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羌姆(江洛德庆曲林寺尼姑羌姆)
项目序号:125
项目编号:Ⅲ-22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西藏自治区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
保护单位: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文化和旅游局

江洛德庆曲林寺尼姑羌姆主要流布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往东近100公里处的年木乡境内。尼姑羌姆是指在鼓乐伴奏下表演的宗教舞蹈。其表演者以寺庙尼姑为主,表演蕴意为祈福、寺院驱鬼、圆光占卜仪式等,表演时间仅有1天。表演时每个节目均分6组出场,共有24人表演,每组4至16人,共有6个表演段。

江洛德庆曲林寺尼姑羌姆表演风格别具一格,表演者必须掌握“羌姆益”(舞蹈书籍)的“嘎尔、替、央”即舞、画、音乐三艺。“舞”谓穿戴舞衣面具跳羌姆,“画”谓绘制坛场,“音乐”要求举腔音乐诵。“舞”是要求舞者表演活灵活现,形象逼真;“画”要求舞者对舞场调度准确无误;“音乐”要求舞者举腔唱诵要虔诚而洪亮。江洛德庆曲林寺尼姑羌姆只能在寺院范围内、在指定的时间,由寺内指定的尼姑来表演,不能随意传授给其他人。

江洛德庆曲林寺尼姑羌姆具有哑剧风格。表演时尼姑表演者身着特殊服饰。表演中使用的乐器既保留了古代苯教羌姆的法器,也吸收了藏传佛教羌姆中的吹打奏乐器,集佛教寺院器乐和乐曲于一体,其表演形式有着相对规范的结构、曲式,各段中的调式、旋律、节奏、速度,各有相应规定。该遗产项目主要通过师徒传承方式发展至今。

江洛德庆曲林寺尼姑羌姆的发掘和保护,有利于促进西藏传统舞蹈的传播和弘扬。该遗产项目表演形态多变,展现了藏族舞蹈的艺术魅力,其蕴含的祈福吉祥寓意,对增进民族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233
姓名
次央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藏族
类别
传统舞蹈
项目编号
Ⅲ-22
项目名称
羌姆(江洛德庆曲林寺尼姑羌姆)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Ⅲ-22
项目名称
羌姆(林芝米纳羌姆)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林芝县
编号
Ⅲ-22
项目名称
羌姆(门巴族拔羌姆)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错那县
编号
Ⅲ-22
项目名称
羌姆(桑耶寺羌姆)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扎囊县
编号
Ⅲ-22
项目名称
羌姆(拉康加羌姆)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洛扎县
编号
Ⅲ-22
项目名称
羌姆(曲德寺阿羌姆)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贡嘎县
编号
Ⅲ-22
项目名称
羌姆(直孔嘎尔羌姆)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
编号
Ⅲ-22
项目名称
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
类型
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或单位
西藏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