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0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十七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刘世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0年4月生,青海省西宁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海越弦代表性传承人。16岁开始学唱青海越弦,师从刘成虎。其演唱慷慨激昂、流畅优美、顿挫有力、韵味独特、字正腔圆、舞台感染力强,具有独特的风格,深受群众的喜爱。在演唱的同时学习器乐演奏,能熟练掌握三弦、板胡等
乐器
演奏技艺。曾多次代表青海省参加全国戏曲、曲艺类展演并获奖,创作有《近亲害》《我要去展演》等作品。
查看更多
陈祥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9月生,浙江省宁波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明南词代表性传承人。12岁考入宁波市戏曲学校曲艺班,学唱四明南词,兼学扬琴伴奏,师承柴彬章、俞长寿。熟练掌握四明南词演唱及
乐器
伴奏技艺,尤以扬琴见长,有“死谱活奏”的绝技。编撰出版专著两部,搜集保存了一批珍贵曲种资料。组织演出队开展传承活动,擅长演出《珍珠塔》《玉蜻蜓》等传统书目。在学校开班授艺,培养了青少年表演骨干。2009年被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厅等机构评为首批浙江省...
查看更多
叶莉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5月生,江苏省常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小热昏代表性传承人。常州小热昏第四代传人。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擅长扬琴、手风琴等多种
乐器
,母亲也能歌善舞。因从小耳濡目染,14岁就能熟练演奏手风琴,并参加了上海的流动说唱队,后师从常州小热昏名师包云飞,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从艺经历。其艺术修养丰厚,基本功扎实,在师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多年来积极投身常州小热昏项目的保护传承和传播活动,常年在各地演出、开设讲座,开办小热昏...
查看更多
何淑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6年10月生,山东省郓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1963年考入郓城县曲艺队,开始学习山东琴书。1964年在郓城县文化馆组织的曲牌挖掘培训班学习。1969年跟随李素云学习。其演唱咬字真切,稳重大方,声情并茂,富于变化。熟练掌握五种伴奏
乐器
的演奏技巧,还积极进行曲目创作。其作品《女饲养员》《千里送暖》《俺的新家》等多次在全国、全省获奖。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山东琴书的传承和发展。从1997年起,先后培养了多名山东...
查看更多
王振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12月生,山东省鄄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琴书代表性传承人。13岁师从史思端学习山东琴书的演唱及
乐器
伴奏。1963年加入鄄城县化妆坠子剧团,1971年加入鄄城县曲艺队,1976年调入菏泽地区曲艺队。其嗓音条件好,加上刻苦钻研,因此在琴书演唱和
乐器
伴奏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曾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代表作有《断桥》《水漫金山》《梁山脚下》《大林还家》《好事多多》等。从业数十年,坚持演出和培养学员,先后教授出毕美、孔鲁顺等南路...
查看更多
刘钧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4月生,青海省西宁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海平弦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喜爱青海地方曲艺,14岁开始随姨夫伊家隆学习青海平弦,随后跟马兆禄学习青海平弦、平弦小点和其他青海地方曲艺的演唱以及扬琴、板胡、二胡等
乐器
的伴奏技巧。演唱婉转细腻、韵味十足、情感真挚、音色圆润。创作了《大饯别》《回十里》《走马荐诸葛》《夏景》等数十首曲艺唱段。所创作的曲艺音乐作品陆续发表在《青海文化》《西宁晚报》等报刊中。2007年被青海省文化厅聘为青海省非...
查看更多
黄吉森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3年4月生,重庆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车灯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自幼受父亲熏陶,唱花鼓、金钱板。1953年考入重庆曲艺队当学员,拜师唐心林学习车灯。继承了唐派的演唱技艺,基本功扎实,在车灯表演中充分发挥了练、唱、坐、打的艺术特点,唱腔圆润、刚柔相济。除车灯外,还拜师学习了二胡、琵琶、三弦等
乐器
,且技艺不俗,在曲艺词曲的推陈出新上还有独到的见解和创新。代表作有《懒汉与鸡蛋》《人造卫星闹天宫》等。
查看更多
华国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7年8月生,四川省万县(今重庆市万州区)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川竹琴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16岁师从四川竹琴名艺人杨裕国学艺,出师正式登台演出后很快成为当时下川东(今渝东地区)名角。唱腔优美、字正腔圆,对传统四川竹琴的“九板十三腔”掌握娴熟。对唱腔和表演进行革新,改坐唱为走唱加表演,将单人演出加上民乐伴奏,改革竹琴
乐器
,使其既能作打击乐伴奏,又能做道具使用。对竹琴艺术全面创新,将四川竹琴带到了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代表作有...
查看更多
魏云彩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3月生,江苏省徐州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徐州琴书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作为徐州琴书“柴门”第十八代传人,从小受民间艺人影响,喜欢琴书这门地方曲艺。1981年拜琴书老艺人杨士喜、崔文保为师,深得二人真传。同时又获师叔、师姐等前辈艺人传教,技艺大增。在演唱、表演及
乐器
伴奏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代表曲目有《两样心肠》《猪八戒拱地》《刘邦还乡》等。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曲艺大赛并获大奖。在提高自身技...
查看更多
王俊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7月生,山西省襄垣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襄垣鼓书代表性传承人。14岁参加县曲艺盲宣队,先学河南坠子,出师后又随著名鼓书艺人董才元学习襄垣鼓书,17岁开始领班演出。技艺全面,既能说书,又能唱戏,还可以熟练演奏管弦及打击
乐器
。表演方式丰富多样,唱腔曲调丰富多变,擅长的书目有《徐公案》《五女兴唐传》《清烈传》《雷保童投亲》等。多年来致力于传习、实践,带出十余名弟子,其中有四人正式拜师,现已成为知名鼓书艺人。用盲文从事鼓书的整理工...
查看更多
1
118
119
120
121
122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