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2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廿七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首页
资讯
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羌文化“很受伤”
2008.06.16
羌文化“很受伤” 即将展出的满堂红油灯汶川出土的清末印章即将展出的羌族油灯即将展出的羌族玉米撮撮即将展出的羌族金丝猴皮帽子 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民俗博物馆馆长高泽友和他的同事们现在只能在帐篷里办公,他们的博物馆在5...
查看更多
汶川大地震:禹羌文化之殇
2008.06.16
汶川大地震:禹羌文化之殇 正午时分,擂鼓镇上,山风轻拂。看着亲友专门给自己炒的一大碗回锅肉,林继忠却一点胃口也没有。他草草扒了两口饭,就撂下筷子,把一碗米汤喝了个底朝天。他自言自语:“最近是咋个的,看见肉也不想吃了呀...
查看更多
让羌族民歌舞蹈一直延续下去
2008.06.16
让羌族民歌舞蹈一直延续下去 地震前,朱金龙在四川阿坝州汶川县羌族雁门萝卜寨的广场上表演,只要有游客来,他和族人们就应声跳起羊皮鼓舞,嘹亮的鼓乐配着欢快的舞蹈,一天很快就过去。一个月下来,他可以赚900元。 &nbs...
查看更多
羌笛,如何在废墟上吹响
2008.06.16
羌笛,如何在废墟上吹响――震后羌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之道 地震中损毁的藏羌碉楼 “羌笛,那是羌笛!” 在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的一个山坡上,一阵笛声婉转。同行的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老孙,眼睛湿润了。那是6月11日傍晚...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优胜劣汰
2008.06.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优胜劣汰 韩国端午祭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触动了中国人的神经。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需要优胜劣汰”、“对物背后‘象"的挖掘是非遗工作的核心”等等观点,让记者对非...
查看更多
探寻大地震后羌文化遗存现状
2008.06.16
探寻大地震后羌文化遗存现状 编者按: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的羌族同胞大部分聚居在5·12汶川地震震中地区,包括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及汶川、茂县、理县、松潘等地。在大地震中,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羌族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全被掩...
查看更多
非遗项目-“风火流星”绝迹三十年后重现
2008.06.16
“风火流星”绝迹三十年后重现 6月14日,是我国“文化遗产日”。在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扩展项目名录》,我省64个非物质保护项目入选国家级名录。 山西大学音乐厅,太原市“非物质...
查看更多
岳西高腔,延续古剧种血脉
2008.06.13
岳西高腔,延续古剧种血脉 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岳西高腔,是明万历年间风靡全国的古青阳腔遗脉。青阳腔当时与昆腔齐名,人称“时调青昆”,如今它的遗脉正在大别山腹地安徽岳西流传。 【渊 源】 《中国戏曲史话》写道...
查看更多
羌人与大禹
2008.06.11
羌人与大禹 现今的羌族有30余万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理县、茂县和松潘县,以及与这一带毗邻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羌族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说其古老,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相...
查看更多
南通蓝印花布
2008.06.06
南通蓝印花布 李绵璐先生在南通蓝印花布艺术馆调研考察 蓝印花布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但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却不多,南通的蓝印花布位列其中。南通蓝印花布艺人对传统手工艺的执着坚守和不断发展,使这门艺术没有像在其他一些地...
查看更多
1
449
450
451
452
453
46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