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0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十七   
搜索
张庆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4月生,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信俗(同心莲花山青苗水会)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喜欢音乐,自学笛子、二胡、扬琴、板胡、手风琴等乐器。1983年跟随父亲学习青苗水会音乐,掌握单曲道教乐曲“三嚷嚷”的演奏。1985年至1989年参加莲花山青苗水会,跟随赵世平学习青苗水会的仪规。1996年恢复了古取水程序,还将关煞取水偈语、献水神赞等内容整理汇集成三本毛笔手抄本。丰富道教音乐“三嚷嚷”演奏,增加了《担水曲》等五首...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49年11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麦盖提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维吾尔刀郎麦西热甫代表性传承人。青年时拜师学艺,熟练掌握麦西热甫活动中的整套技艺、规则。多才多艺,不仅会表演麦西热甫,还会演奏刀郎手鼓、刀郎热瓦普、卡龙琴等刀郎麦西热甫不可缺少的乐器,鼓、弹、唱、跳等技能精湛高超,民族和地方特色浓郁,充分体现出麦西热甫传统文化精髓。曾应邀参加国家、自治区各类文艺晚会,并多次获奖,在同行和群众中有很大影响力。在三十余年的传承生涯中,共...
查看更多
俸传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傣族,1941年4月生,云南省临沧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傣族象脚鼓制作技师。自幼喜爱各种传统乐器,37岁跟随师傅俸传金学习制作象脚鼓,还到傣乡孟定全面深入学习象脚鼓制作技艺,是当地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第三代传人。从艺四十年间,全面掌握傣族象脚鼓制作技艺,尤其是在象脚鼓内部镂空打磨、外部凿刻打磨、吉祥物雕刻、鼓面蒙制、彩绘装饰、编制技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制作的象脚鼓美观、大方、实用,音域...
查看更多
潘柔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48年9月生,贵州省凯里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苗族芦笙制作技师。从小喜爱吹奏芦笙且技艺超群。17岁开始学习制作苗族芦笙,擅长传统六管芦笙的制作,制作苗族传统芦笙工艺精致、美观大方,音色、音质纯正,声音洪亮,经久耐用,受到师辈和父老乡亲的一致好评,还能制作芒筒、高排芦笙。制作的芦笙除满足本地需求外,还销往广西、云南、深圳等地及德国、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
查看更多
蔡志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7月生,福建省漳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第十三代传人。1977年起随祖父蔡龙潭学习传统制鼓技艺,熟练掌握了鼓身、鼓皮、蒙鼓的全部制作技艺,能灵活使用各类制鼓工具。制作的蔡福美鼓做工精细、鼓声纯正、美观耐用,深受大众的喜爱与好评。同时,保留了龙船鼓和跳嘉冠印章等精品古制鼓和制作工具,对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技艺的保存与建档起到一定作用。此外,还致力于传...
查看更多
高占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7年2月生,2021年10月去世,江苏省靖江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技师。师承父亲高双庆学习琵琶的制作,后转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主要制作琵琶。20世纪60年代初,带领的琵琶研发团队在琵琶面板内设置了一对倒八字音条,使琵琶的声学品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制作的琵琶外形美观、手感舒适,发音明亮清脆、宽厚响荡。著名琵琶演奏家卫仲乐、林石城、刘德海等都用过其制作的琵琶。撰写的《琵琶...
查看更多
赵基德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朝鲜族,1940年5月生,吉林省延吉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师。1959年开始系统学习音乐理论和乐器演奏知识。1985年进入乐器厂,师从金季凤学习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通过寻访民间艺人和散落在民间的乐器,掌握三十多种朝鲜族乐器的制作方法,在伽倻琴装饰、琴弦改良、鼓身改良、引入标准化制作乐器模式等方面具有较高造诣。抢救和挖掘了传统桐木原桶长鼓和相关系列产品二十多种,在国...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52年5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祖上三代从事民族乐器制作和演奏,6岁起跟随父亲学习。酷爱维吾尔族乐器制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技艺磨砺,娴熟掌握都塔尔、热瓦甫等多种维吾尔族乐器的制作技艺。所制乐器均由手工完成,工艺考究,表面光滑,色泽均匀,胶合牢固无痕,相品排列整齐,音色清脆,音域宽广,广受欢迎。建有民族乐器制作工坊,培养徒弟五十余名。推陈出新,将共鸣...
查看更多
金季凤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朝鲜族,1937年2月生,2016年10月去世,吉林省延吉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乐器制作技艺(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朝鲜族民族乐器制作技师。自幼在父亲的影响下爱上朝鲜族乐器制作,1958年进入延吉市军烈属服务社乐器车间任车间主任,开始学习制作民族乐器的技艺。1974年,被任命为延吉市朝鲜族乐器厂厂长,先后挖掘和开发了二十多种乐器。2009年,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
查看更多
区均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10月生,澳门特别行政区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音说唱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学习粤曲,20世纪80年代开始钻研南音,师承南音瞽师刘就,学习银娇、杜焕等前辈的唱法唱功,结合自己沉稳的声线和演绎方式,将谋生艰难的经历和个人情感注入其中,表现出苍凉沉郁的个人风格。录制过多张南音唱片,如《南音精选》《区均祥地水南音集》等。精于演奏各类曲艺伴奏乐器,改编和创作南音曲词。1995年成立区均祥粤剧曲艺社,坚持教授和推广南音。长期参与院校演出...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