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0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十七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张明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5月生,湖北省孝感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湖北大鼓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考入武汉市曲艺队,师承陈谦闻。继承了湖北大鼓“南路子”流派传统,善于运用贴近市民生活的唱段,吸收楚剧、小品、流行音乐等艺术元素,融汇黄梅戏、通俗歌曲,加入电声
乐器
、伴唱、伴舞等形式,对湖北大鼓的当代演出形式进行探索尝试。代表作有《亲生的儿子闹洞房》《如此媳妇》《农家乐》《找家家》等。曾录制湖北大鼓盒式音带近五十盘,三次赴台湾地区交流演出...
查看更多
李仁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6年2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弹词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得艺于评话王少堂、清曲王万青、弹词张慧祥。其齿音、嗓音、喉音等基本功扎实,说表细腻,层次清晰,角色分明,功底深厚。从20世纪60年代起,改革音乐唱腔、作曲、表演,对扬州弹词的“单档”演出贡献较大。擅长作曲、改编创作书目,自创自编自演。此外,还精通琵琶、三弦等
乐器
演奏。代表作有《落金扇》《审刁案》《珍珠塔》等。注重传承,执教于扬州文化艺术学校。200...
查看更多
布比玛丽·贾合甫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哈萨克族,1933年2月生,2010年9月去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萨克族阿依特斯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父亲学习冬不拉弹奏技法,14岁时与阿肯哈瓦尼对唱,成为阿肯弹唱者。口才出众,应变能力和即兴创编能力强,
乐器
演奏技法娴熟、节奏感强,极具感染力。连续多年参加阿依特斯弹唱活动,获名誉奖、功勋奖、个人表演奖等奖项。致力于弹唱表演、人才培养、文学创作等工作数十年,培养了一批传承人,出版了《诗歌征途》《生命之花...
查看更多
普文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70年1月生,云南省大姚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剧代表性传承人。从小随父亲普国东学习彝族歌舞表演及民族
乐器
演奏,10多岁就能熟练演唱、演奏,后得到彝剧老艺人杨森的指导,系统学习彝剧表演技巧,全面地掌握了彝剧的表演、唱段,成为彝剧的主要演员和组织者。自编、自导、自演的彝族小戏旋律优美动听,备受当地群众青睐。多次参加文艺会演,在小彝剧《伙子村长》《百草岭组合》中饰演村长,分别获表演一等奖和表演奖。参演的《火塘边的梅葛》获云南省群众文...
查看更多
何满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10月生,陕西省大荔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州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同州梆子作曲家。1981年考入大荔县碗碗腔训练班学艺。1986年进入大荔县剧团工作至今。虚心好学,刻苦钻研,熟练掌握了板胡、二胡、硬弦、月琴等多种
乐器
的演奏技巧。2009年,组织排演的同州梆子《渭水河》《辕门斩子》先后参加了渭南市民间艺术展演和渭南市“迎新春、闹元宵”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为多部剧目作曲,其中《巾帼魂》的作曲获陕西省“易发杯”青年演员大赛剧目...
查看更多
陈先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3月生,贵州省平坝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顺地戏代表性传承人。8岁时与陈先章等人开始学习地戏唱腔,后又先后向前辈杨锡成、王周贤学习动作和地戏基本原理。20世纪80年代,已熟练掌握剧中老将、少将、文将、武将、女将等人物的动作、唱腔等。从2001年起在天龙旅游公司演出,向地戏学员和地戏爱好者传授地戏唱腔、动作等各种技艺,现已有徒弟四十余人,并在安顺天龙少儿地戏队成立后被当地文化部门聘为顾问,有“神头王”的美誉。收藏有地戏面具近...
查看更多
杨朝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3月生,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仡佬族傩戏)代表性传承人。仡佬族傩戏第九代传人。自1986年从事傩戏表演以来,苦练傩戏唱腔“九板十三腔”,对傩戏特有的罡步也踩得很准。擅长演奏各种傩戏
乐器
,能熟练运用师刀、牛角、海螺、月斧、关刀、竹卦等傩戏法器,擅长表演山王、二郎、将军、土地等多个角色。注重搜集自古传承的科仪本、剧本等宝贵资料,并汇集成册,珍藏有数十面傩面具以及各种法器、神案等必备的道具等。现持有...
查看更多
邓玉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土家族,1941年8月生,湖北省恩施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傩戏(恩施傩戏)代表性传承人。1957年开始学习傩戏,先后师从老艺人邓超祥、邓超海、梅云卿。1959年正式登台演出,1980年组建红土乡大河沟村傩戏表演团。从艺六十余年,熟练掌握了傩戏正八出和斜八出全套内容,无论是约十五万字的大、小剧本,还是生、旦、净、丑各个表演行当,以及三十余种傩戏唱腔,均熟记于心、样样在行,且动作古朴粗犷、变化性强,戏剧表演功力深厚。精通锣、鼓、钹、唢呐等各种...
查看更多
蒋桂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0年8月生,浙江省诸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乱弹(诸暨西路乱弹)代表性传承人。13岁入诸暨西路乱弹艺术团,师从老艺人金红满,攻花旦。扮相俊秀,嗓音甜美,音域宽广,善于刻画人物,为诸暨西路乱弹的主要演员和代表性人物。代表作有《双阳公主追狄青》《三请樊梨花》《穆桂英挂帅》《双贵图》《九件衣》等。1969年剧团解散后分配到印刷厂工作,仍坚守西路乱弹事业。1994年退休后全身心投入到乱弹艺术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工作中,收集整理剧目、曲牌...
查看更多
高一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8月生,江苏省靖江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作曲。7岁随著名老生陈秀华学戏。13岁拜赵继羹(世称赵喇嘛)为师,改学京胡。17岁起登台操琴演出。后又拜著名琴师黎秋觉为师,跟随王瑞芝学习余派唱腔达十年之久。退休后在上海戏曲学校和上海音乐学院任教,有数十年丰富的教学经验。能精准掌握京剧各流派的演唱特点和京剧音乐
乐器
个性,同时注重把握剧情与人物的音乐形象。设计的唱腔既不失传统韵味,又追求时代审美趋向,涉及题材...
查看更多
1
119
120
121
122
123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