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02   星期三   农历六月初八   夏至 夏至
搜索
专题报道
蔚县剪纸 作品《鸡》一、春节概说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古称“元旦”、“元日”、“岁首”、“新年”等,俗称年初一,指夏历(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汉、壮、布依、侗、朝鲜、仡佬、瑶、畲、京、达斡尔等民族都过这个节日。春节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活动。有关传说很多,其中以“年”兽传说、熬年传说和万年创建历法说等最具代表性。自汉武帝改用农历以后,中国历代都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日为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立春最早是祭天、祭农...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原标题: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全文如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随着又一年春节的临近,摇一摇抢红包、集福卡的数字狂欢再次铺天盖地,人们再一次感慨:生活越来越好,年味儿却越来越淡了。    回想过去,一过农历腊月二十三,甚至一进腊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过年的吃食,必然要忙上很多天。如今,年夜饭桌上的菜肴也日益“现代化”,许多人家的年夜饭还搬进了饭店,主妇们似乎再不必费尽心思地为丰盛的年夜饭熬上几天几夜了。    在人们飞速奔向现代化生活的同时,其实心理上仍不免对过去那种传统的、充满人情味的节日生活有所怀念。想起那些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班春劝农-劝农活动立春从天文上划分,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从2月4日或5日开始,到2月19或20日结束。2017年的立春时间为2月3日23点34分。“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自秦代以来,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立春的由来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称“立春节”。《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清华美院教授贾京生(左一)对传统印染进行田野考察浙江嘉兴,小朋友正在学习扎染传统工艺(摄影:金鹏)  不知道有多少次田野考察,让醉心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周剑石痛心不已:“以天然大漆为例,我国具备丰富的生漆资源、丰厚的工艺技术储备、庞大的从业群体和广阔的消费潜力,但制漆技艺却不够精细,使得国外低价采买中国生漆、再高价把精炼漆卖到中国,一出一进,价格整整差了十倍。”  “还有天然染色,在贵州、云南等地山区,以蜡染、扎染工艺表现...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摄影:乔栋张建宏正襟危坐,全神贯注地拿着画笔作画,那一刻,他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了手里的内画瓶。  内画瓶起源于内画鼻烟壶,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就有这么一位内画传承人,他的作品《映山红》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收藏,他个人也被授予“大同市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走进张建宏的内画艺术工作室,立刻被一侧玻璃柜里的展览品所吸引。这里面的作品,小到手掌心大小的鼻烟壶,大到50厘米见方的工艺成品,应有尽有。其内容或山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曹真荣制作完成的荷花灯扎框子扎花瓣贴花瓣做花头“不到夫子庙等于没过年,到了不买盏灯等于没过好年。”这是南京的一句老话。古往今来,秦淮花灯和金陵灯会,都是南京必不可少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民俗文化活动。  延续和传承着金陵民俗的秦淮花灯,怎么制作呢?日前,记者采访了73岁的江苏省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曹真荣。  曹家扎制花灯,到曹真荣时已经是第三代。受家学影响,他从小就迷上了扎灯,花灯事业一做就是60多年。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还有一道道清晰可见的伤痕,那都是他...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柯城九华乡的春糕由手工完成,口感软糯与光泽柔亮,是可以供于神前的供品。九华立春祭时,村民们家家都要吃春糕,除了“尝春”之意,还有与春神共享季节馈赠。  2月3日是丁酉年立春,衢州柯城九华乡的的梧桐祖殿香火旺盛,四处赶来的村民虔诚地在春神句芒前祭祀上一炷香迎春,以祈求新年平安福瑞。这,是衢州柯城九华立春祭等为代表的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第一个立春。国内唯一一座供奉春神的神庙的衢州柯城九华乡妙源村,正举办一...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编者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旨在通过数字多媒体手段,将传承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所掌握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进行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在完整保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同时,为有效研究、保护、弘扬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十二五”期间,文化部通过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对318名年满70周岁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实施抢救性记录。按照工作计划,文化部在“十三五”时期将继续推进...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戏曲广播体操登上鸡年春晚舞台(图片:网络)  原标题:戏曲广播体操上春晚“这是一次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推送,有个节目我们不得不提前公布了!”原本定于1月30日(正月初三)在中央电视台“2017春节戏曲晚会”播出的第一套戏曲广播体操,被作为素材提前上传到视频网站,却意外收获海量转发,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公众号不得不提前做了一次推送。“一个悄悄的动作,引发这么大的反响,我们真的始料未及。”戏曲广播体操出品方、央视戏曲频道新媒体组导演李晶说。    戏曲的身段配广播操...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