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1   星期四   农历四月初四   谷雨 谷雨
锅庄舞(迪庆锅庄舞)
项目序号:123
项目编号:Ⅲ-20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云南省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保护单位: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锅庄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将之区分成“群众锅庄”和“喇嘛锅庄”、城镇锅庄和农牧区锅庄的。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迪庆藏族锅庄舞,广泛分布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根据从丽江石鼓轿子村出土的唐代藏文画像碑中的舞蹈形象推测,锅庄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迪庆藏族锅庄舞以德钦县奔子栏镇和香格里拉市沾塘镇、小中旬镇的最有代表性。奔子栏在待客时以锅庄歌舞形式表现系列礼仪程序,有“祝福锅庄”、“逐客锅庄”、“赞颂锅庄”、“相会锅庄”、“辞别锅庄”、“挽留锅庄”、“送别锅庄”、“祈福锅庄”等种类,在全国各藏区十分罕见。其曲调分“吆”、“卓金”、“霞卓”、“卓草”四个部分。香格里拉锅庄分古、新两种,“擦尼”是古锅庄,歌词内容、舞步形式都较古老,具有浓厚的祭祀性质,有专门的动作和歌词,多为宗教界和老年人喜爱;“擦司”是新舞,系随着不同时代而新编的歌舞。迪庆藏族锅庄的歌、舞、词都很丰富,唱词以三句为一段。凡遇喜庆佳节、新居落成、婚嫁喜事,人们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聚集在一起跳个通宵,表示欢庆和祈福。
  迪庆藏族锅庄包含着丰富的藏族文化内涵,形式完整多样,地域特色鲜明,民族风格浓郁,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中蕴含着友爱、团结等传统的人文精神,有较高的艺术和社会价值。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2-0370
姓名
徐桂莲
性别
出生日期
1944
民族
藏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迪庆锅庄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编号
02-0369
姓名
达珍区批
性别
出生日期
1931
民族
藏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迪庆锅庄舞)
申报地区或单位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甘南锅庄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囊谦卓干玛)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囊谦县
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称多白龙卓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称多县
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甘孜锅庄)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石渠县
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甘孜锅庄)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德格县
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甘孜锅庄)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新龙县
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甘孜锅庄)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雅江县
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马奈锅庄)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金川县
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玉树卓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编号
Ⅲ-20
项目名称
锅庄舞(昌都锅庄舞)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