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传承
人的制度设定与多元阐释
2019.10.17
论坛
摘要: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制度的完善不仅是制度问题,也是文化问题。该制度虽然从身份界定、权利与义务、社会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对“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进行了制度层面的意义设定,但是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的意义在商品消费文化领域却被重新阐释,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本。
传承
人根据身份认同对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的意义进行策略性地接受,其中部分
传承
人更重视商人的身份,利用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的品牌价值满足自己盈利的欲望,忽视了官方认定的非遗代表性
传承
人的社会责任,这导致了非遗
传承
效果大...
查看更多
非遗发展要符合乡村实际
2019.10.15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重要的文化、旅游和经济资源,在乡村的沃土上,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其蕴含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至今依然显现着蓬勃活力。各地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发展乡村经济、催生乡村旅游、实现农民增收的特色文化产业。 文化
传承
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如何在新时代让非遗在
传承
中焕发新活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精神动力、产业经济动力和社会治理动力,需要研究符合乡村实际和非遗
传承
发展实际的思路和措施...
查看更多
初心如磐 薪火相传
2019.10.15
——浅谈如何当好一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论坛
非遗
传承
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从事项目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遗活态
传承
的杰出代表。守护血脉,筑梦匠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承接好传下去,当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传者,是每名代表性
传承
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以文化自觉传续血脉基因,当好技艺守护人。从历史的眼光回望,过去的“现代”就是当下的传统,传统文化就是在一茬茬一代代
传承
者的不断扬弃与发展中延续至今、变化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讲,
传承
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祖辈...
查看更多
始终如一的守护与
传承
——我眼中的民间文艺七十年
2019.10.14
论坛
漆器《乡音戏韵》邱志军作 仿古瓷器 摄于第二届“中国好手艺展”(摄影:李韵) 作者在山东省鄄城县调研民间土布 作者供图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作者供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七十年来,民间文艺融入时代,参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建构与发展,走过了一段坚实的历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继承解放区民间文艺传统发展群众文...
查看更多
刘魁立:非遗
传承
与传播
2019.10.11
论坛
编者按:“大匠至心”杭州沙龙一年一度相约至美丽的大运河畔,迄今连续举办四届,为非遗
传承
保护阐发学术观点,分享实践范例,提供科学方案。今年“大匠至心”非遗保护
传承
发展杭州沙龙以“新时代、新
传承
、新探索”为主题,观照非遗当代价值,推进非遗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非遗保护成果与人民共享。我们期待“大匠至心”杭州沙龙在各方支持推动下,成为引领非遗
传承
保护理论与实践的风向标,基于此,将陆续推出本届沙龙的系列观点论述。 刘魁立...
查看更多
从“遗产”到“资源”:辽河口“渔雁文化”的承续动力与意义重构
2019.10.10
论坛
摘要:“渔雁”是辽河入海口区域古已有之的一个特殊生计群体,其口承叙事已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渔雁生计之路在辽河口的开凿,成就了一个文化与文明的特殊通道,使该区域沉积了异于其他生计文化的文明累层。渔雁文化内隐的实践理性与资源潜能,在“非遗后”被逐步认知和开掘,在区域社会的发展中显现出积极的动能与不可替代的价值。对这一古老文化传统重新审视,剖析其绵延至今的承续动力,解析其从“遗产”到“资源”的实践过程,对于当下我国乡村振兴中认知、开...
查看更多
又见书场:曲艺生态维护的绍兴实践
2019.09.23
论坛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出台《曲艺
传承
发展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对曲艺门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传承
与发展予以专项部署。《计划》明确提出,要坚持整体性保护的理念,从维护曲艺生态、培育曲艺受众等方面促进这一活态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曲艺生态维护需要技艺
传承
,也需要业态培育和受众培养。在曲艺资源高度集中的浙江省绍兴市,曲艺书场近年来逐渐复兴。 书场复兴,让曲艺回归城市生活场景 书场即说书的场所,在文化娱乐方式比较单一的年代...
查看更多
根植传统 肩负当代——写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周岁之际
2019.09.23
论坛
江西省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发展高山特色农业与生态旅游。图为畲族农民正在整理丰收的农产品,晒秋以吸引游客(摄影:刘永华) 庆祝丰收(摄影:萧放) 编者按 2018年,适逢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将每年秋分日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下简称“丰收节”)。这是国家首次专门为农民设立...
查看更多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刍议
2019.09.23
论坛
摘要:保护人类文化多样性,保持人类文化创造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和发展的目的;坚持真实性、整体性和
传承
性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核心;以人为本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原则;活化利用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手段。贵州是非遗资源大省,正逐步向非遗保护强省迈进。贵州非遗的保护和发展实践已步入全国前列,逐渐形成了非遗保护和发展的“贵州模式”。该研究可为当下的非遗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更有利于丰富和完善贵州非遗保护和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 龙...
查看更多
田青:古琴的人文精神
2019.09.20
论坛
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个过去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开始被中国社会所重视,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开始被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的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四大类,而文人音乐的代表就是古琴。但是,随着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也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社会遗忘。从 2003 年到今天,古琴艺术和琴人从被人们遗忘、被边缘化,到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
查看更多
1
58
59
60
61
62
18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