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3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二十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精神的“文物”留住
2011.08.19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把精神的“文物”留住 苑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分会会长。1958年出生,男,山东省齐河县人。200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民俗学博士。工作以来主要从事民俗学、文化遗产学、韩民族文化源流及昆仑文化研究。1990~ 1992年受东京都立大学邀请,任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座研究员,从事中日韩远古文化比较研究,兼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院非常勤讲师;1994~1995年赴韩,受韩国国际交流财团邀请...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中的民俗文化
2011.08.18
论坛
非遗保护中的民俗文化 田青 ● 古老传统包括我们的民俗,在面对现代化的时候,都是弱势文化,你不保护它,不格外地提倡它,它就会消失,而且这个消失速度跟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一样快。 ● 一个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时候,尤其文化走向现代化的时候,要有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保护文化多样性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条件。 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是什么关系?面对传统文化,任何人的知识都显得浅薄,而任何分类都会带来问题。比如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里把非物...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的创意开发――以嘉兴市端午习俗为个案
2011.08.18
论坛
非物质文化的创意开发——以嘉兴市端午习俗为个案 林玮 在创意城市的建构过程中,你会“不断体会到文化遗产与传统的力量。文化遗产使我们与历史及共同的记忆相连,它让我们的存在感有所依归,并能提供洞见来源,以帮助我们面对未来”。 笔者认为,在创意城市建设中,文化扮演着核心角色,而非物质文化又是创意的重要表现。 文化与经济结缘 嘉兴是长江三角洲的重要工业城市。从构建创意城市的角度看,嘉兴具有两种优势资源:一是发达的地方经济与相对合理的产业结构,企业集聚效...
查看更多
传统音乐文化视野中的“胜芳现象”
2011.08.17
论坛
传统音乐文化视野中的“胜芳现象”项 阳 内容提要 笔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四次到胜芳古镇,对这里积淀的与诸种音声形态相关的民间礼俗进行考察。这是一片已经富裕起来的土地,当地的人们热爱祖先留下来的传统文化,所以能够使得传统在这片土地上有较好的生存空间。本文对于这种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传统依然有较好
传承
与发展的“胜芳现象”进行辨析,试图把握其深层文化内涵。 关键词 经济与社会发展 传统文化积淀 传统文化认同 音声形式与功能礼俗的相须为用 胜芳现象...
查看更多
“口头传统”不等于“口头文学”: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
2011.08.17
论坛
“口头传统”不等于“口头文学”: 访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 全球化、现代化时刻威胁着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学术界也普遍感到世界上绝大多数口头传统和语言不同程度地处于濒危境地,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濒危语言和口头传统抢救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记者:提及“口头传统”,通常会将其与“民间文学”、“口头文学”联系起来。请问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联和差异? 朝戈金:“口头传统”这个术语最初??译自英文,近年在中国学界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英文or...
查看更多
依法保护 重在
传承
――近距离观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
2011.08.16
论坛
依法保护 重在
传承
——近距离观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 杨春 依法保护 重在
传承
文化部近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览馆举行“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观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态的机会。 市场经济的大潮带动人口流动,传媒技术的进步,使很多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面临着
传承
危机:基本传播对象流失,
传承
人难以为继……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文化艺术种类在人们的漠视中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
查看更多
怎样破解《格萨尔》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
2011.08.16
论坛
怎样破解《格萨尔》说唱艺人的“记忆之谜”? 降边嘉措 同其他民族史诗和民间文学作品一样,《格萨尔》基本的传播方式有两种:一是靠民间艺人口头传唱;二是靠手抄本与本刻本保存和传播。而最基本、最主要的是靠众多的民间艺人世代相传。因此,对说唱艺人的研究,应该是《格萨尔》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格萨尔》的流传过程中,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最优秀、最受群众欢迎的人民诗人...
查看更多
要注意保护
传承
的多样性
2011.08.15
论坛
要注意保护
传承
的多样性 来到阳光普照下的鄂尔多斯高原,吸引我们的除了那神圣的成陵文化外,还有古老苍凉的乌审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走进博物馆,你会被这些灿烂的遗产所震撼,震撼的主要原因是这些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遗产是对地域文化绝好的归集与总结。人类往往企图通过这些珍贵的遗产对一片土地的生存特征和精神信念进行概括,于是一个地区的非遗往往成为最能吸引人的精神文化,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发掘、概括和分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乌审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原生态”究竟是什么意思
2011.07.15
论坛
“原生态”究竟是什么意思 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十二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个人赛中增加了“原生态”唱法比赛,这件事似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一个直接的原因是“原生态”这个概念引起的歧义和争论。以前涉及乡土文化时,常用的是“民俗”“民间”或“民族”之类比较专业的概念,如民俗文化、民间文学、民族唱法等。而在民间艺术之外另起炉灶讲“原生态”艺术,不但与民俗文化概念相混,而且关于什么是“原生态”、什么不是“原生态”也很难明确区分。因此使用这个概念似有故弄玄...
查看更多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不是"推广"而是"毁灭"
2011.07.14
论坛
给文化遗产添油加醋不是"推广"而是"毁灭" 目前正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中,在贵州专场“侗歌声声”演出时,据贵州省某位主管领导介绍,在做好各项保护措施的同时,该省还拟举办全国范围的“侗歌大赛”,让其他民族也来唱侗歌。 侗族大歌已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合唱技艺、文化内涵举世公认。侗歌当然好听,但侗歌首先是侗族人的侗歌,据侗歌的国家级
传承
人吴品仙介绍,周围“能唱的...
查看更多
1
146
147
148
149
150
18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