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3-23   星期日   农历二月廿四   春分 春分
专题报道
2008.1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弦板腔的起源、发展及现状  弦板腔是流行于陕西关中乾县、礼泉、永寿、兴平、武功、咸阳、户县、周至一带的地方剧种。据《乾县县志》记载:“该剧种起源于宋代,由民间流传的‘隔帘说书"发展而来”,是在西路皮影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弦板腔的主...
查看更多
2008.11.12
文化遗产安塞剪纸   剪纸,安塞人称窗花。历史悠久。代代相沿,民俗文化积淀很深,现在人称传统花样仍为“古时花”。安塞民俗给儿子定亲问媳妇有“不问人瞎好,只要手儿巧”的说法。民歌《迎亲歌》道:“生女子要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 冒者,随意也...
查看更多
2008.11.12
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端公戏   张民     端公戏,俗称“坛戏”,是一种巫师组班装旦抹丑、巫步神歌、踊踏欢唱的地方小戏。因其行头简单,一包袱可携,所以又叫打包袱。 端公戏的产生与陕南地区的风土民情密切相关。汉...
查看更多
2008.11.12
寻幽访古 神秘诱惑 到吉林寻访满族风情 走近长春龙湾萨满 在满族的发祥地寻访满族风情,萨满文化是最有诱惑力的。  在距长春38公里的萨满欢乐园,我平生第一次和萨满一起聊天。  萨满对我来说是非常神秘的。我看不清她的脸,她的脸被流苏遮住,只有嘴唇和下巴露在外面...
查看更多
2008.11.12
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昆曲时尚化它还姓昆么? 李智勇              昆曲需要源头活水   ...
查看更多
2008.11.12
    指名道姓对骂 河南奇俗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年正月初二到正月十六,东、西常村的村民就敲锣打鼓,交替前往对方村子里指名道姓地挑骂。被骂到的人呵呵笑,被骂得越狠越欢喜。这种大俗大雅...
查看更多
2008.11.12
国家级“非遗”名录:云锦收藏,冷门之中学问多陈珊珊 孔小平    “南京云锦”因其美丽多姿,绚烂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说起它,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雍容华贵、皇家御用。昨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金文带着自己的云锦藏品,来到扬子鉴宝直播室,讲述了...
查看更多
2008.11.12
 羌族释比文化田野调查实录     说到家庭背景对余明海的影响,一方面是父亲时常会问他是否学释比,二是他经常接触、感受到释比文化有一定的优越感。“有些跟我们一般般的(同龄人),有些学的时候,我还是要学……”,从这里表现出...
查看更多
2008.11.12
将传统技艺融会在生活中    在日前举行的2008中国艺术人类学论坛暨国际学术会议上,来自美、英、法、日、韩等国的专家与国内的专家、学者一起,围绕“传统技艺?当代社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研讨和对话。正如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
查看更多
2008.11.11
保护运河文化的征程没有尽头 歙县砚厂的工人在刻砚     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说“墨香”,但是,你知道墨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吗?你曾经走近墨生产的地方吗?乍到制墨场所,你会猛地感到呛鼻的强烈...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