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古琴艺术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古琴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中国古代精神文化在音乐方面的重要体现。古琴艺术在陕西省主要分布在西安地区。历史上,西安不仅是中国古琴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其重要的形成、发展与繁盛地,在中国琴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随着中国音乐文明史的发展,古琴艺术与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交融于此,并一路向东,播撒于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琴艺术
传承
至今的主要表演形式为琴曲独奏、琴箫合奏、琴歌3种,实践方式主要是在琴器斫制等方面予以体现。古琴艺术在...
查看更多
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乌珠穆沁长调是流传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的一种蒙古族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其核心分布区为乌珠穆沁部落居住的西乌珠穆沁旗和东乌珠穆沁旗,在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锡林浩特市、呼和浩特市等地也有流传。 乌珠穆沁长调是锡林郭勒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族传统民歌之一,结构庞大,音域跨度大,开阔舒展,华贵典雅,装饰技巧精美复杂,尤其以悠长的气息、高音区的泛音演唱法著称。很多乌珠穆沁长调民歌作品属于“悠长长调”——“艾吉木·乌日汀道”的范畴,需要歌者具备高超的演唱技巧才能完美演绎。乌...
查看更多
谚语(哈萨克族谚语)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哈萨克族谚语是哈萨克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口头创作出来的凝练的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在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昌吉、哈密和甘肃阿克塞等哈萨克族居住的地方也有分布。伊犁的特克斯县是哈萨克族谚语流传和使用的代表性区域之一。 哈萨克族谚语源远流长、脉络清晰,其外延不仅涵盖谚语,还包括成语、歇后语等文学体裁内容。哈萨克族谚语根据内容大致可分为4个方面:政治谚语,如“天上的星星数不清,毛主席的恩情唱不尽”等,具有鲜...
查看更多
祝赞词(肃北蒙古族祝赞词)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肃北蒙古族的祝赞词也称“赞颂词”,是甘肃省酒泉市肃北蒙古族人民在庄严肃穆的场合、节日或喜庆的仪式上吟诵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主要分布在肃北南山地区的党城湾镇、石包城乡、盐池湾乡以及北山地区的马鬃山镇,涉及1万多人口。肃北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是甘肃省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边境县。 肃北蒙古族祝赞词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头交代吟唱祝词的原因,主体对祝福的事物进行真实地描述与赞颂,结尾表达对未来的祝福。祝赞词多在牲畜繁殖、毡包落成、新婚嫁娶、婴儿诞生等庄重肃穆的...
查看更多
禅宗祖师传说(六祖传说)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六祖传说是以禅宗第6代祖师惠能的传奇经历、圣迹、圣物为依托,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六祖传说主要流行于广东省新兴县,县城和集成镇的夏卢村、塔脚村、龙山塘村、寺田村等地流传最广泛。此外,在六祖惠能足迹所及的广大地区也有流传,包括广东省其他地区和湖北、江西等地。 六祖惠能(638-713)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与老子、孔子被并称为“东方三大圣人”,并与孙中山一起被称为岭南两大伟人。他24岁闻经悟道,赴湖北黄梅寺学法并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成为禅宗六祖。新兴县是惠...
查看更多
禹的传说(武汉大禹治水传说)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是反映大禹在长江流域治水的神话故事,流传数千年,家喻户晓。武汉大禹治水传说主要流传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是华中地区特大城市,水资源丰富,境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被称为“百湖之市”。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汉阳龟山交汇,历史上水患众多。汉阳区是该传说在武汉最集中最丰富的区域,并以汉阳龟山为中心向外辐射,在武汉的汉南区、武昌区、江夏区、蔡甸区等地也有所流传。 武汉大禹治水传说讲述的是尧舜时代,长江、汉江流域特别是武汉段水患成灾,民不聊生,大禹率众...
查看更多
童谣(纳西族童谣)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纳西族童谣以纳西母语为载体,是运用语言的自然节奏和韵律表现儿童思想情趣的歌谣,流传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西南横断山区、三江并流及雅砻江流域的纳西族居住地区,集中分布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现今居住于丽江一带的纳西族,是古代西北河湟地区南迁羌人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的族群。东晋时期《华阳国志》对金沙江、雅砻江流域的记载中,就已出现摩沙、麽些等纳西族古族称,而其语言和童谣的产生应更为久远。纳西族童谣随着族群的演进、语言的发展,在一代又一代...
查看更多
江格尔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江格尔》是由多部作品组成的大型串联式蒙古族英雄史诗,被誉为中国三大史诗之一,在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流布于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和呼伦贝尔市等区域。 史诗《江格尔》以英雄江格尔命名,讲述了圣主江格尔可汗率领12名大将和6000名勇士,为保卫理想幸福的宝木巴地方,同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行斗争的故事。除一部序言诗之外,其余各部作品均形成了体系完整的故事,可独立成篇。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被称为“江格尔齐”。《江格尔》的表演分为两种形...
查看更多
宝卷(岷县宝卷)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岷县宝卷是流传于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的一种民间说唱文学。岷县宝卷的宣唱活动主要分布在岷县广大城乡及原明代岷州卫所辖的漳县、临潭、卓尼、宕昌、舟曲、渭源、康乐、和政等地。岷县地处秦岭西端与昆仑山东端交汇处,是多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融合地带。 流传于岷县的宝卷有300多种3000多部,流行的有《泰山娘娘宝卷》《菩萨宝卷》《目连宝卷》《报恩宝卷》《仙姑宝卷》《十王宝卷》《伏魔宝卷》《城隍宝卷》等40多种。调查登记绝大多数为手抄本,蓝本多来自明代。岷县宝卷说唱...
查看更多
满族说部(孙吴县满语故事)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满语故事,是由满族民间艺人创作并传讲的、旨在反映满族人民征战生活与情感世界的一种长篇散文体叙事文学。因其体式与汉族民间艺人的说书比较接近,每部书可独立讲述,故称“说部”。孙吴县满语故事是满族说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流布于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四季村(屯)满族村。 满族民间说部往往以本民族历史上某个英雄人物的传奇性个人经历为主线,展示满族人民在治理北疆、保家卫国过程中创立的丰功伟绩。这些作品均独立成篇,若连缀起来,便可以窥见从南北朝至清末民初...
查看更多
1
28
29
30
31
32
5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