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26   星期一   农历四月廿九   
四川省开展川剧名家名剧数字化保护
来源:四川省文化厅官方网站 作者:四川省艺术研究院 创建时间:2018-04-04 09:43:06

2017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地方戏曲剧种文献、资料数字化影像化保存类项目入选名单,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已故川剧名家影像资料数字化保护项目”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项目,旨在使老一辈艺术家珍贵、不可再生的经典剧目留存于世,推动四川地方戏曲薪火相传。

自2017年8月以来,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珍贵的川剧视频、音像资料进行了数字化保护和整理,包括已故川剧名家周裕祥、周企何、陈全波、陈书舫、阳友鹤5人的《御人妻》《江油关》《晏婴说楚》《金桃会》《西川图》等15部经典剧目,并对相关图片、剧本文字资料展开了编辑整理等工作。

2018年3月23日上午,已故川剧名家的亲属及传承人等就川剧名家名剧数字化保护工程进行了专家研讨。已故川剧名丑之一陈全波的弟子、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原南充市川剧团团长汪洋激动地说道:“老一辈川剧艺术家,艺术上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不可取代。通过这样的项目,他们的优秀传统剧目得以保存并一代代流传下去,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已故川剧名丑之一周裕祥弟子、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原四川省川剧院副院长任庭芳认为:“只有‘传下去’才能成为真正的经典,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这样才能保留川剧的个性和特点,才能活态传承。”参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老一辈艺术家给我们留下的遗产不应“人走戏亡”,除了数字化整理与保护,更重要的是建立在口传心授、深入戏曲人物内心世界基础上的“活态传承”。四川省艺术研究院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川剧、川江号子、四川扬琴等保护单位、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授予的“非物质文化遗传国家级传承保护研究基地”,将加大力度持续常态化地开展以川剧为代表的名家、名剧的传承、保护、创新及数字化转化工作。

编辑:杜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