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9-10   星期三   农历七月十九   白露 白露
专题报道
2008.12.25
西施文化:流芳千古 历久弥新    虽然经过岁月的无尽洗礼,她早已芳踪难觅;虽然,光影的流逝里无人能描摹出她当日的容颜,但人们依旧坚信她的美丽无与伦比。     现世的你或者熟悉述说她的故事...
查看更多
2008.12.25
新时代 新年画 新发展 期待中国木版年画的春天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木版年画,这一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近年来,在一大批民间艺术家的呼吁努力下,各地的抢救保护工作正全面展开――   不久前,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查看更多
2008.12.25
“九鲤灯舞”与“惠洋十音”:莆田民间艺术的两朵奇葩     莆田素以“文献名邦”著称,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积淀丰厚,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日前,黄石镇沟边村的九鲤灯舞和惠洋十音分别被收入国务院公布...
查看更多
2008.12.24
中国青年报:与韩国争“周易申遗”的婴孩心态    坦率地说,当看到“中韩民间爆发‘周易申遗"争夺战”的消息时(凤凰网12月22日),笔者着实有些诧异。按图索骥搜了半天,才知道中国有些学者呼吁“周易申遗”已经有些时日,而且其中一个重...
查看更多
2008.12.22
紫砂工艺制作流程    原料的准备,包括挖泥、炼泥和选料。矿中挖出的硬块状的泥料经过捣碎、过筛、澄滤,所得细土下窑储藏,叫作“养土”。   紫砂器成型的主要方法是手工捏作。先捏器身,然后挖足、开面,最后加柄、嘴、盖等。从明代至清康...
查看更多
2008.12.22
"河北梆子"还是"北京梆子" 传承人刘玉玲遭尴尬     “我呼吁有关方面为北京的河北梆子正名,把‘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更名为‘北京梆子剧团(院),把我所谓‘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的荣誉称号改为‘著...
查看更多
2008.12.22
傣族千年慢轮制陶技艺    慢轮是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在学会用手捏制陶坯后,发明的最重要的一个制陶工具。它使陶器的器壁厚薄均匀,形状更加美观。但很快,慢轮就被更加先进的快轮技术所取代,因为快轮更容易拉坯成型,满足了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查看更多
2008.12.19
海宁皮影:“国宝”技艺深宫叹寂寞      作为嘉兴市首批获得国家级文化宝贝称号的海宁皮影,从晚报开设“寻访嘉兴民间文化绝活”之初,就有意将它作为压轴。从今年10月起一次次联系嘉兴第二批民间艺术家沈圣标却一次次...
查看更多
2008.12.18
南京云锦“凤还巢”    20年前,南京人王六林带着几台织机和一身绝活,来到妻子刘菊红的老家涟水县李庄办起了云锦厂;20年后的今天,在已拥有65台织机、150多名娴熟技工,年产值有望破千万元的时候,王六林却一门心思想着把云锦厂从涟...
查看更多
2008.12.18
紫砂有梦 筑梦成真 高祥芬用心造壶    造紫砂庄重又飘逸  清末期间,紫砂「洋桶」创制以来作为最普通却又最广为流传的茶壶形制,成为紫砂传统经典之作。而江苏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工艺高级技工高...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