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10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三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兼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者:邢 莉 创建时间: 2008.03.24 11:07:44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
——兼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邢  莉


    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世界遗产分为:1、人类的创造。包括世界遗产类别中的世界文化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大自然的创造。3、人类与大自然的共同创造。就世界文化遗产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经过了一个逐步认识、逐步扩大的过程。《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什麽是文化遗产作了明确的界定,主要包括文物、建筑群和遗址。经过10年后的思索,人们感到在对有形的物质遗产进行保护的同时,无形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亡。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把文化遗产进一步划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1989年11月在25届第2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建议》,要求会员国给予极大的关注。1997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建立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决议。中国政府委托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全方位地展开了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世界文化遗产分为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学术理念上说,这样的界定具有科学性,特别是把人类长期累积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列为“遗产”与文化遗产并列,这是人类对自己的历史的审视和未来发展的认识的划时代的飞跃。
    中国无比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原始社会,绵延于文明社会。其既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族群的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又呈现出多民族的文化特色。民间的无形文化所折射出来的生命观、哲学观、道德观、礼仪观、宗教观是国情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具有历史、地理、民俗、宗教、人文、社会、心理、经济等广泛的内涵,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保护中国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中国政府所领导并且迅速地化为民众的实际行动的时候,如何保护十分脆弱的濒危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人们忧心如焚的首要问题。这使我们考虑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语境是什么?对它的生存和发展策略作何反思?

                                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过不断地探索,在提出的《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公约》中对文化遗产所下的定义的对象包括:“文物、建筑群、遗址”等,主要是指物质文化遗产。其后又推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文化遗产的内容。从学理上看,这样的分类非常清晰,但是在具体实行文化保护时却存在着问题,无形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泾渭分明地分开吗?他们之间构成一种什么关系?
    什么叫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中发表的最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如何理解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文化空间。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为了更为清晰地说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有学者把无比丰富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分为五类:1、口头的民间文化与口头艺术传统;2、体形文化,以身体的行为、姿态、动作为表现形式来表现对象的文化和艺术;3、即口头和形体相综合的艺术;4、 当下的造型文化,即人在即时的当下的话语下活的创造及创造物。(1)学者把民俗文化的全部内容都纳入身体行为这一大项。
    作为体形文化中行为文化的一种――民俗文化,在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这种分类能够涵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内容的话,那么,我们分析一下其含括的物质层面。这里包括:
    其一,有些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本身就是物质的。例如民间艺人的造型工艺。包括民居、民间绘画、年画、版画、民间家具、民间蜡染、扎染、织锦、刺绣等等。还有艺术家的造型艺术,绘画、书法、雕刻、工艺等等以及制作这些民间艺术的工具等等都是有形的、物态的,其门类丰富多彩,其造型千姿百态。这些造型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物质的存在。
    在此我们对“当下的造型文化即人在即时的当下的话语下活的创造及创造物”的概念做一补充和修正。造型文化并不始于当代,而是从原始时代就开始了。这是学术界公认的实事。学者为了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区别,有意识地回避了原始时代的丰富多彩的艺术。例如岩画、地画、皮画及进入文明时代的画像砖等等,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原始艺术的遗产非常丰富,其承载着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思维方式。这本身就构成了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之所以强调为当下的话语下活的创造及创造物,是为了清晰地把原始时代的物质文化和口头非物质文化区别开来,避免重复和概念的混淆,但是在我们谈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很难把它们割舍掉。
    其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靠物质层面来表达和呈现的,或者说物质层面是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的概念与民俗文化的概念是有区别的,民俗文化是民众在生活世界里世世代代所创造的并且沿袭的变异的行为文化和口承文化。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在口头非物质文化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俗文化的衣食住行、生产贸易是人们生存的根基,其中的每一项文化都离不开物质的层面,人们的行为文化是靠物质文化作为媒介的。再例如民间音乐中的乐器,木偶与皮影的制作,同样显示出物质形态,况且制作乐器、木偶与皮影的工具也是物质形态的,没有物质层面就没有其呈现的千姿百态的艺术构成。
    其三,不管是口头的民间文化与口头艺术传统;还是以身体的行为、姿态、动作为表现形式和表现对象的文化和艺术,其载体都是人,没有人就没有口头的民间文化与口头艺术传统,就没有口头和形体相综合的艺术。什么是人?人具有生物的和社会的双重身份。在谈到人的社会存在的时候,人首先是一种生物体的存在,人之所以能够创造文化就是认识到自我与对象的区别,把自我当作对象来表现自我,而人首先是自然的人,生物的人,这是勿庸置疑的。
    其四,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与典籍文化相比,民间文学和民间艺术的各种体裁往往都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作为思维的语言的外壳本身就是物质的。语言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产生而产生 。我们知道,语言和遗传代码是人类从祖先传给后代的两种最基本的信息。在人对世界、对自身的困惑探究和理解的进程中,语言占有核心的地位。它构成了人最重要的文化环境。人按照他所学的母语的形式来接受世界,这就决定了其思维、感情、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决定了他的文化承诺。民族的产生要比语言的产生晚的多,但是我们现在注意到,语言又无疑不是民族的语言,语言深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成为民族民俗文化最典型的表征,并且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心理结构深深地嵌刻在他的语言中。作为思维外壳的语言本身就是物质的。与汉族浩如烟海的典籍文化相比,少数民族的典籍相对比较少,口承文化承载着其全部历史,失去了自己民族的口承文化,就是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文化个性,失去了自己的民族。如果说到濒危和脆弱,中国少数民族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濒危,更脆弱。当然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也有典籍文化,而这一部分极为珍贵的遗产急需整理和抢救。
    因此在谈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 不能不谈到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单一的超物质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附于物质遗产上,它与物质文化遗产相依相存、相靠相生,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物质文化的层面就没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没有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的层面,物质层面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脱离了物质层面来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不科学的,不合乎实际的。

                                二

    在谈到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大致可以从内部视野和外部视野两个方面来把握。所谓内部视野,就是从口头非物质文化的概念和定义上去探讨其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所谓外部视野,就是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去探讨其与物质遗产的关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致力于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时候,提出了文化空间的概念。根据2003年10月17日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约》中发表的最新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 如何理解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从其自然属性而言,必须是一个文化场所,“即具有一定的物理空间和场所,必须具有周而复始的循环性;从其文化属性看,则应该具有岁时性。周期性、季节性、神圣性娱乐性等等。”[1] (p166)文化空间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演示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为集中、最为典型、最为生动的形态和形式,也是我们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所必须建立的学术理念。
    首先就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的概念不同于民间文化的概念。但是就联合国所划定的概念范围来看,民间文化在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甚至可以说是绝大部分。我们所指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由特定的族群或特定的区域的人群所传承的,反映了该族群的生存历史、生活习俗、心理特征以及宗教信仰等多种内容的文化表现形式的总和,而不是单一的文化现象。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的特征是其群体性。人是从行动而不是从思索开始自己的历程的。不断重复的演示最终使活动方式成为民俗,这样的演示必然需要文化空间。本尼。迪克特说:“个性生活的的历史中,首先就是对他所属的那个社群传统上手把手传下来的那些模式和准则的适应,落地伊始。社群的习俗开始塑造他的经验和行为。”(2)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具有的群体性,区域性【区域性也就指空间性】是其需要文化空间的重要原因,所以文化空间的提出是符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的。
    另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不同于官方文化、典籍文化、文人文化,其展示需要文化空间。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的叙事于典籍文化的叙事有很大的不同,就是其用口语叙事或者是用人的行为叙事。从外延来说,口承文化即是以口头语言方式传承下来的全部定型作品和各种民间知识的总和。其中包括长期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的理论概括和物质经验的总结。无形文化遗产是流动的、活体的,这样的时间机器的传承必定有一定的空间,有一定的文化场合,有一定话语的氛围。
    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与典籍文化具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符号学大师卡西尔曾经指出:“人不可能过着它的生活而不表达生活,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构成了一个新的领域。”(3)所谓不同的表达方式之一就包括人的行为是群体的而非个人的历史记忆,而这种历史记忆往往通过仪式表现出来。在仪式上,一是通过动作,一是通过语言,语言和行动水乳交融地联系在一起的。“言语和动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了一种复合体,巫术行为或仪式行为就是那样的复合体。”(4)仪式的表达需要特殊的空间场所和文化场景的。
    各民族世代累积下来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异常丰富,门类众多。而又呈现流体的,不固定的活的形态,其展示需要的属于物质层面的文化空间也呈出纷繁复杂的状况。简单归纳为:
    其一 ,村落(社区)文化是产生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的文化空间。在民俗文化中,村落是一个实体。村落既是指农业社会中人们共同居住、生产、生活的空间,又是指在这一空间中生活的一个群体,此外还指一种制度性的人群组织类型。村落作为小群体社会,在稳定结合和充分互动的生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共同生活方式与习惯成自然的种种文化规范。其中潜在着村民群体的共同的价值观和集体的认同感。
    其二 ,宗教场所是产生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空间。中国人的信仰非常丰富。其中被官方承认的五大宗教场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民俗文化是文化空间,但是被广大民众所享用和认同的还有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空间――即民间信仰的文化空间。包括56个民族组成的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的核心是民间宗教,就是“与自然威力有关的任何一整套制度、信念和习俗,这种自然威力是力量、神、鬼、精灵还是妖魔“。(5)或者说这种民间宗教就是”一种由文化上形成的与文化上假定的超人交往所构成的习俗“。(6)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信仰的文化空间非常丰富:村村寨寨都有多神崇拜的祭台,而这种多神崇拜的宗教场所与民间生活水乳交融:可以说:“生活在宗教的逻辑中进行,而宗教在生活的脉络里展开”。
    其三,自然生态环境是产生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空间。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我曾经于2003年接受国家自然保护委员会的课题,对九寨沟的生态保护和该区域的藏族文化保护进行过为期近一个月的考察。就西部来说,这个仅有1000余人的藏区居民可以说是在全国以最快的步伐步入现代化的社区,其旅游开发的速度是惊人的。这个社区的群体文化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但还是保存着整体的藏族文化的特色。不仅在衣食住行诸方面有鲜明的传统的特色。而且在对苯教的信仰上通过虔诚地转山保留着原生的质朴的色彩。原因何在?据调查:
    九寨沟于199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7年成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2001年获得“绿色环球21”证书,三项桂冠集于一身,实属罕见。自1984年正式开放以来,她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山和藏情“五绝”吸引了海内外无数游客,已成为世界级成长性旅游目的地。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形式,必须注重以下几点以区别其它旅游形式:
    (1)游览对象主要集中在“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
    (2)游览目的要具有学习性,要尽量主动地了解当地环境与自然历史知识、欣赏和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以及区域文化特征等;
    (3)要在管理制度约束下进行,注意不破坏生态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4)注重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重要的是使当地环境保护和当地居民(社区)受益。因为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得完好,以至于其口头和非物质文化没有发生质的变化。(7)
    但是在内蒙古草原,表现草原文化特征的蒙古包文化、马文化、车文化、服饰文化正在急遽消失,作为认知体系的语言文字功能正在弱化。近百年来草原遭到了空前的破坏,农耕文化的价值体系破坏了草原的生态,商品经济的到来,草原仍旧面临着毁林毁草、采矿、破坏生态环境等状况。蒙古族的长调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列,长调的产生是出于草原的文化生态环境,那千回百绕、跌宕起伏、忽而高亢,忽而低回的旋律只能产生在草原。草原牧人说:长调是怎么产生的?牧人经过一个敖包唱一段长调,长调就是这样唱出来的,没有草原,没有敖包,蒙古族长调的保护就失去了其内质?D?D牧人心灵的绝唱。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一个族群的生活是相对应的,个体的表达代表群体的心声。所以 文化空间应该理解为一定民族群体与其相应的自然环境的互动模式。对于文化空间的保护其中包括对产生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现在要大声疾呼保护的口头非物质文化既然成为遗产,就有其存在土壤,在古希腊神话里,大力士泰安只有贴近大地母亲才能源源不断获得力量,没有自然生态环境,就失去了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产生的源头活水。
     在谈到联合国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文化空间”的概念的时候,除了空间概念之外,还有时间概念。“文化空间被确定为一个集中了民间和传统的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某一集中了民间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地点,但也被确定为一般以某一周期(周期、季节、日程表等)或是某一事件为特点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和这一地点的存在取决于按传统方式进行的文化活动本身的存在。”[1] (p165)特定文化空间内产生的文化传统是在特定时间内周期性的展现的,民俗传统文化的婚丧娶嫁仪式就是通过特定的时间表达的,特定的空间和特定时间的结合构成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表达的文化空间。

                                   三

    理解了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层面的关系,我们就可以在保护的方法上进行各种各样的有益的探讨,使保护措施成为切实可行的手段,使祖祖孙孙世世代代留下的宝贵遗产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文化的河床。在此我们还要谈谈保护的缘由。对于保护的缘由学术界出现了大量的文章,其中也有很多真知灼见。但是保护的最为根本的缘由是什么?其学术理念在于呼吁文化的多样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中指出:“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种群体和各种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象生物的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予以承认和肯定。” 多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向以组织和维持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但是经验表明,在寻求达到这个目标的过程,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保护文化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往往存在着难以克服的障碍。
    在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候,文化要多样化,这是大家的共识。问题在于为什么强调文化的多样化?在文化的多样性中寻求人类的统一性。这是一个观念上的重大变革。在现代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可能趋同,但是这个过程不是通过摧残文化的同质化,而是通过文化多义性的充分肯定和发展来实现的。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承认那些产生不同文化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基本前提具有同等合法性。既是正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就使得各种文化间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成为可能:这是在一个具有多样性的世界和平生存下去的先觉条件。”(8)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
    这个理念的产生是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的多样性、差异性是人文环境的主要特征。世界各个族群的丰富多彩的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互相依存、互相竞争、互相协同、互补发展。文化不是死水一潭,而是处在不停息地流动之中。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文化体之间文化信息的流动以达到互相充实,亦即是文化体之间进行能量交换的纽带和桥梁。文化生态系统是文化生态学的的核心观念。文化生态学认为,世界生物存在着系统,而世界的文化也存在着系统。不同文化之间有各种复杂的网络和链条,这是文化物质和文化流动的具体体现。在同一文化内部,各种亚文化相互作用并受到环境制约而达到平衡。
    在后工业化时代,多种生物在急遽消失,多种文化也同时存在着消失的危险,特别是十分丰富然而又十分脆弱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会消失得更快, 尤其是在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应保护。对于任何民族来说,特别是对于那些弱势民族来说,失去了自己民族文化的特性,就等于失去了自己的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和文化土壤,另外也正是由于少数民族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与汉族文化长期并存,互相补充,互相融合,才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人类在地球上依存有两个基因,一个是生物基因,一个是文化基因,正像没有人类的生物基因人类就不存在一样,没有人类的文化基因人类也不可能延续。各个民族建立互相依存、互相尊重的关系是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直接遇到了 文化、文明和生态问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 (9)与有形的文化遗产相比较,无形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因为它还包含了人类丰富的情感价值和无限的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展纲要》说:“记忆对创造力来说是极端重要的,对个人和各民族都极为重要。各民族在他们的遗产中发现了自然和文化的遗产,有形和无形的遗产,这是找到他们自身和灵感源泉的钥匙。”保护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目的是启迪灵感,共享和谐,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89-90。
[2]【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北京:三联书店,1992,第2版,5。
[3]【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83。
[4]S.J.坦比阿。论巫术行为的仪式和意义[A]。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选【下】[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776
[5]C . 恩伯M. 恩伯。文化的变异[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466.
[6]斯皮罗。文化与人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208
[7]任啸等。九寨沟生态旅游的演进过程及发展策略研究[Z]。【2005年给联合国自然保护组织的报告】
[8]【美】E.拉兹洛(李吟波等译)。决定命运的选择[M]。三联书店,1997。125
[9]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大会31届会议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