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西湖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杭州市 杭州西湖传说源远流长,历代文学艺术家利用西湖民间故事材料进行改编再创作,形成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现存西湖传说约六百三十余个。 西湖传说以“名山、名水、名人”为其主要特征,以白蛇传说、梁祝传说、济公传说、苏东坡传说、岳飞传说、于谦传说等最为著名。山水名胜因传说故事而增添历史文化内涵,更加引人入胜;并随着旅游的发展扩大传播面,传说故事因山水名胜而获得真实感和知名度。西湖传说的采录和编辑出版...
查看更多
杨家将传说(穆桂英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房山区 杨家将传说展现了一个英雄家族的群体形象。在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刻,杨家将面对强敌挺身而出,浴血奋战,其强悍、坚强和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彰显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穆桂英传说作为杨家将传说的组成部分,表现了一个久经沙场的女性的悲欢和爱憎,传达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丽、勇敢的女英雄穆桂英深沉的热爱。杨家将(穆桂英)传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极富思想教育意义。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一带的穆桂英传说以母...
查看更多
永定河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 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由于地势关系,历史上永定河流域水患连连,于是河名与避免灾患、安稳生活的愿望相关联。永定河流域流传着大量有关永定河的传说,其基本特征是传说与史实相联系,在传说中映射出历史的影子。在众多传说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河挡挡河的传说》、《石经山和湿经山的传说》、《永定河镇水牛的传说》、《王老汉栽种河堤柳的传说》、《冯将军严惩老兵痞的传说》、《麻峪村由来的传说》、《刘娘府的传说》等。 永定河...
查看更多
畲族小说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霞浦县 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小说歌滥觞于清代,最初畲族歌手中一些能识字的人将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为本民族山歌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后逐渐在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生活、心理、语言特点创作了一些作品,如《高皇歌》、《历期歌》、《钟良弼》、《白蛇传》、《十贤歌》、《钟景祺》、《蓝佃玉》等,由是形成小说歌。小说...
查看更多
拉仁布与吉门索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拉仁布与吉门索》是土族民间长诗,用土族口语创作并演唱,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群众中相沿传袭,至今仍为活态的口头文学形式。 这部民间文学作品用生动的形象、深沉悲壮的语言及讲唱的形式记述了穷人拉仁布和牧主的妹妹吉门索的爱情悲剧,两人从雇主关系发展到热恋关系。由于吉门索兄嫂的百般阻挠,这对恋人的爱情终归于失败。 全诗以讲唱为主,共分8个章节,是土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土...
查看更多
江格尔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布克塞尔蒙古自治县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主要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聚居区。多数学者认为《江格尔》最早产生于中国卫拉特蒙古部,17世纪随着卫拉特蒙古各部的迁徙,也流传于俄国、蒙古国的蒙古族中,成为跨国界的大史诗。 《江格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漫长,主要以口传方式流布,也有抄本和刻印本。这部史诗描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大将和数千名勇士为保卫宝木巴家乡而同邪恶势力进行...
查看更多
江格尔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主要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聚居区。多数学者认为《江格尔》最早产生于中国卫拉特蒙古部,17世纪随着卫拉特蒙古各部的迁徙,也流传于俄国、蒙古国的蒙古族中,成为跨国界的大史诗。 《江格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漫长,主要以口传方式流布,也有抄本和刻印本。这部史诗描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大将和数千名勇士为保卫宝木巴家乡而同邪恶势力进行艰...
查看更多
江格尔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主要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聚居区。多数学者认为《江格尔》最早产生于中国卫拉特蒙古部,17世纪随着卫拉特蒙古各部的迁徙,也流传于俄国、蒙古国的蒙古族中,成为跨国界的大史诗。 《江格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漫长,主要以口传方式流布,也有抄本和刻印本。这部史诗描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大将和数千名勇士为保卫宝木巴家乡而同邪恶势力进行艰...
查看更多
江格尔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 《江格尔》是蒙古族英雄史诗,主要流传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聚居区。多数学者认为《江格尔》最早产生于中国卫拉特蒙古部,17世纪随着卫拉特蒙古各部的迁徙,也流传于俄国、蒙古国的蒙古族中,成为跨国界的大史诗。 《江格尔》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漫长,主要以口传方式流布,也有抄本和刻印本。这部史诗描述了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雄狮大将和数千名勇士为保卫宝木巴家乡而同邪恶势力进行艰...
查看更多
河间歌诗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河间市 河间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的冀中平原腹地,因位于滹沱、中堡二河之间而得名(另一说为九河之间)。 《诗经》十五国风是先秦口头文学的经典代表之一。初传《诗》多家,鲁、齐、韩三家《诗》失传,只有《毛诗》一家传下来。毛诗由毛亨、毛苌叔侄二人传于世间,其发祥地就在今河北省河间市。秦始皇焚书坑儒,诸家经典多遭焚毁,荀子的弟子毛亨来到河间国武垣县(即现在的河间市)隐居。他在整理古文《诗经》的基础上,开始作《诗经诂训传...
查看更多
1
599
600
601
602
603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