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88)
机构
(0)
政策
(1)
资讯
(79)
清单
(28)
资源
(6)
学术
(62)
百科
(0)
其他
(1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
2018.08.01
论坛
提要:“抢救第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之一, 而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实施的抢救性保护,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首先,从现代化、城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亟待加强。其次,历时性地回顾了我国运用抢救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的实践,通过一些实例凸现出已取得的成效。最后,厘清抢救性保护应树立的正确理念,并紧密联系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何全方位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以及运用数字技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远古之声入耳来——访鄂伦春族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关金芳
2018.07.18
人物
关金芳在演唱鄂伦春族民歌 “我是兴安岭的鄂伦春人,我以狩猎为生……”“看这森林像大海一样,望不到边际……”60年后,关金芳几乎已经记不清儿时跟随长辈狩猎的情景,但曾祖父口中高亢圆润、悠扬婉转的鄂伦春族民歌仍清晰地镌刻在关金芳的记忆里,同时也被关金芳和她的学生们传唱着。 关金芳出生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鄂伦春族聚居村——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白银纳村。作为狩猎民族,鄂伦春人能歌善舞,他们常将诗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即兴填词,随编随唱,形成了...
查看更多
传承经典 琴韵悠长——访古琴艺术(虞山琴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朱晞
2018.06.27
人物
朱晞在弹奏古琴 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之一,古琴以其悠久的历史、深远的影响为世人所珍视。江苏常熟古琴艺术馆馆长、虞山琴派艺术工作室主任朱晞,潜心学习、研究、传承古琴艺术30多年,因其突出成绩,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自1979年起,朱晞先后跟随虞山琴派传人翁瘦苍学习古琴演奏技艺。多年来,朱晞参加了大量的演出、宣传、讲座活动,积极展示虞山派古琴艺术。“古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至今已...
查看更多
肩负传承使命 守望精神家园——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
2018.06.12
论坛
为激励全国非遗保护工作者进一步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对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50个集体和99位个人进行表彰,分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经各地申报、专家组初评、社会公示、评审委员会审议等程序,文化和旅游部日前确定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1082人。6月8...
查看更多
古琴之美在文化
2018.04.13
论坛
要真正理解古琴,就不能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悦耳动听,而要了解传统文化,对传统琴曲哲理意蕴有所领悟 随着传统艺术热逐渐升温,习琴者日渐增多,这是好事。与此同时,人们也普遍存在着对古琴的“误读”,即认为古琴是一种表演性乐器,需要登台演出。其实在古代,弹琴不仅是娱乐,更是人们借以修身养性、陶冶精神的生活方式。因此社会对琴人要求很高:除要求演奏者具有高超演奏技术外,还要具备高度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 以古琴演奏动作来说,要求“弹欲断弦、按欲入木”,但“用力不觉...
查看更多
民间乐种的文化自觉
2018.03.09
论坛
去年,由文化部、海南省政府主办了第二届全国民间乐种展演,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175支代表队参加,报送曲目共340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参演规模最大、乐种代表队最多、报送曲目最全的一次全国民间乐种展评活动。根据展演情况分析,我们了解到当代民间乐种组合形式在社会中的基本风貌,民间乐种在全国各地流传的基本分布态势。民间乐种继承应该遵循艺术规律 民间乐种是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原始生态遗存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
查看更多
蒙古族长调民歌也需创新性传承发展
2018.01.22
专题报道
长调歌手孟克巴特尔演唱潮尔长调民歌(摄影:其力木格) 原标题:蒙古族长调民歌论坛在京举办,学者认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需创新性传承发展1月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内蒙古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学科调查研究”课题组承办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论坛暨都兰长调作品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中蒙专家、学者围绕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乐特征、保护、传承与发展的主题,阐述了音乐理论及非遗保护方面的观点,提出了有益建议。 有学者谈及长调传承现状时...
查看更多
喇叭声里乡情厚 生存环境令人忧——访安徽周家喇叭班
2018.01.19
专题报道
周家班在北京朝阳区高碑店村一家4S店排练 近日,《中国元气·周家班》鼓乐班音乐会在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北京正乙祠戏楼上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参与演出的周家班弟子也格外投入,个个大汗淋漓、衣服尽湿。直至演出结束,观众也没有散场的意思,为了回馈现场观众的热烈,周家班又加演了《打枣》、拉魂腔(即柳琴戏)、《百鸟朝凤》三首曲目。 周家班在民间又称周家喇叭班、周家鼓乐班、菠林喇叭,是以安徽灵璧尹集菠林村的周氏族人为乐手成员组成的中国民间红白喜事乐班。自清...
查看更多
福建泉州南音世家:百余年的坚守传承
2017.11.28
人物
郑芳卉(左二)与学生同台演出。 受访者供图“古曲千年唱未休,管弦韵美出泉州……”在2017年10月底举行的福建省第二届曲艺“丹桂奖”决赛现场,泉州鲤城区泉州南音研究社的21名演员登台演奏一曲《古韵薪传》,讲述了泉州南音人世代传承的故事。该作品由福建省南音非遗传承人、鲤城区泉州南音研究社社长郑芳卉编排,不仅奏出南音之美,更是郑芳卉家族传承南音的真实写照。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古音乐,有“
中国音乐
史上的活化石”之称...
查看更多
关于管平湖,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2017.11.14
人物
一个人的日后成就,往往是从徘徊中走出来的,甚至可能把大部分生命用在与终极目标完全不同的试探中。一开始没找准路,东撞一头西撞一头,却也是一个人认清自己的必要成本,是最终选择和确定方向的前提。东奔西投,才知道哪条道走不通,哪条道走得通。于是,有了后来迈开大步的直行。是什么让管平湖的人生蜕变,从两头不著岸的游弋,幡然回身,再无他顾,一路迈上现代“琴圣” 的“头把交椅”?管平湖的老师很多。1923年,他到苏州天平山,遇福建武夷山琴家悟澄和尚,学习“武彝山人”指法及...
查看更多
1
8
9
10
11
12
1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