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廿三   
搜索
专题报道
叶少兰、孟广禄主演的京剧“像音像”剧目《壮别》录制现场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数字化保存和传播。”这是继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实施中国京剧像音像集萃计划”和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要求“做好京剧‘像音像’工作”之后,中央层面关于“像音像”工作的第...
查看更多
傣族泼水节
2017.04.13
专题报道
图1 热闹的泼水节场面图2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一、历史渊源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比迈”(意为新年),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前后十天左右)举行。西双版纳德宏地区的傣族又称此节日为“尚罕”和“尚键”,两名称均源于梵语,意为周转、变更和转移,指太阳已经在黄道十二宫运转一周开始向新的一年过渡。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过这一节日。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泼水节为傣族的新年,它起源于印度,曾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
查看更多
论坛
昆曲《春江花月夜》海报  资料图片昆曲的创新是个难题。只因为它太精微、太极致、太细腻、太成熟。越深入昆曲,越觉得它绝对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敬畏的戏剧形态,但遗憾的是,不是越精湛的艺术,就一定受大众拥趸。每个时代的昆曲人都试图通过不同的选择来让昆曲更加充满活力,更适应它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在它源起时昆山腔选择了文人;在它即将衰落时以折子戏与“花部”争胜,又是一次对民间艺人的选择;甚至于在发展过程中最初以文人清唱为主的“曲”渐渐选择了更靠近民间的“戏”等等。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旧俗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祭祀祖先,“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后汉书·礼仪志上》)。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每年的三月三日,不再进行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种临水宴宾、郊外踏青游春的活动。杜甫在《丽人行》诗中描绘“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就是唐朝“三月三上巳节”风俗的写照。相传“三月三”是黄帝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艺术家叶少兰(右)、孟广禄(左)主演的京剧“像音像”《壮别》艺术家王冠丽主演的评剧“像音像”《珍珠衫》  很多伟大的文艺作品因时代的原因、技术条件的限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今人仅能从文字中寻得只言片语,未能见其真身。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继戏曲“音配像”工程之后,又一个宏伟的文化工程——戏曲“像音像”工程正在向全国推开。    戏曲“像音像”工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列入中共中央办公厅...
查看更多
人物
2012年11月25日,以“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传统音乐的保护意识和推进人类音乐文明的多元化发展”为宗旨而设立的世界性奖项“太极传统音乐奖” 首届颁奖盛典在京隆重举行,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河北省固安县屈家营村“音乐会”的林中树就是该奖项四位获奖者之一(其它三位分别是西方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布鲁诺·内特尔、印度著名西塔尔琴大师拉维香卡、青春版《牡丹亭》主持制作人白先勇,其中拉维香卡获奖后不久即于2012年12月12日去世)。 该奖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茸芭莘那演出现场本报记者(摄影:孟祥宁)  作为《星光大道》 2006年度总决赛冠军,从云南大山里走出来的普米族青年歌唱家茸芭莘那早已为大家所熟知。从她的服饰上,你会嗅到大山野花的清香,从她的笑脸上,你会看到彩云之角那一抹飞霞。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 5年来她一直致力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并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对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对我国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文字保护等提案,今年两会上,茸芭莘那作为第一提案人,同其他27位人口较少民族委员联...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平均年龄71岁的渭南皮影表演团的老艺人们每天依然坚持为游客演出渭南皮影融戏剧、文学、音乐、美术于一体,在灯影间演绎了无数动人的故事皮影表演者至少要掌握、操作3至4种乐器,才能演出一台精彩的皮影戏  1月19日,渭南皮影表演团在江苏南京与天才少年谢超东、音乐天王周杰伦等同台录制的《最强大脑》节目中展现了传统皮影艺术古朴精湛的独特魅力,节目播出后随即获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渭南皮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传承发展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有着2000余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今年12岁的麦尔丹·艾力是乌鲁木齐39小学的学生,经过两年学习,他已可熟练地弹奏热瓦普(维吾尔族弹弦乐器,木卡姆伴奏乐器之一)。  麦尔丹·艾力说:“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而且热瓦普音色明亮,很好听。”  两年前,麦尔丹·艾力加入了学校的“十二木卡姆乐团”,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两小时是他的练习时间。“我不仅学会了热瓦普弹奏,还会弹奏都塔尔、弹布尔、艾捷克(木卡姆伴奏的乐器)。”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诗、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古典音乐综合艺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高高的乌蒙山,美丽的水西女,爱唱着水西谣,等待着回家的人。古老的幕俄格,出征的男人们,爱唱着水西谣,想起了梦中的她。走过了千万里路哦,唱过了千万支歌,抵不上唱一句思念的水西谣……”     3月2日,在深圳举行的《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彝族歌手奥杰阿格的《水西谣》听醉了国内外嘉宾。   音乐无界,艺术无界,文化无界。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