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4   星期日   农历七月初二   
专题报道
2021.06.15
6月12日是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营造非遗保护浓厚社会氛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和旅游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了系列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查看更多
2021.06.13
“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做匠人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职业。匠人对技艺的追求,一直绵延不断,流传至今,这背后必然有一种精神在支撑他,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可能就会昙花一现,转瞬即逝;而中国工匠一直把追求身怀绝技作为他们毕生的追求目标,我觉得这种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当下工...
查看更多
2021.06.12
近10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有了持续提升,“活”起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查看更多
2021.06.12
章莉莉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副主任兼运营总监等职务,法国巴黎艺术城特邀访问学者、奥地利总理府特邀访问学者;她曾从事多年的地铁空间视觉设计实践及研究工作,出版《地铁空间设计》《公共导向设计》等十余本专著及...
查看更多
2021.06.11
建立长效保护机制,系统记录非遗资源,大力推动活态传承,宣传展示活动持续不断……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简称《非遗法》)颁布实施10周年、《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简称《条例》)实施2周年之时,回顾总结北京市非遗保...
查看更多
2021.06.09
6月5日,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省主场城市系列活动暨“唱支歌儿给党听”非遗民歌主题展演在嘉兴市嘉善县西塘古镇开幕,活动由浙江省文旅厅等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承办,市民与游客共赏非遗之美,线上线下掀起非遗热潮。
查看更多
2021.06.08
2012年12月,文化部批复设立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简称“实验区”),该实验区是全国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实验区设立以来,特别是2017年1月总体规划获批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按照“政府主导、理念导航、规划落地、夯实基础、全...
查看更多
2021.06.08
端午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很多端午民俗活动如赛龙舟、制作龙头、绣香囊、编绳结等都被列入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即将到来的端午佳节,渴望“破圈”的非遗传承人带着他们的端午非遗技艺走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舞台,以丰富的节目形式增进观众对于传...
查看更多
2021.06.08
“通过非遗进商圈的形式,可以加强传承人与喜爱非遗作品群众之间的交流,同时这种良性竞争的模式也可以让我们更快更好地提升自身技艺。”6月4日,在宁夏银川举办的宁夏黄河流域非遗作品创意大赛暨“两晒一促”优品大赛活动现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麻编技艺传承人张璟说。
查看更多
绘就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
2021.06.07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是文化领域的一部重要法律,是我国文化法制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成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