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王红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8年生,陕西合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合阳提线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王红民出身于线戏世家,为名艺人王忠绪之孙,1982年考入合阳县提线木偶剧团,主工提线、丑脚、花脸等角色。他对线偶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唱腔可根据剧情需要,分别采取高亢、激越、慷慨、悲怆等嗓音特色,来表现不同角色的人物内心感情,同时通过提、勾、拨、挑、闪、摇等多种技巧,表现偶人各种复杂动作和高难特技动作,使人偶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深受广大观众的...
查看更多
付正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侗族,1930年生,贵州石阡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石阡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付正华1942年开始跟随父学习木偶戏,1955年成立石阡县“木偶表演剧团”,至今已有五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他具有丰富的木偶表演经验,并创造性地将唢呐、二胡演奏融入木偶戏表演中,掌握剧目二百多个,主要作品有《三讨荆州》《樊梨花招亲》《穆桂英大战洪州城》《关云长过五关》等。自2006年起,他在当地开班授徒传艺,推动了石阡木偶戏的传承与保护。
查看更多
饶世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仡佬族,1944年生,贵州石阡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石阡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饶世光1953年开始学习木偶戏,作为第五代木偶戏
传承人
,他在五十多年的演艺实践中,掌握了丰富的剧目,能够熟练掌握吹、弹、歌、舞等全套技艺,在每年的各种风俗节日时参加演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他在唱词和艺术上加以改进,促进发展,并热心于杖头木偶的传承工作。
查看更多
李泗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6年生,四川仪陇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国家二级演员。李泗元8岁随父亲学艺,1950年至2003年参加仪陇县木偶宣传组(现改名为四川省大木偶剧院),1956年起先后任副团长、团长、艺委会主任,现为四川省大木偶剧院顾问。他的表演通工全部行当,尤精生、丑,在神话传统剧目的表演中更有独到之处。他曾多次晋京表演,并广泛参与中外文化交流,代表作品有《幽王回宫》《跪门吃草》《斩经堂》《斗牛宫》等,现已培养了...
查看更多
王春荣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1年生,海南临高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临高人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王春荣自幼跟随人偶戏前辈学唱人偶戏,后考入临高县红华人偶剧团,主要学习老艺人罗用启演戏风格,而后被送往广东木偶剧团跟班学习,1996年至今,在临高县焕杰人偶剧团任职。他的扮相英俊,音域宽广,小生、老生皆能担演,富于幽默感和感染力。他操纵偶像得体,以优美的肢体语言辅助偶像的表演,能使人偶浑然一体,甚为引人注目。他积极带徒授艺,培养了刘亚五、吴春生、李超等一批演...
查看更多
陈少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0年生,海南临高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临高人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临高县人偶剧团副团长,国家三级演员。陈少金1980年进入临高县人偶剧团,师承临高人偶戏知名旦脚王兰花,很快成为团里的旦脚台柱。其操纵偶像到位,偶像身段舒展优美,唱腔优美,音域宽广,音质圆润,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剧中人物喜怒哀乐,是临高县人偶戏界演艺最优秀的旦脚。她的代表作品有《秦香莲》《张文秀》《花灯仙子》等,并积极培养了王少娥、陈小兰等一批优秀的人偶戏演员。
查看更多
陈培森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8年生,广东潮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潮州工艺美术大师。陈培森自幼受家庭影响,在家父的传授下,开始从事铁枝木偶的制作和表演,现为潮安县戏剧工作者协会理事,也是木偶团主要的表演骨干和设计制作人员。他的演出技术高超,风格古朴,获得了广大群众和各级有关领导的好评,并参加了德国、奥地利世界国际木偶节表演,代表作品有《欢庆》《段红玉》等。
查看更多
丁清波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生,广东潮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丁清波1983年经老艺人继林介绍,随“源香班”蔡来发师傅学艺,学成后,成立以家庭为模式的新源香木偶团,并把技艺传授给黄美容、丁佳铭等人。在多年的学习演出中,他掌握顶锅、抽纸龙、转瓷盘、提花瓶等技巧表演,同时恢复了失传多年的表演技艺,并且重新改革相关表演器具,使濒临失传的铁枝木偶艺术传承下来,代表作品有《唐僧收三徒》《杂技》《八仙贺寿》《五福连》等。
查看更多
曹章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0年生,广东高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高州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曹章玲1976年加入信宜市木偶剧团工作,1983年到高州市木偶粤剧团,师承陈永辉、何文夫,学习木偶戏表演艺术和木偶配唱。她能表演生、老、净、丑各行当,尤擅长花旦、夫人角色,配唱声音清亮,声情并茂,深得观众喜爱和好评。在三十多年的木偶表演中,她熟练掌握了木偶的转眼珠、斟酒、写字、开合扇子、武打格斗等动作技巧,同时尝试人偶同台的表演风格。代表作品有:《柳毅传书...
查看更多
何文富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生,广东高州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偶戏(高州木偶戏)代表性
传承人
。何文富1964年加入高州木偶粤剧团,在四十余年的表演生涯中,他的木偶头操纵技艺出神入化,能展现眼珠转动、吐火等高超特技,他演出的“花旦”行当,能把女性的喜、怒、哀、乐发挥得淋漓尽致,婀娜多姿。他在多年的摸索总结后,在传承木偶戏“左手派”的基础上,融入各门派技艺,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主演的《小八路》《逼上梁山》《闪闪红星》《哪吒闹海》等,导演的《柳毅传书...
查看更多
1
842
843
844
845
846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