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序号:68 |
项目编号:Ⅱ-37 |
公布时间:2021(第五批) |
类别:传统音乐 |
所属地区:陕西省 |
类型:扩展项目 |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 |
保护单位:子长市文化馆 |
子长唢呐是陕北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它起源于陕北民间,兴盛于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市,主要分布于子长市全境,并辐射至周边靖边县、吴起县、志丹县、安塞区、延长县、延川县、宝塔区等地。据记载,金元时期,唢呐从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并经改造发展,又被称为“喇叭”“大吹”,明代已盛传民间。
子长唢呐为大唢呐,演奏曲目以流传于民间的传统音乐为主。一般分为喜庆乐曲和苦调乐曲。喜庆乐曲用于结婚迎亲,曲调高昂欢快、喜庆祥和,主要有《得胜回营》《大摆队》等;苦调乐曲用于丧葬或其他悲事,凄惨悲凉,如泣如诉,主要有《祭灵》《奠酒辞》等。现在使用的《哀乐》就来源于苦调乐曲。
子长唢呐既保留了传统曲牌,又巧妙吸收了民歌小调、宗教音乐和戏剧音乐的特色。它是陕北大唢呐的代表,唢呐杆长碗大,音域宽、音色美,能形成音区、音色、音量的鲜明变化,其音乐高亢、浑厚、深沉,所吹奏的乐曲舒放有致,表情达意,与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浑然一体。它鼓腮换气,可连续吹奏,持久性强,且能达到宛如流水,引人入胜的境界。子长唢呐乐队是传统的陕北军乐队,它的《大摆队》《得胜回营》等曲牌,体现出了铿锵有力的军乐特征,具有群体性、表演性,数百人可以齐奏同一首乐曲,边吹边舞,整齐统一,气势恢宏,排山倒海。长号是子长唢呐的特性乐器,更能将演奏气氛推向高潮。
子长唢呐乐队一般有2个唢呐手,1个高音,1个低音,另外还有扁鼓、小镲、乳锣乐手各1个,是以吹奏为主、打击为辅的乐队班子。后来随着演出场景的扩大化,由双人吹奏逐渐发展成十人乃至百人以上的集体演奏形式,形成了以班社、家庭、乐队为主的传承实践方式。多年来,子长唢呐人才辈出,涌现出一批吹奏高手。
子长唢呐是陕北大唢呐中传承广泛、影响力大、普及率高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实用性强,应用广泛。凡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和娱乐活动、开业庆典,唢呐演奏必不可少。它曲牌丰富,有继承,有发展,是陕西民间音乐中的“活化石”,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历史、社会、文化和艺术价值。
编号 | 项目名称 | 类型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五台八大套)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灵璧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临县大唢呐)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临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长汀公嫲吹)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福建省长汀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砀山唢呐)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安徽省宿州市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徐州鼓吹乐)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绥米唢呐)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米脂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绥米唢呐)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绥德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永城吹打)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重庆市綦江区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青山唢呐)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南省湘潭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沮水呜音)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保康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呜音喇叭)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南漳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远安呜音)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湖北省远安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邹城平派鼓吹乐)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东省邹城市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万载得胜鼓)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万载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于都唢呐公婆吹)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西省于都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杨小班鼓吹乐棚)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黑龙江省肇州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丹东鼓乐)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辽宁省丹东市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忻州市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上党八音会)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长子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上党乐户班社)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壶关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晋北鼓吹)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山西省阳高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丰宁满族吵子会)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唐山花吹)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曹妃甸区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甘肃省庆阳市 |
编号 Ⅱ-37 |
项目名称 唢呐艺术 |
类型 传统音乐 |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南省沁阳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