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9   星期三   农历六月十五   小暑 小暑
搜索
其他新闻
2011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开幕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宣布活动开幕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致开幕辞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等领导专家参观“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等领导专家参观“我们的精神家园——201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展”   (本网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2011年“文化...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国文化报记者翟群报道: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6月9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重庵,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树文,国务院法制办副主...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首届非遗拍卖会成交500余万 北京蒙镶拔头筹最值钱的水果--“葡萄常”料器“吉祥如意”,以 5000元成交最昂贵的玩具--布制《马拉车》,以7000元成交全场拍卖最高价--北京蒙镶—银鎏金百宝佛塔,以120万元成交飞得最“高”的风筝--曹氏风筝《教五子》,以1.2万元成交最抢手的武器--聚元号“弓箭一组”,以2.5万元成交  “高文英木版水印画《阿诗玛》无底价起拍……哦?这位先生应价1000元、3000元,前排这位女士4000元、5000元,场内还有更高的...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澳门隆重开幕  赵少华副部长、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澳门中联办副主任李本钧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剪彩赵少华副部长、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与澳门中联办副主任李本钧等领导参观“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2011年6月11日,“根与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在澳门综艺馆隆重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联络办副主任李本钧、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张裕、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宋...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莫让“师徒同台”成为无奈回忆  “太阳出西落在了东,满天的月亮一颗星。种棵玉米长土豆,胡萝卜发芽长大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忠贤和徒弟杨珀表演的一段山东琴书《正反话》,把在场的观众都逗乐了。作为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一项主题活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当代艺术中心举行。从6月10日到15日,每天为观众呈现多台非遗项目演出。  师徒同台演出,是对非遗传承的鼓励和肯定,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很多传承人苦恼...
查看更多
论坛
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发言摘登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6月9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出席会议并讲话。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白克明主持。   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重庵,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树文,国...
查看更多
论坛
昆曲等你六百年,何妨再等三十年    2011年5月16日下午,“昆曲韵·故乡情”中国昆曲艺术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昆曲保护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昆山宾馆举行。 4个多小时里,来自全国的专家教授和各剧团的前辈代表,就昆曲艺术“入遗”10年来传承和保护取得的成就、对未来发展的建议意见,做了精彩交流发言。  清平乐  如果昆曲属于老人,人也都会变老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田青清楚地记得,十年前...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呈现新特点 “重申报”转向“重保护”    国务院日前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江苏省兴化市的茅山号子、如东县的跳马伕、苏州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扬州毛笔制作技艺等24个项目成为国家级“非遗”。和前两批国家级“非遗”相比,入选项目总数大幅下降,对此,专家表示,随着全国非遗普查的结束,重大项目早已在前两批审查通过,非遗获批数量减少是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标志着非遗保护从前几年的重申报阶段过渡到重保护阶段。  非遗特色:  传统表演多、传统技艺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侧记    目前仅存的敦煌舞谱、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中医药集大成著作《本草纲目》、建筑学史上的名作《营造法式》……琳琅满目的古籍珍品配合着各类非遗项目悉数亮相,生动地呈现了文献典籍和非遗保护的密切关系。  日前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举行的“册府琳琅,根脉相承——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首次以文献展现非遗,让人眼前一亮。6月15日召开的中华典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座谈会上,相关专家及部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对这一颇具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晋鲁豫“布老虎”生存状况调查2010年,75岁的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布老虎制作艺人马秀梅在大集上摆摊卖布老虎。移风店镇是即墨布老虎的“家乡”,现在只剩两位年过70的老人会制作布老虎。山西黎城县黎侯虎  布老虎是我国部分地区民众的儿时玩偶,是当地民俗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如山西的黎侯虎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和许多在市场大潮中遭遇重重困境的民间传统手工艺一样,布老虎的生存现状也不容乐观。  日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组成田野调查小组前往山东...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