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9 星期三 农历六月十五 小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240)
机构
(1)
政策
(215)
资讯
(6332)
清单
(3477)
资源
(744)
学术
(1083)
百科
(4)
其他
(38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传统帐篷编制技艺(巴青牛毛帐篷编制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巴青(藏语意为“大牛毛帐篷“)牛毛帐篷编制技艺是流传于藏北地区的传统营造技艺。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巴青县拉西镇、雅安镇、杂色镇等10个乡镇是该项目的集中传承区域。巴青位于那曲市东北部,属高原亚寒带半湿润季风气候,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北部地形平坦开阔,是重要的牧业基地。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生活方式促成了牛毛帐篷编制技艺的产生和发展,巴青县也因此而得名。 巴青牛毛帐篷通常采用被称为“日雅”的粗氆氇缝制而成。帐篷的大小根据经济条件和家庭人口状况而定,一般缝制一顶帐篷...
查看更多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是潮汕先民在沿袭中原营造风格和保留古越族遗风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的地域、气候、人文特性而创造的一种建筑理念和营建方式。该技艺广泛分布于广东省汕头、潮州、揭阳等地区,并被潮汕人带至珠三角、江西、福建、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各地。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气候酷热、潮湿,多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潮汕先民在建筑营造中考虑抗风、抗震、防风、防蛀、耐晒、耐涝等要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潮汕古建筑营造技艺。 潮汕古建筑包含传统民居、祠堂、庙宇等,其营造技艺具有...
查看更多
盘炕技艺(桓仁盘炕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桓仁盘炕技艺是主要流传于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的火炕制作技艺。火炕是东北地区居民最重要的室内设施,在华北地区也很普及,其作用相当于南方民居的床,但又比床多了室内取暖的功能。东北地区是我国纬度最高、气候最寒冷的地区,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冬季漫长寒冷,全年霜冻期较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东北农村居民一年四季都离不了火炕,多在房屋兴建时便盘火炕,盘炕技艺和火炕文化应运而生。 桓仁火炕是用石板和黄泥砌筑的结构体,内设...
查看更多
水碓营造技艺(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是我国传统水碓营造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布于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瑶里、鹅湖、庄湾、湘湖等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区县。浮梁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森林覆盖率高,瓷土资源丰富,素有“水土宜陶”之誉。随着当地瓷业的发展,浮梁成为江西非常典型的制作和应用水碓碾制瓷土、生产釉果的地区,瓷业水碓营造技艺得以孕育并世代传承。 景德镇瓷业水碓营造技艺融合了匠师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的知识经验、手工技艺、工坊营造技艺等内容。营造的主要工序包括5项内容:一是由用户...
查看更多
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是以葡萄牙式烹调为基础,融汇非洲、印度、东南亚、中国广东地区以及澳门本地华人的烹调方式而形成的美食技艺,用该技艺炮制而成的菜色被称为“土生菜”。该项目主要流传于澳门特别行政区,并随着当地土生葡人的迁居而逐步流传到其他国家。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南海北岸、珠江口西侧,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潮湿,夏季多雨。自16世纪葡萄牙人来到澳门以后,东西文化交融并存,土生葡人文化传统在这里得以孕育并传承发展。 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融汇了欧亚非美食特点...
查看更多
小吃制作技艺(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是主要流传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种传统小吃制作技艺。长沙水运便利、商业发达,盛产制作臭豆腐所需的香菇、鲜冬笋、黄豆、紫苏等农作物。座落于长沙市坡子街的火宫殿,源起于供奉火神祝融的火神庙,有着440余年历史,历来香火鼎盛。坡子街一带商业繁荣,人文荟萃,火宫殿广阔的庙坪里因而聚集了不少小吃经营者挑担摆摊、搭棚立灶,为火宫殿臭豆腐制作技艺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火宫殿臭豆腐是湖南最具特色的传统美食之一,是以白豆腐为主料,经特制卤水浸色渗味、油炸...
查看更多
小吃制作技艺(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发源于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是当地回、汉人民自宋代以来便已世代传承的羹汤制作技艺。目前,该项目以西华县为核心,遍布河南省各个市、县、乡镇。逍遥镇所属的西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该地所出产的优质槐山羊、牛肉、小麦、黄花菜、粉条等闻名全国。西华县水网密集,冬天湿冷,人们习惯食用胡椒口味的食物以便于防寒、保暖,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应运而生,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被不断地改进。 逍遥胡辣...
查看更多
果脯蜜饯制作技艺(雕花蜜饯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雕花蜜饯制作技艺是集食品与工艺品于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分布在湖南省西南部,其核心流布区域为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邵阳市绥宁县。该地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夏季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合传统柚子树和冬瓜等蔬菜生长,各村寨内的古井水清澈甘甜,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优质原料促成了雕花蜜饯制作技艺的产生和发展。 雕花蜜饯历史悠久,为历代贡品。其制作技艺含选材、切片、雕刻、蒸煮、上糖、翻晒五大步骤和几十道工序。雕花蜜饯以靖州特有的青柚为主要原料,先将柚子刮去薄皮...
查看更多
果脯蜜饯制作技艺(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是以北方果脯制作为基础传承发展至今的一项传统饮食制作技艺,已有300余年历史,主要流布于北京地区,并辐射至周边区域。北京及周边地区林果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尤其是北京怀柔区,盛产杏、李、沙果、樱桃等水果,树果品质优良,为果脯制作提供了优质的原料。 北京果脯传统制作技艺包括选料、原料初加工、清洗护色、酵香、制作饴糖、糖制、烘制、整形成品8个步骤,共计29道工序。切分讲究“一刀切”,入糖讲究“先掖锅”,化糖讲究“勺提一条线、勺舀不粘连...
查看更多
食用油传统制作技艺(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是通过石磨“水代法”制取香油的传统手工艺,是我国食用油的传统制作技艺代表之一。大名小磨香油制作技艺发源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并辐射至周边地区。大名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冀鲁豫三省交界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古盛产优质芝麻,为小磨香油提供了优质原材料。 大名小磨香油精选优质芝麻为原料,采用“水代法”传统工艺制作,因香气扑鼻、浓郁,故称为“香油”。大名小磨香油要经过选料、培育炒制芝麻胚胎、扬烟、石磨低温和低速磨制、油胚分离、起油、物理过滤等...
查看更多
1
347
348
349
350
351
122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