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5   星期日   农历三月廿七   
民族声乐的“我是谁”之惑
作者:李松 创建时间: 2008.05.19 12:19:15

民族声乐的“我是谁”之惑

 

    第13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刚刚落下帷幕。近年来,以“原生态”名义出现的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歌曲演唱引起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央视青歌赛以“原生态”概念单独设组之后,更是引发了一些争论。如果将这一问题从国内外文化环境、从文化发展角度审视,就可以深刻清晰地把握问题的实质。

    首先,近现代以来国人在艺术分类上以崇敬之情使用和“标准化”了一些概念,如:美声、流行、高雅艺术、古典、现代等等,考量这些概念,有技术、艺术、市场等不同的分类角度,但共同点是对外来文化意识的认同。例如,美声大致与中国戏曲的某一个声腔体系内容相同,但如果设想一个中国美声像京昆演唱艺术体系的话,大概在文化观念上不会获得认同,但这恰恰是当代炎黄子孙应该成就的事业。再如“民歌”概念,显然它含有较浓重的中外文化对比参照的意味。在我国现实的社会音乐生活中,“民歌”概念由于已经包含了在“原生态”民歌基础上创造改编的作品而含混了。再如“民族唱法”,由于技术上的“标准化”“同质化”要求,已难于容纳和传承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和包括曲艺、戏曲在内的声乐艺术遗产,在倡导艺术、科学、体系等受人尊敬的观念时,中国的传统艺术显然已“自觉”地被置于低端位置,“天然、粗糙、原始、落后、不科学”已经成了很多人对民族声乐艺术遗产的思维定式,可悲的是这种成见是在对本民族文化不研究、不了解甚至不屑一顾的状况下被事先安置在“权威”的头脑中的,因此,对传统的抛弃常常被认为是历史的必然,现代化、科学、进步常常被置于传统的对立面,在声乐艺术上,我们非但没有在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音乐遗产的基础上建立起学术和教育传承体系,相反传统和多样性文化的边缘化却越来越严重,很多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甚至到了不能标明“身份”的地步,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其次,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种种因素致使民众在多样性的文化选择中,大多最先放弃传统。就声乐艺术而言也不例外,我国的声乐艺术以民歌、曲艺(400多个曲种)、戏曲(390多个剧种)以及一些特殊艺术品种(南音、木卡姆等)为艺术表现形式,有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蕴藏,但审视我们的文化生活,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声音正逐渐消失,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代表性的音乐符号几十年之间就退出了人们的记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乡音已经是一个模糊而泛化的概念。就艺术创造力而言,在向外学习的热潮之后,期望受到尊敬的创造力并没有随之产生,失去自我的感受倒是愈发强烈,低水平重复、千人一面、同质化现象严重已经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实。

    在这样的文化生态中,中国民族民间传统声乐艺术表现形式以“原生态”的概念出现,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引起关注、讨论、争论也是必然的。但应该思考的是我们是否有权利在“标准化”、与世界接轨、追逐市场效益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大部分排除在外。一段时间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个高显视度的名词,实质上,这正是一个全人类对发展、现代化、文化的反思的理性反应,涉及人类对自身创造力的思考,涉及不同文明的和谐,涉及社会公平、文化尊重、民族国家构建和有选择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等一系列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中华民族而言,更是一个文化修补过程,一个由传统文化到文化传统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也是民族文化复兴的过程。文化部及央视将中国传统民族民间歌曲演唱以“原生态”名义纳入国家的评价体系,其文化意义也正在于此。

    这样就不难看出“原生态唱法”从文化内容上,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意识,强调对传统(原生性)的继承尤其是生活传承,表现出对文化多样性尊重。它又是中国民族民间优良生活传统的组成部分,与世界上所有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不可替代的技术含量。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自2002年以来组织的4届民歌比赛虽然未使用“原生态”概念,但内容和原则是根据以上主要文化诉求设计的,因此“原生态”比赛也成了这一赛事的俗称,至央视青歌赛2006年将民族民间传统民歌曲目及演唱方法以“原生态”概念设组比赛,原生态已经逐渐成为一些被边缘化的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代名词,国家文化机构和主流媒体对此事的倡导和推进,无疑是对国家文化责任的承担,在社会各界引起关注和支持也是必然的,当然,有一些质疑和反对之声,这里面有善意的批评,有希望改进的建议,但也有不愿与之为伍的“高傲”,更有对原有利益体系的维护。但这无疑是历史的必然,是民族文化自觉的标志性事件,当今世界上不会有哪个民族要在现代化过程中消灭自己的文化,更何况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它的文化多样性存在与它悠久的历史一样珍贵,我们不至于对这么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视而不见,更不会将其标准化为某一种或几种“科学”唱法上去,而应当对我们丰富的民族民间声乐艺术多一些关爱、理解、支持,有这样的文化情怀,叫什么名称、可比不可比、得什么名次,就都不那么重要了。


(来源:文化传播网/作者:李松,系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编辑:王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