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4-05-07   星期二   农历三月廿九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福建篇
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创建时间:2023-11-21 10:37:00

福建

福建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中国最重要的产茶省和茶类最齐全的省份,也是中华茶文化发源地之一。近年来,福建省不断加强与茶相关的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建立了与茶相关的非遗保护体系,推动了福建茶文旅融合发展。此次申报共涉及福建省六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2006)、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2008)、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2011)、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2014)、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2021)、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2021)。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共有10道工序,环环相扣,不可或缺。在整个工艺流程中,“两晒两晾”的复式萎洞,长达8个小时的摇筛做青、发酵偏重,叶缘呈朱砂红色;“双炒双揉”;毛茶足火,最后长达7小时左右的低温久烘等,都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工艺所独有的。

图1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日光萎凋”

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

福建省安溪县产茶历史悠久,始于唐末,兴于明清而盛于现代。制作安溪铁观音,先要以晒青、凉青、摇青等方法控制和调节茶青,使之发生一系列物理、生物变化,形成“绿叶红镶边”和独特的色、香、味,再以高温杀青,制止酶的活性,最后进行揉捻和反复多次的包揉、烘焙,形成带有天然兰花香和特殊韵味的高雅茶品。

图2 代表性传承人魏月德在进行“铁观音”的“做青”

白茶制作技艺(福鼎白茶制作技艺)

福鼎白茶主产于福建省福鼎市,有“白茶之乡”的美誉,因芽头肥壮,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福鼎白茶加工沿用古法,经自然萎凋,不炒不揉,文火足干,充分利用温度和阳光,以适度的自然氧化,保留了丰富的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使得福鼎白茶具有抗炎清火、保护肝脏等效果和素雅清幽的口味。

图3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室外萎凋”

花茶制作技艺(福州茉莉花茶窖制工艺)

福州茉莉花茶源于宋,成于明,盛于清。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茉莉花在西汉传入中国,落户福州。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源于古人提取香气精油的原理。福州茉莉花茶采用烘青绿茶进行窨制,工艺即花一层茶一层重重叠叠,充分拌匀、充分通氧,让花不失生机,茶吸收新鲜的花香达到饱和状态,即为窨制。如此制茶,无论档次高低,其冲泡数回仍香气犹存。

图4 花农正在采摘茉莉花

红茶制作技艺(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

坦洋工夫茶发源于福建省福安市,其制茶过程分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步骤,先使新鲜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适度氧化,再做成有条索的红毛茶,保持芽叶完整,红色红汤。经过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分成各个级别的商品茶。

图5 坦洋工夫茶初制工艺“揉捻”

乌龙茶制作技艺(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

漳平水仙茶流传于福建省漳平市。其传统制作技艺是中国乌龙茶类中较为高超、精湛、独特的紧压制茶技艺。漳平茶农吸取了武夷岩茶和闽南水仙茶制茶原理,并根据漳平水仙茶的实际,创造出一套漳平水仙茶的独特制茶技艺。它依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看青做青”,“看天做青”。

图6 漳平水仙茶制作技艺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