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84)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404)
清单
(21)
资源
(135)
学术
(115)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粤人重巧夕,灯火到天明
2018.08.23
专题报道
广州市民在祠堂观赏巧姐们制作的手工艺品 编者按:今年七夕节期间,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开展了七夕节体验式采访活动,本报记者分赴甘肃省西和县、山东省沂源县、广东省广州市进行实地探访,体验了当地独特的七夕节俗,感受到了地方文化传统的多样性。在甘肃西和,姐妹们载歌载舞,祭祀祈福;在山东沂源,牛郎织女景区人流如织,人们触摸到爱情的温度;在广州市,人们摆七娘、拜七娘,向仙人祈求的内容已从乞缘、乞巧扩展到乞福。通过三地四天的探访,记者最直接的感受是在各...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
(三)特种邮票首发
2018.08.17
要闻
2018年8月7日时值立秋,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与北京邮政公司联合首发“
二十四节气
(三)特种邮票”,这是继2015年春、2016年夏
二十四节气
(一)、(二)特种邮票首发后的又一次联合首发。 作为“
二十四节气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传承工作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致力于保护、研究和传承“
二十四节气
”等优秀农业文化遗产,努力推动全社会参与保护。
二十四节气
特种邮票设计,依照四季的概念,分春、夏、秋、冬四组,每组六枚,呈扇形排列,邮票...
查看更多
苗族赶秋
2018.08.07
专题报道
图1 苗族赶秋活动现场苗族赶秋,苗语“交秋”,汉语又叫“苗族赶秋节”,是苗族欢庆丰收的节日,也是苗族青年男女进行社交的节日。原由村寨轮流举办,现多由乡镇或者县区举办,秋场设在“立秋”这天的墟场点。秋日来临,收获在望,欢庆丰收,古来有云。赶秋之日,十里八乡、四村五寨都要组织队伍参加,人们放下手中的活、卸下肩上的担,穿着华丽、鲜艳的苗族服装,数万余众前前后后、来来往往游行于秋场。苗族赶秋集歌舞、祭祀、体育、娱乐于一体,集中展现了苗族的宗教文化和民俗传统文化。随...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
的当代价值
2018.08.07
论坛
2016年11月,“
二十四节气
——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自此,
二十四节气
的保护和传承就成为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日,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今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彰显了节气的当代价值。具体而言,
二十四节气
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时间标记和时季转换的提示意义。
二十四节气
首先是一种计时方式,是中国人将一回归年划为24份并分别给...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14期
2018.07.30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4期:2018年7月16日—7月29日 本期信息一览: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
查看更多
漫画绘本《
二十四节气
》正式出版发行
2018.07.23
要闻
由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出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农业博物馆联合编审的原创漫画绘本《
二十四节气
》正式出版发行。《
二十四节气
》全套书共4册,以春、夏、秋、冬各自独立成册。以轻松易懂的漫画形式向读者详细介绍了
二十四节气
,整本书以“天”、“地”、“人”为中心展开。“天”代表天体,太阳运行情况、气候特点等。“地”代表物候特征,包含动物活动与植物生长情况、农时农耕等。“人”代表中国各地不同地域节气习俗民俗、以人为中心的饮食养生规律与文人体验到节气变化有感而...
查看更多
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抢救保护——3年来227位高龄国家非遗传承人的技艺和记忆得到留存
2018.07.12
专题报道
贵州省从江县小黄村,侗族大歌代表性传承人潘萨银花在传习所中教小朋友学唱侗族大歌。赖鑫琳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河南省开封市朱仙镇,年画艺人尹国全在晾晒年画。新华社发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聘请民间师资到校开设“非遗学堂”,丰富中小学生文化生活,促进非遗技艺代代相传。图为学生们在弹唱侗族琵琶歌。新华社发藏族碉楼 张波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杨氏家庭泥塑技艺,自清朝道光年间发展到杨栖鹤老人这儿已是第五代了,其作品色彩沉稳华丽,处处精工细雕,惟妙惟肖。但老人已进...
查看更多
雒树刚部长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
2018.07.10
论坛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 雒树刚 (2018年6月8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各位专家、学者: 明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在这里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座谈活动,具有特殊意义。首先,我代表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向受表彰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
查看更多
非遗传播:怎样凝聚关注的力量
2018.07.10
专题报道
图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琵琶歌(新华社发)对非遗,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消费环境,让传承人有尊严、有收入,非遗才能重现活力和生机,才能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支持,中国传媒大学承办的“2018非遗传播专题研讨”,专家学者和媒体人士共同为非遗传播“定弦定调”。理念:传承和传播“双轮驱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央视推出一台别开生面的“非遗公开课”:以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中的...
查看更多
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在京举办
2018.07.03
要闻
日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腾讯QQ浏览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和UXPA中国(用户体验专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非遗创新设计大赛在北京举办。 此次大赛自3月开赛以来,以入校宣讲的形式向全国各地大学生传递了非遗创新的设计理念与目标,吸引了各地大学生踊跃报名,共有600余只团队、3000余位同学报名参加了此次大赛。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湖南大学等30余所院校以及腾讯、网易、京东等互联网公司的50余位资深教师...
查看更多
1
46
47
48
49
50
6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