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冀中笙管乐(雄县古乐)
项目序号:90
项目编号:Ⅱ-59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河北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雄县
保护单位:雄县文化馆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雄县
  
  冀中笙管乐流传于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以北的近三十个县市,是冀中平原一带特有的一个鼓吹乐品种,民间俗称“音乐会”,因主要用管子领奏、用笙等合奏,又称“笙管乐”。除笙、管、笛等吹奏乐器外,冀中笙管乐使用的乐器还有云锣、鼓、铙、钹、铛铛等击奏乐器。笙管乐的乐曲分套曲、小曲及独立成套的打击乐三类,其中套曲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是整个演奏曲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冀中笙管乐遍布整个冀中平原,这一地域内的农民以村为单位借乐结会,在本地的祭祀、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演奏,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世代传承。
  雄县古乐属于民间鼓吹乐的北乐支系,它起于宋元,盛于明清,与宫廷音乐有着极深的渊源。目前仍活跃在民间的雄县古乐有亚古城、开口、赵岗、杜庄四家音乐会,这些音乐会与佛道等宗教信仰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直是雄县人民祝福迎祥、消遣娱乐不可或缺的重要艺术形式。
  亚古城音乐会曲目文字古朴,曲意典雅,蕴喜含悲,别具特色。其中文场套曲包括《孔子探颜回》、《普坛咒》等曲目,开堂曲包括《小花园》、《大走马》等反调,散曲包括《挑袍》、《讨军令》、《四季》等曲;武场从开堂钹始,共七节,后钹头收,高亢激昂,令人耳目一新。开口音乐会是文武乐兼备的道传北乐,当地现存工尺谱集一部,其中有包括《骂玉郎》、《回雪》、《孔子探颜回》等在内的大套曲五部,小曲八十余首,会论一部,河西钹一部。赵岗音乐会为北乐,保存古乐曲二十多首,套曲二套,打击乐五套,按种类分有佛教曲、道教曲、民俗曲等。杜庄音乐会是典型的北乐派系民间鼓吹乐,所奏曲目均为古曲,既可坐棚吹奏,亦可在行进中演出。
  雄县古乐以民间音乐会为载体,自发组织,世代传承。音乐会曲目均以工尺记谱,乐队中文乐以管(大管、小管)为领奏乐器,辅以笙、笛、云锣,所奏曲目庄严肃穆。武乐以大镲、铙、钹、鼓为主,其中的河西钹气势雄伟,令人振奋。
  雄县古乐的演奏曲目均是历经沧桑的古曲,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民族音乐的原貌,为中国古典音乐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目前,由于受西方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雄县古乐人员老化,生存困难,亟待保护。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姓名
李长林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雄县古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雄县
编号
05-2083
姓名
史军平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音乐
项目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雄县古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雄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张庄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霸州市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里东庄音乐老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文安县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小冯村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固安县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南响口梵呗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东张务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军卢村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辛安庄民间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任丘市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子位吹歌)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定州市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东韩村拾幡古乐)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易县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安新县圈头村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安新县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白庙村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北京市大兴区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胜芳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霸州市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高桥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霸州市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屈家营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固安县
编号
Ⅱ-59
项目名称
冀中笙管乐(高洛音乐会)
类型
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