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2   星期四   农历三月廿四   
端砚的鉴赏与收藏
作者:2678 创建时间:2009-10-22 15:42:00



端砚的鉴赏与收藏


   端砚的石疵

  就新砚而言,端砚的鉴赏,主要是针对砚上的名堂进行品头论足。端砚上的名堂,又分石品与石疵。端砚的价值取决于石质,以细润利于研者为贵。凡有碍研墨观瞻者皆为石疵。

清 雕卷云纹端砚

清 蕉叶纹端砚

清 犀牛望月端砚

 

  一、端砚六大害

  石疵与石品一样,古来名称多多,今揪出恶性重大者,名为“端砚六大害”。依序为:裂纹、虫蛀、五彩疔、铁线、金银线、铁捺等。这样的归纳划分,纯属个人主张,或有耸听之嫌,但绝非危言。

  第一害 裂纹

  裂纹,古称“惊纹”,惊见裂纹是也。又称水线,拭水曝日,可见隙缝中含水,故名。又称“隔”,隔者,阻断、分离、不相合也。
  端石有抗压、抗刻的特性,但有不抗击、不抗震的弱点,尤其是石质娇嫩的三大名坑,更需小心呵护。砚石在开采、搬运、制作过程中,容易造成裂纹,更经不起炸药的爆破,所以三大名坑的开采,除了开坑去顶石外,一般不用炸药,以免暗伤累累,制造出更多的裂纹!
  三大名坑砚中,都隐藏着不同程度的裂纹。举凡虫蛀、铁捺、鹤屎、金银线、冰纹等,也都难逃它的纠缠。砚中有轻微裂纹,不影响砚的价值,怕的是明显的裂纹,或裂纹环腰透底,哪天福星不高照,来个撞击意外,很可能从裂纹处应声而断将砚一分为二。裂纹是端砚的头号克星,是激进的“分裂主义者”,因毁石无数恶性重大,列为“头号重犯”,众所唾之。
  端砚制作过程中,一发现有裂纹,即以快干胶水抢救,从砚石开料到雕刻制作完成,随时检视施行之,以防止裂纹扩大。填胶是裂纹的“回春术”。有金银线、冰纹的老坑,更是无法避免填胶,所以老坑又有胶水坑之称,非褒非贬地道出了真相。填过胶的砚经不起高温伺候,上蜡时如果温度过高,马上会“变脸”出状况。填胶的地方会有反光现象,逆光检视砚面,即原形毕露。

  第二害 虫蛀

  虫蛀是砚石松脆的部份,严重者指抠即落,在砚上呈斑驳的小坑洞,罪大恶极者直透石心,如树木遭腐蚀虫蛀般,常有绿色斑染夹杂其中,如石生苔。虫蛀为端石一大害,只要虫蛀一上身,只能把砚做小,或将其置于不明显处,或雕以纹饰掩其瑕。
  端砚三大名坑多虫蛀,而以麻子坑最常见,两者形影不离,成了麻子坑的头号克星。这是麻子坑的宿命,几无一幸免,也成了麻子坑的标志。虫蛀虽然恶性重大,列为“二号重犯”;但念麻子坑出身贵族,地位显赫,对端砚形象有杰出贡献,人无完人,砚无完砚,只要虫蛀的行径不过分张狂,不在砚堂正中进行腐化石心的勾当,爱砚族们一般都能宽宏大量,予以从轻发落。

  第三害 五彩疔

  五彩疔为老坑所独有,两者如影随形,尤其是老坑大砚,一般都难逃它的纠缠,也成了老坑的标志。五彩疔的主要矿物是绿泥石、赤铁矿、菱铁矿、方解石、石英等,赤黄绿白拉杂成群,乍看如石生疮。五彩疔色彩斑斓,里子奇硬,雕刻时入刀不易,滑而拒墨,碍于研,制砚时避之于砚背,或以纹饰掩其瑕。
  五彩疔虽然恶名昭彰,列为“三号重犯”,但它对鉴别老坑功不可没,只要不明目张胆,招摇过市,一般都不与斤斤计较。在市场诡道四伏、真伪难辨之今日,五彩疔反而成为鉴别老坑的“定心丸”。

  第四害 铁线

  铁线是金线的同党,两者狼狈为奸结伴而行。端石形成后所产生的隙缝,经长年氧化铁填充而成金线,较粗的金线,即称为铁线。铁线质粗色枯,抚之挡手,不但有碍研墨,也有碍观瞻,它是一颗随时起爆的炸弹,一不小心受到撞击时,就很可能沿线应声而断,断面就像五色杂陈的石皮(黄)。它也是激进的“分裂主义者”,列为“四号重犯”,应与之划清界线,以免误入歧途!
    生意人习惯称铁线为金线,铁一经镀金,身价截然不同,避重就轻之伎俩、起死回生之术,市场诡道也,藏家不可不知!

  第五害 金银线

  我们的老祖宗早已将金线、银线列为石疵,但高举赞同的旗帜,也需要一份道德勇气。说真话,可能得罪一些人,但说假话,会误导更多人,左思右想之余,我还是选择说真话。我想,这样的抉择,在我老来的回忆里,才不会有太多的遗憾!
  金线、银线佳者,线条细柔,抚之不挡手,也不影响研墨,我们就不必鸡蛋里挑骨头。但粗而挡手的金线、银线,不利于研墨,是不折不扣的石疵,是铁线同党、是危险份子,列为“五号重犯”。
  金线、银线虽是石疵,却能“穿金戴银”风光于世,缘于它是老坑的“铁哥们”,出现率高达60%,也成了老坑的识别标志。说穿了,金银线乃石之隙缝,终然穿金戴银,名称美妙,但它毕竟是石疵,它是隐性的“分裂主义者”;虽然平时潜伏功力一流,但不小心受到撞击时,很可能沿线 应声断裂,露出狰狞面目。
  我们的老祖宗有先见之明,将金线、银线列入“黑名单”,而功利挂帅的今日,金线、银线却成为歌功颂德的戏码,实已是非颠倒、黑白不分。金线、银线浑水摸鱼,乘机坐大。为此短文,虽不敢妄想拨乱反正,却是语重心长,期待至深。

  第六害 铁捺与油涎光

  铁捺是火捺家族的“败家子”,颜色比一般火捺要深,中心部位颜色更深,因含大量的铁,所以容易产生氧化,变成破心剥蚀的现象,明显者如虫蛀。铁捺中常有油涎光,呈钢灰色的反光现象,好像砚上抹了油似的,两者如狐朋狗党般形影不离。
  老坑砚常出现铁捺,而且油涎光特别明显。有铁捺的部位,因含大量的铁硬度较高,磨墨效果多少会受影响,雕刻时入刀不易,制砚时一般都阻止它登堂入室。它是端砚的美容克星,列为“六号重犯”。

  二、端砚的“小杂碎”

  端砚除了上述“六大害”之外,还存在着一些“小杂碎”,常见的有“鹤涎”与“猪鬃眼”。
  鹤屎,文雅一点又称鹤涎、凤涎。它是端砚中不规则的浸染状斑点,色浅白微黄,有痕而无迹,一般抚之不挡手。鹤涎易与鱼脑冻(碎冻)混淆,两相比较,鱼脑冻色调柔美含蓄,形态有变化但不零碎。鹤涎则是散碎拉杂斑点,特征有所不同。鹤涎虽然不影响研墨,但有碍观瞻,若以实用论,可以不在乎它的存在,若论收藏,基于石质纯净的要求,最好避免它登堂入室。
    猪鬃眼又名猪鬃孔,又称针孔。它是砚面的细微小孔,是矿物颗粒的间隙。相较于其它石疵的恶行恶状,猪鬃眼实微不足道,将之列为石疵,似乎有些小题大作。但砚中一旦出现针孔,石质的细润度必“应孔而落”。若以收藏的高标准,还得留意针孔的存在。

  端砚收藏常见的错误

  端砚收藏,有一定的过程,不可躁进,也无法躁进。艺术收藏要虚心学习,随时修正,避免一错再错。针对新端砚的收藏,表列常见的错误,以资爱砚同党参考(见附表)。 
  

   附表:端砚收藏常见的错误

  常犯错误说明


  迷信名家 盲目崇拜名家,缺乏艺术鉴赏力,以致良莠不分,甚至  吃了冒牌货还沾沾自喜,令人啼笑皆非。
  迷信名坑 对砚的石质认识不足,以耳为目,盲目追求名坑而忽略石  质的内涵。其中以追求“老坑”与“大西洞”之现象最明显。
  木声为贵 “声辨”是端砚鉴别的重要一环。“木声”多出自老坑,木  声之砚,常暗藏着隙纹,传声迟钝之故也,不可盲目追求  “木声”。
  有线必佳 金线、银线本是石疵,因常出现于老坑,故“因主而贵”,  不察者趋之若鹜,实已是非颠倒,误入岐途!
  唯眼是求 石眼纯为锦上添花。佳石虽无眼,但可用,徒有佳眼非好  石,不可用也,不可本末倒置。石眼贵明媚有神、贵巧,  不贵多。
  舍精取大 砚之价值,贵精不贵大,质佳、工雅者为上选。标榜金式  世界纪录之大砚,纯为噱头,不知者趋之若鹜,行家则莞  尔一笑。
  弃雅抱俗 砚之雕刻工艺,不在简繁,而在雅俗。拙工劣匠难登大  雅, 唯有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出手自见不凡。
  造型粗劣 未经修饰或造型粗俗的砚,如莽汉乱头粗服,难登大雅之  堂。形可怪、可随意,但要怪得自然,随意得不失其雅。
  顾前失后 砚面精彩绝伦,砚背却惨不忍睹,价值必大打折扣。论一  方砚之优劣,要兼顾砚背与砚面的条件,以里外如一者为佳。
  单薄无相 砚之造型以端庄、素雅、沉稳、厚重、饱满者为佳,造型  单薄或畸形怪状者,予人不安定之感,经久不耐看。


  (来源:文化艺术收藏网)

  (编辑:江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