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684)
机构
(0)
政策
(5)
资讯
(404)
清单
(21)
资源
(135)
学术
(115)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2016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研究报告
2017.07.10
论坛
2016年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第一年。2015年12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明确了国家发展战略及文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十三五”规划,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能力的现状认知更加明确,各项工作思路更为清晰。 2016年,在国际层面,“
二十四节气
——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
查看更多
雨声荷叶香——
二十四节气
之小暑
2017.07.07
专题报道
图1 小暑节气(作者:广舆) 节气概说 小暑,是
二十四节气
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每年公历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今年的小暑时间是7月7日(农历丁酉年六月十四)。图2 小暑三候(来源:网络) 小暑意为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不再有一丝凉风,风...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播报道力度加强营造非遗保护传承好氛围
2017.07.04
专题报道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全国各地以“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围绕“传承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非遗传承,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生活”等,共举办2000多项贴近实际、亲民乐民的非遗展示品牌活动。中央主流媒体和各大新媒体以过往并不多见的报道篇幅(时长),对其开展了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式报道,以采访的深度、传播的热度、报道的密度、传承的温度,全景展示了近年来的非遗保护成果。据统计,此次相关报道3万余条,参与群...
查看更多
专访河南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裴景岭
2017.06.23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裴景岭,河南尉氏县人,中共党员,历任河南省文化市场稽查队队长、河南省京剧团副团长、河南省豫剧三团副团长、河南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
查看更多
冰雪在心——
二十四节气
之夏至
2017.06.21
专题报道
图1 水彩画《夏至》(作者:李大嘴) 节气概说 夏至是
二十四节气
中的第十个节气。每年6月21日或22日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越长。今年的夏至时间是6月21日(农历丁酉年五月廿七日)。图2 夏至三候(摄影:李楠) 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鹿角开始脱落;知了在夏至后鼓翼而鸣;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半夏...
查看更多
非遗节系列报道·天府记忆:四川省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
2017.06.19
专题报道
图1 天籁之音——四川省非遗声音档案视听展编者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与创新成果展主会场部分主要包括“四川省非遗传承与发展主题展”、“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和“天籁之音——四川省非遗声音档案视听展”三项内容,汇集了四川多个市(州)具有民族特色的非遗项目,从视、听、艺等方面展示四川省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成果。下面,就让小编带你一起进入展区,领略巴蜀文化风情。四川省非遗传承与发展主题展展览信息展览时间:2017年6月10日至18日展览地点...
查看更多
非遗节系列报道·中国节:
二十四节气
与我们的生活
2017.06.13
专题报道
图1 中国节:
二十四节气
与我们的生活
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由于历史上中国的主要政治、经济、文化、农业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
二十四节气
也就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各农业社区依据节气安排农事日程,举办节令仪式和民俗活动;民众安排家庭和个人的衣食住行。图2 “
二十四节气
与我...
查看更多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即将开幕 十大精彩抢先看
2017.06.08
其他新闻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第六届非遗节”)即将于6月10日在成都拉开大幕。本届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举办国际非遗系列大展、国际会议和国际论坛、非遗竞技、中国传统表演艺术进社区等一系列活动。届时,预计数百万成都市民将参与各项节会活动,感受非遗魅力。今日,将为您呈上非遗节十大看点,让您提前领略非遗精彩...
查看更多
在创新中传承 让非遗俏起来 在生活中弘扬 让非遗美起来——北京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
2017.06.08
专题报道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其中的非遗活动的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非遗资源荟萃的首都北京,推出了内容丰富的民俗展演、非遗展示、手工艺体验等活动,向大众普及非遗知识,宣传多年来北京非遗保护成果,推介非遗发展创新的经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最能够体现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今年以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文件相继印发,为北京...
查看更多
以古人之规矩 开自己之生面
2017.06.08
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承中华文化,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今年初,中央决定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活态呈现的重要内容和主要载体,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 这些年来,“非遗”一直是个热词,非遗保护受到...
查看更多
1
56
57
58
59
60
6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