、有长远眼光的人文价值体系,并在这一体系之上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是当前我们的经济建设必须切实做到的一点。这的确有难度。比如西部大开发。社会环境一般,自然环境脆弱并且持续恶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且结构陈旧不合理,如何保证“自然•社会•人”三元关系的平衡,使之处于可持续的、良性化的动态平衡式关系状态实在是太难了。青藏铁路的开通必将拉动西藏经济的大发展这毫无疑问,而随之而来的自然、人文环境的压力也是不可避免的。西部大开发,必须处理好本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关系。
    根深才能叶茂。中华民族的根脉已悠悠五千年,我们不能再闭着眼睛掘根挖须了。作为这一根脉上最生动也最脆弱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到了必须刻不容缓采取措施的地步了,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着有不可推卸的义务和责任。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