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谷雨
石雕(富平石刻)
项目序号:832
项目编号:Ⅶ-56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别:传统美术
所属地区:陕西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富平县
保护单位:富平县古石刻保护研究中心

富平石刻是以陕西省富平县北部山脉所产石料为主要原料,运用线雕、浮雕和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的传统石刻艺术。富平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的交汇处,石刻用料产自北部乔山山脉一带,石灰岩、大理石等矿藏储量丰富,色泽墨青,古时称“墨玉”“磬石”,亦称“青石”,素为雕刻的上乘石料。富平墨玉结构紧致,细微的雕刻纹路均能得到清晰完整地表现,且耐腐蚀、耐风化,能历经千年不变色。

富平县内有众多石刻文物和石刻遗迹。县志记载,北魏永熙造像是现存有明确年代的富平石刻最早遗存,已有千余年历史。唐代至明清的石刻遗存和县志可以印证富平石刻发展历史。明清时,雕刻类型多样,向大众化、实用化的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老艺人带领下,富平石刻技艺得到复兴。

富平石刻具有民族性、人文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从题材和功能上可分为陵墓石刻、民俗石刻、宗庙石刻、记事石刻等;在造型上继承了汉唐石刻的古朴简练、大气厚重,注重精神和理想的表现;尤以碑碣镌字享誉盛名。雕刻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和线雕三大类;其工序主要有采料、取胚和刻制等,不同的雕刻类型,工序亦有所区别。技艺中一些“阴阳”“刀法”的应用和变化,全凭师傅的口传心授和匠工的潜心积累,总结出了一套工具打制、破石、打胚、过稿、雕刻的经验。

有文献可证的传承谱系始自清光绪年间的宫里镇。技艺传承具有松散性、流动性和社会性特征,多以师传,兼有家族传承。富平石刻因原材料的优质性、作品的精巧性、技艺的特殊性而影响广泛,走向全国各地。

富平石刻是艺术和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社会文化价值体现在历史、艺术、宗教、教育、经济等多个方面。保护和传承富平石刻,对于弘扬地方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增强文化自信、美化现代生活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传承人
编号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类别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05-2661
姓名
杨建明
性别
出生日期
民族
汉族
类别
传统美术
项目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富平石刻)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富平县
相关项目
编号 项目名称 类型 申报地区或单位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大足石雕)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大足区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绿松石雕)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巴林石雕)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绥德石雕)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绥德县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沅洲石雕)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菊花石雕)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泽库和日寺石刻)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泽库县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安岳石刻)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安岳县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白花石刻)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广元市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雷州石狗)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广东省雷州市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菊花石雕)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浏阳市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大冶石雕)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大冶市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方城石猴)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方城县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嘉祥石雕)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嘉祥县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掖县滑石雕刻)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莱州市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鸡血石雕)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浙江省临安市
编号
Ⅶ-56
项目名称
石雕(煤精雕刻)
类型
传统美术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