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首页
资讯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百余项非遗项目亮相扬州 展现“运河情怀”
2019.05.06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纵贯南北数千里,穿越千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也孕育了运河两岸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月4日,作为首届扬州运博会的组成部分,大运河非遗展聚集了极高的人气。100余项非遗项目亮相扬州,现场一件件珍贵的非遗展品,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查看更多
海宁皮影戏演绎“光影故事”
2019.05.06
海宁皮影戏影偶造型以“少雕镂、重彩绘、单线平涂”为主要特点,绘画采取单线平涂的方式,造型整体以单手、并足(侧身)为主,在全国皮影戏中独树一帜。2006年,海宁皮影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查看更多
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保驾护航——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综述
2019.05.05
今年4月26日是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做好文化和旅游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工作,4月20日至26日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政策法规司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知识产权宣传推广工作,包括组织部系统公共文化单位如...
查看更多
【非遗数据知多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皮影戏
2019.04.30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形象并借灯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戏曲形式,其流行范围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不同种类和流派。
查看更多
振兴传统工艺 培育“湘”字号非遗品牌
2019.04.30
近年来,湖南以振兴传统工艺为抓手,不断夯实基础工作,优化名录体系,创新传承方式,积极探索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路径,在非遗衍生品和旅游文创产品开发、文旅扶贫、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了良好成效。
查看更多
传承技艺,留住乡音
2019.04.30
4月底,福建省莆田学院音乐学院讲师黄璟和学生们忙活了起来,今年“五一”期间,他们要参加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民俗莆阳”文化艺术节,在传统曲艺展演环节,向市民和游客展示一门莆田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梆鼓咚。
查看更多
同饮一江水,携手非遗路——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
2019.04.30
相距2600公里,海拔相差4200米。上海和果洛是对口援建城市,也是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一部分,同饮一江水。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正式成立以来。工作站充分利用青海果洛的地理优势、文化优势以及驻站单位的资源优势、学术优势,发挥工作站的平台作用,加强...
查看更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非遗传承人群培训新路径
2019.04.26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
查看更多
为了木偶戏的未来
2019.04.24
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的木偶戏“源于汉,兴于唐”。木偶戏表演,即演员在幕后操纵,让木偶在舞台上能说能唱,展现生动的人物性格,讲述鲜活的戏剧故事。然而,木偶戏发展一度日渐式微,传承人才面临短缺、断档。2006年,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更多
“四步走”走出传统工艺振兴新路径——贵州雷山传统工艺工作站
2019.04.23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发布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指出“鼓励拥有较强设计能力的企业、高校和相关单位到传统工艺项目集中地设立工作站,帮助当地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解决工艺难题,提高产品品质,培育品牌,拓展市场。”
查看更多
1
232
233
234
235
236
45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