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2150)
机构
(1)
政策
(216)
资讯
(6253)
清单
(3477)
资源
(740)
学术
(1076)
百科
(4)
其他
(383)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福建公布第四批省级非遗
传承人
2018.03.27
地方新闻
近日,福建省公布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
名单,共183人入选,其中包括一名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
传承人
,这是港台人士首次入选福建省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
名单。至此,福建省已有735名省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
。 据介绍,此次评审优先考虑传统美术与传统技艺等项目,共有109人入选;并对咏春拳、陈三五娘传说、茶百戏等前四批中无省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
的项目及省级非遗代表性
传承人
已去世或丧失传承能力的项目予以优先。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组织的第一批非遗项目台...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应与新时代同步——从中国全面禁止象牙加工贸易说起
2018.03.26
论坛
2018年新年前夕,中国给全世界大象送了一份新年礼物:中国于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商业性象牙加工销售活动,从这天起,任何市场、店铺和摊位买卖象牙及其制品将属于违法行为。这份新年礼物,也正在对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象牙雕刻产生影响。 中国的象牙雕刻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技艺,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因其独特的材料质地、精湛的雕刻技艺...
查看更多
“贯彻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全国青少年VR短视频大赛在京启动
2018.03.23
要闻
3月1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指导,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中国青年网主办的“贯彻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全国青少年VR短视频大赛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贯彻十九大·文脉颂中华”全国青少年VR短视频大赛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特别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
查看更多
巴莫曲布嫫:青年赋权与参与式发展 促进可持续非遗保护
2018.03.23
专题报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摄影:张群) “在非遗保护进程中,青年网络在维系文化认同和加强社会凝聚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青年赋权,即赋予青年更大的参与权和影响力,成为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及其实践的必要条件和核心要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巴莫曲布嫫表示。 日前,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文化和旅...
查看更多
四川省非遗中心开启非遗
传承人
系列访谈活动
2018.03.23
地方新闻
内容提要 近日,在四川省文化厅的领导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2018年全面开启“非遗点将台”
传承人
系列访谈活动,访谈对象为四川省所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
,以及部分濒危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人
,全年计划对36名非遗
传承人
进行访谈,通过与
传承人
深入沟通,掌握传承现状、挖掘背后故事、传递非遗情怀,让民众了解非遗,让非遗走进生活。 非遗
传承人
专注于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做到极致,他们还有一个...
查看更多
大匠至心 传承至美——2018传统工艺振兴杭州沙龙综述
2018.03.23
专题报道
非遗时尚秀“走进社区”主题沙龙,杭州雕版印刷技艺
传承人
黄小建与小学员合影“走进时尚”主题沙龙现场“走进时尚”主题沙龙签约仪式现场“走进设计”主题沙龙现场 3月13日,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雒树刚部长谈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发展问题时表示,非遗保护要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精神;非遗需要融入时代、融入生活;只有和群众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才有强大的生命力;要让人民群众“无障碍”“零门槛”接触文化遗产。 迈入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如何与人们...
查看更多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座谈会在淮阳召开
2018.03.22
地方新闻
3月18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座谈会在周口市淮阳县召开,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孙鹏主持会议并做总结讲话。 会议首先通报了全省2017年所做的非遗工作,来自18个省辖市的主管局长及部分非遗科长进行了发言交流。大家对各自去年的非遗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提出了工作中面临的困惑和问题,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孙鹏在总结发言时说,仔细回顾一下,其实我们的非遗工作成绩是显著的,可以列出一大串,比如一些名录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传承人
队伍体系也逐步完善,相关...
查看更多
建造戏曲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2018.03.22
论坛
中国戏曲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意义重大。戏曲不仅一般地形成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系,而且最终铸成中国文化的品牌特征和民族魅力。 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各富特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以歌舞演故事”,是王国维在《宋元戏剧考》里为戏剧下的定义。在这里,戏剧即戏曲。据考证,中国戏剧在原始社会就具雏形,在传承中华文明和文化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
查看更多
看着帽子,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记“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代表性
传承人
李金善
2018.03.21
人物
李金善展示制作完成的皮帽 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套二进式四合院,在上世纪50年代末期曾是制帽厂,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院子里仍然在做着帽子,它属于一家誉满京城的企业——“盛锡福”。 老北京流传过一句老话:“头顶盛锡福,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用来形容生活体面、讲究。当时,无论是来华公干的外宾,还是四九城里的百姓,都以拥有一顶盛锡福的帽子为荣。从民国时期至今,这家专做帽子的老字号已经走过了百余年历程,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也将中国传统制帽技艺完整地传承下...
查看更多
徐竹初的偶人世界
2018.03.21
人物
图1 “匠心传承——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现场 图2 “匠心传承——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现场 2018年2月6日,“匠心传承——徐竹初、徐强父子木偶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主要展出了徐竹初、徐强父子创作的大量经典木偶雕刻作品,总计300余件(组)。这些展品形象丰富多样,表情细腻传神,彩绘用色大胆,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体现出传统木偶与漳州民间文化的深度融合,同...
查看更多
1
962
963
964
965
966
12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