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刘永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湖南邵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邵阳布袋戏)代表性
传承人
。刘永章20世纪60年代跟随叔父刘恒贵挑担下乡演出,80年代单独在江西、湖南、广西、广东集镇、乡村演出。作为邵阳布袋戏的第十八代传人,他能够熟练掌握布袋戏的技艺特征,2004年在湖南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上获优胜奖。代表作品有:《青龙山》《关公战长沙》等,现专门从事布袋戏的传承、研究、演出工作。
查看更多
刘永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生,湖南邵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邵阳布袋戏)代表性
传承人
。刘永安自幼耳濡目染布袋戏,20世纪60年代跟随叔父刘恒毅,挑担下乡演出,70年代末至80年代,单独在广西、贵州、江西、湖南境内乡村、集镇演出。作为邵阳布袋戏的第十八代传人,他能够熟练掌握布袋戏的技艺特征,代表作品有《大闹高家庄》《黄峰岭》等,现专门从事布袋戏的传承、研究、演出工作。
查看更多
王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56年生,吉林盘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辽西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二级演员。王娜1975年至1992年在锦州市木偶团工作,具备多方面的表演才能,有准确的模仿能力,举功、走功、捻功三大基本功扎实过硬,操控木偶稳、准、细,同时对木偶的制作、舞美、灯光等都有很深的造诣。她担任锦州市木偶团团长以来,组织创作演出了经典木偶剧《飞天》《卖火柴的小女孩》《爱》《人与偶》等,为推广辽西木偶做出了重要贡献。
查看更多
陈锦堂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生,台湾台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陈锦堂1959年至1960年任职于漳州市木偶剧团,后赴福建省戏曲研究所进修编导专业,回团后从事导演和演员工作。曾多次参加全国巡回演出,并出国访问演出。他认真继承父辈的表演技艺,在木偶“三节棍”和“脱手回套”等绝技表演上有所发展,对布袋戏的表演有全方面的了解和掌握。他导演了多部木偶戏,积极投身木偶造型的创新,使木偶人更加形象生动,创造发明了“指通与关节通...
查看更多
庄陈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4年生,福建南靖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一级演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协会名誉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庄陈华1958年至1960年在漳州艺术学校学习布袋木偶表演,师从木偶表演大师杨胜;1960年至今,在漳州木偶剧团任专业演员。1979年获福建省青年演员优秀奖,1992年获文化部优秀表演奖,1994年荣获“全国木偶艺术精英”荣誉称号。他曾主演木偶传统剧《大名府》获捷克国际木偶表演奖,在经典传统...
查看更多
李伯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6年生,2012年去世,福建晋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二级演员。李伯芬11岁随父亲李荣宗学艺,从小接受系统训练,熟练掌握了手指功、手腕功、腰腿功等功法,熟悉生、旦、丑的基本动作,在《士久弄》《番婆弄》等剧中,可以一人同时表演两个角色,能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作为李家班第四代
传承人
,他曾口授、整理、排演传统剧目数十出,培养了三百四十多名南派布袋戏的艺术人才。1961年他参加文化部举办的木偶皮...
查看更多
陈志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二级演奏员。陈志杰1978年进入福建艺校木偶班,学习木偶表演艺术,1979年师从本团鼓师龚天锡,是目前泉州市唯一一位二级演奏员。从事司鼓及打击乐器的近三十年中,他抢救排练了《目连救母》《李世民游地府》《三藏取经》等一批传统剧目,并演出《水漫金山》《火焰山》等优秀剧目以及大量新剧目,是泉州提线木偶传统音乐“傀儡调”及司鼓、打击乐器演奏的重要
传承人
。他曾荣获...
查看更多
陈应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生,福建泉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二级演员。陈应鸿1978年考入福建省艺术学校泉州市木偶班,师承杨度、陈天恩等艺师,专工提线木偶“生”行的传统表演,1983年拜黄奕缺为师,转工“杂”行,熟悉提线木偶形象的内部结构和线位设置,并能自主设计制作各种类型的木偶形象。他能准确演唱二百多首传统曲牌的旋律曲调,能完整传承全簿《目连救母》及数十出“落笼簿”传统剧目的舞台表演艺术,并用两年多的时间...
查看更多
刘景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生,辽宁凌源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凌源皮影戏)代表性
传承人
。刘景春自幼对二胡、三弦、四弦等民族乐器尤感兴趣,曾向唐山皮影团的著名琴师学习四弦演奏技艺,1980年任凌源县皮影团团长兼四弦琴师。他多次参加省市重大艺术调演并获得奖项和好评,1998年他组建了景春皮影团,并培养了女儿、孙子等皮影继承人,为凌源的皮影艺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查看更多
徐积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8年生,辽宁凌源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凌源皮影戏)代表性
传承人
。徐积山30岁向家兄徐栋和老艺人郭永山学艺,36岁自拴影箱,领影从艺,主工贴线,唱髯、净两行,兼习雕刻艺术,48岁以后嗓力减退改唱丑。从艺四十多年来,在本地及周边县市长期演出,培养了5名第二代、第三代皮影艺术
传承人
,其绘制的“影谱”,保留了皮影雕刻的珍贵技艺,为凌源皮影艺术的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
查看更多
1
843
844
845
846
847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