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廿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921)
机构
(0)
政策
(9)
资讯
(640)
清单
(911)
资源
(80)
学术
(230)
百科
(0)
其他
(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上合组织非遗夏令营:10国24位非遗传承人京城斗技
2017.08.14
其他新闻
8月12日下午,“魅力非遗——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夏令营·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体验”活动在北京开营。本次活动由文化部外联局、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北京市文化局、贵州省文化厅主办,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城区文委、天桥艺术中心、中国文化国际行社承办,来自10个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和对话伙伴国的24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将在北京和贵州参加为期一周的夏令营。文化部外联局局长谢金英、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庞微出席开营仪式并致辞,西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郁治、上海合作...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实践国际研讨会暨暑校专题讲座之七: 美国心腹地带的民歌提琴表演...
2017.08.11
论坛
提琴乐(fiddlemusic)作为一种传统的社区音乐,主要集中在美国中西部的家庭农场和小城镇所构成的乡村场所,其主要的曲调结构被称为“士兵的喜悦”(SoldiersJoy),有A,B和AABB三种。这三种结构的重复演奏组成了旋律优美的小提琴曲。 四位提琴手的经历可以展现出提琴乐的源起、发展、变迁与传承。他们分别是:1)丹尼尔•艾美特DANIELDECATOREMMETT(1813-1904);2)斯诺登一家SNOWDENFAMILY(1850-19...
查看更多
内蒙古传承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草原的歌声生了根
2017.08.08
专题报道
守望相助七十载 壮美亮丽内蒙古一声蒙古长调响起,悠扬而空灵,高潮部分,男女声合唱,如天籁之音,让听者仿佛置身广阔无垠的草原上。这用人声代替
乐器
伴唱而形成的美妙和声,就是蒙古族独有的多声部演唱方式“潮尔道”。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年逾古稀的“潮尔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芒来,正在乌兰牧骑排练中心教授学员。“‘潮尔道’是由两人或多人多声部合唱才能产生的悠扬旋律,其高声部就是著名的蒙古长调,低声部则是一种被称为‘潮尔’的中低音伴唱形式。‘潮尔’以喉...
查看更多
梨园世家苦守非遗30载 鼓书声声只为传承
2017.08.08
人物
张君丽在表演梨花大鼓。(摄影:刘飞)“头一炮把那辣椒打了一个血点红;二一炮打中了白莲藕,打得藕瓜净窟窿,打得面瓜咧着个嘴;把西瓜打了一个满肚红;打得丝瓜上了吊;把那茄子打了一个紫烂青……”在河北威县艺术团的演练室内,张君丽一曲字正腔圆,清脆美妙的梨花大鼓《大闹菜园》,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我们家也算是梨园世家了吧。”说起和梨花大鼓的缘分,张君丽笑着说,张君丽是威县常屯乡横河村人,她姨母是著名梨花大鼓表演艺术家孙金枝。梨花大鼓是河北南部地区独有的鼓...
查看更多
浅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西文场的数字化采集经验
2017.08.01
专题报道
江浙一带的说唱艺术和“明清俗曲”流传到广西以后,逐步与桂林一带的方言和民间音乐相融合,到了清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曲种——广西文场,几百年来,在桂林大地上传唱。图1 陈秀芬、诸葛济演出《五娘上京》为使这颗“曲艺宝库中的明珠”得到更好的保护,完成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任务,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工作组,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广西文场开展数字化专项采集工作。工作组历时数月,对广西文场的不同表演形态、代表性传承人、唱腔曲牌、文...
查看更多
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
2017.07.10
论坛
2016年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2015年12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明确了国家发展战略及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十三五”规划,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力的现状认知更加明确,各项工作思路更为清晰。 2016年,在国际层面,“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
查看更多
香港“非遗保护”融汇传统 特色起航
2017.07.03
专题报道
香港非遗保护现有成就 在中央政府和国家文化部的大力支持下,截至目前,香港共有1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3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1、粤剧 2、凉茶 3、长洲太平清醮 4、大澳端午龙舟游涌 5、香港潮人盂兰胜会 6、大坑舞火龙 7、古琴艺术(斲琴技艺)(斲[zhuó],古同“斫”) 8、全真道堂科仪音乐 9、西贡坑口客家舞麒麟 10、黄大仙信俗 2009年粤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香港引...
查看更多
西北民间艺术瑰宝:花儿与花儿会
2017.06.29
10周年媒体报道
图1 宁夏固原西海子民间花儿歌会(摄影:冯小媛) 图2 青海贵德六月六滴水崖花儿会(摄影:青措) 花儿是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人们除了平常在田间劳动、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兴漫唱之外,每年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民...
查看更多
西北民间艺术瑰宝:花儿与花儿会
2017.06.29
专题报道
图1 宁夏固原西海子民间花儿歌会(摄影:冯小媛)图2 青海贵德六月六滴水崖花儿会(摄影:青措)花儿是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人们除了平常在田间劳动、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兴漫唱之外,每年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民歌竞唱活动——花儿会。花儿会也称“唱山”,具有多民族文化交流与情感...
查看更多
西藏首个原生态藏民族音乐数据库建立
2017.06.26
其他新闻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西藏民族音乐艺术,日前,西藏首个原生态藏民族音乐数据库建立,目前收录了文成公主音乐、格萨尔音乐及本土歌手的原创音乐等5000余首。下一步西藏将展开对民间音乐、宫廷音乐、藏戏及宗教音乐的系统采集、整理及数字化工作,不断充实数据库内容。 西藏的民间音乐品种繁多,蕴藏量极为丰富,但整理出版的音频、视频比较零散,尚不成系统。“西藏民间音乐的传承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为主,部分音乐面临失传危险。原生态藏民族音乐数据库的建立,不仅对传统艺术进行保护传...
查看更多
1
141
142
143
144
145
193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