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90)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409)
清单
(21)
资源
(135)
学术
(116)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让广府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2019.02.18
专题报道
锣鼓声声,人头攒动。在黄埔区小坑村,原汁原味的广式醒狮迎新年活动热闹上演。这也标志着,由广州市非遗中心打造的2019“非遗课来了”系列公益课程正式启动,36道风格各异的“非遗”大餐将贯穿全年。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作为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储量”丰富。“三雕一彩一绣”、粤剧、粤曲、广东醒狮、广东音乐、西关打铜、粤语讲古、沙湾飘色、凉茶、咸水歌……在广州这座岭南文化中心地,经千百年来孕育、沉淀出的非遗精品,数量大、种类多...
查看更多
2019年民俗年历
2018.12.28
专题报道
编者按:2019年就要到了,你的日历准备好了吗?贴心的民俗君为大家准备了充满节日情怀的民俗年历。“2019年民俗年历”继续以传统节日为主题,汇集了我国目前现存的、较为公认的、范围较广的、影响较大的和特色较显著的民俗节日。2019年,翻看民俗年历,与民俗君一起,数着日子过节。民俗君自知能力有限,缺漏之处,欢迎读者补充。不当之处,还望读者批评。2019年民俗年历2019/1/1-1/31 元旦 1月1日 (农历十一月廿六)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
查看更多
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培训班在贵阳开班
2018.12.19
地方新闻
12月18日,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培训班在贵阳开班,来自省内各市(州)、县(区)的130余名“非遗”保护工作者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班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和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研究中心承办。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黄昌祥,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原副司长马盛德,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李安鹏出席开班仪式。开班仪式由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
查看更多
农历
二十四节气
(壮族霜降节)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壮族霜降节是壮族节令民俗活动,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天等、大新、德保、靖西、那坡等县,尤其以天等县较为典型。壮族霜降节在每年农历霜降后的9天内举行,每年参加人数有数万人之多。 壮族霜降节依托于壮族稻作文化,最初是壮族民众酬谢自然、庆祝丰收的一种形式,表达祈盼五谷丰登的良好愿望。明代嘉靖年间,壮族霜降节又融入了纪念民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的内容,颂扬瓦氏夫人率领将士打击倭寇的英雄事迹,传授民族历史知识,宣扬保卫家园、谋求平安的民族精神。清代,壮族霜降节进入鼎盛...
查看更多
农历
二十四节气
(苗族赶秋)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苗族赶秋,又叫“苗族赶秋节”,是苗族人民在立秋时节欢庆秋收和青年男女社交的重大传统节日,集中展现了苗族的宗教文化和民间艺术。苗族赶秋起源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周边省市,主要流传于湖南省花垣县,在凤凰县、吉首市、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以及贵州省松桃县、重庆市秀山县、湖北省来凤县等苗族生活地区均有流传。 苗族赶秋内容涵盖面很广,主要有祭祖、迎宾拦门、八人秋、苗鼓、苗山歌、玩龙、舞狮、边边场以及传统舞蹈、体育竞技等多种内容,规模巨大,影响深远,富有苗族...
查看更多
农历
二十四节气
(安仁赶分社)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安仁赶分社是湖南省安仁县民众于每年农历春分社日例行举办的传统祭神祈谷的民俗活动。安仁县地处郴州市北部,与炎陵县接壤。传说炎帝神农在这一带发明农具、开田教耕、始尝百草、造福百姓,安仁遂有春分社日祭祀神农之俗。春分是
二十四节气
之一,农谚说“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安仁赶分社的“分”,即春分,“社”即“春社、社日”。春分、社日期间,祭神农、祈谷丰、兴药市,是安仁世代相袭的民间传统,同治《安仁县志卷四•风土•节序》载:“祀社神以祈谷,是日,宜雨。” 安仁赶分社活...
查看更多
农历
二十四节气
(三门祭冬)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三门祭冬是传承于浙江省三门县各乡镇聚族而居村落之中、在冬至节举行的隆重而庄严的拜冬祭祖民俗活动,尤以亭旁镇杨家村、海游镇上坑村与健跳镇小莆村宗族祭冬规模较大、程式完整、传承完好。 三门县位于浙东中部三门湾畔,东濒东海,西枕天台,南邻临海,北接宁海,是海陆共生,多种文化交错共存的区域,旧时曾分属宁海、临海管辖。当地人耕海牧渔,耕读传家,所以特别尊重自然和重视家族关系。三门祭冬历史悠久,民间流传“冬至大如年”“清明吃苦燕,冬至吃甜圆”之说。康熙《临海县志•卷一...
查看更多
农历
二十四节气
(石阡说春)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石阡县 “说春”是石阡侗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在立春时节扮装“春官”说唱歌谣、劝农劳作的民俗表演活动,祝福风调雨顺、丰衣足食。 “春官”是周代一种职官,执掌农耕事务。后世民间出现扮装春官的说唱艺人在农村走家串户表演,形成一种劝农祈福的“春官送春”习俗。说唱者又被俗称为“春倌”。清乾隆石阡府志、县志已有当地说春习俗的记载。石阡侗族吸收了这一习俗并传承至今。 说春一般在每年春节或立春时开始,春分时结束...
查看更多
农历
二十四节气
(班春劝农)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遂昌县 班春劝农是浙江省遂昌县保留的传统农业文明中的迎春文化表现形式。“班”同“颁”,“班春”即颁布春令,“劝农”以劝农事,策励春耕。自古以来在遂昌任职的县级长官都要在春耕来临之际,举行鞭春礼仪,颁布春令、劝农耕作,名曰“班春劝农”。 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1500—1616)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任遂昌知县时,向邑人颁布“春耕令”,并作《班春二首》。其戏曲名著《牡丹亭·劝农》的民俗背景就取材于遂昌。民国...
查看更多
农历
二十四节气
(九华立春祭)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 九华立春祭是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外陈村比较完好地保留下来的传统农时节令习俗。农历立春日为祭祀日,九华梧桐祖殿是立春祭主要活动场所。 主要祭祀活动有:祭拜春神句芒、迎春接福赐求五谷丰登、供祭品、扮芒神、焚香迎奉、扎春牛、演戏酬神、踏青、鞭春牛等。 鞭春牛是整个立春祭活动的重要环节,由选定的人装扮成芒神鞭打春牛。地方行政主管官员行进香之礼,表示劝农春耕的开始。该仪式表达了人们对风调雨顺...
查看更多
1
44
45
46
47
48
6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