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9   星期二   农历闰六月初五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剪纸,则是根植于大家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两者融和在一起,会有怎样的效果?张多堂剪纸作品《将进酒》这些天,一套《剪影》系列图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按照唐诗、宋词、元曲分类,各自选取24首,然后通过六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巧手,将其以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日前,记者采访了该书作者之一、蔚县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淑英,了解剪纸技艺背后的传承故事。《剪影》全称为《剪影·六位国家级非遗剪纸大师作品系列》,跟以往的一些趣味读物不同,它...
查看更多
要闻
“‘威震十方的圣主’格斯尔降生人间,大显神通施展法术,把沙漠改造成肥美草原﹐使荒凉贫瘠故乡变成了人畜两旺的人间乐园。”5月1日,曾经以说唱人类著名史诗《格斯尔》而享誉世界的我国著名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在父老乡亲们的追悼中,与世长辞。2007年,曾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新疆文联名誉主席、著名的玛纳斯奇、《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甫·玛玛依一同被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在走完...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4月27日,中央美术学院驻四川成都传统工艺工作站在四川成都崇州市落户,这是文化和旅游部支持设立的全国第十一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也是四川省设立的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    未来,工作站将以国家级非遗项目道明竹编和省级非遗项目怀远藤编两大项目建立示范案例,带动蜀锦、蜀绣、银花丝、漆艺等成都主要传统工艺的整体性提升,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2012年,崇州市主动与中央美术学院对接,双方围绕道明竹编传承创新促进农民增收、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原标题:新疆哈密,以盛产香甜的哈密瓜闻名。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果实格外甘甜。不过,如今在哈密能带给人甜蜜滋味的可不仅仅是水果——这里的刺绣也是的)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和传承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不少原本...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  五音戏是流行于山东鲁中地区,以章丘、历城和淄博为中心的地方戏,属于以板腔变化体为主的独有剧种。历经三百年的传承发展,其传统剧目已多达160余部。1935年艺人邓洪山(艺名鲜樱桃)率领五人组成的戏班(当时的演出被称作“五人班”),在上海百代公司灌制了最早的六张唱片,受到百代公司的盛赞,并赠送写有“五音泰斗”的金字匾额一块,五音戏由此得名,并以此名行于世。2006年5月20日,被誉为“戏曲话化石”的五音戏,被国务院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蓝印花布新品种身着蓝花布的姑娘、挂着蓝花布的窗棂、铺着蓝花布的桌台……这简单原始的蓝白两色,创造出一个淳朴自然、千变万化的艺术世界。而这一独具江南气质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正在江苏省南通市一角静静“吐露芬芳”,且“香气”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蓝印花布 底蕴深厚    为继承和发展这项古老的民间工艺,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走遍了江浙一带乡间的田园农舍,收集了明清以来的蓝印花布、夹缬、绞缬、民间彩印等传统印染实物2.6万余...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本文为“一带一路”非遗项目译介专题的第10期 译介项目十八  猎鹰训练术,一项活态人类遗产 Falconry, a living human heritage 图1 哈萨克斯坦年迈训鹰者(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项目基本信息 入选年份:2016 申报国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出席“浙江非遗生活馆”领导合影4月27日上午,2018 第十三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浙江非遗生活馆正式开馆揭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省政协副主席郑继伟、省文化厅厅长褚子育、副厅长陈瑶、副厅长黄健全等领导出席“浙江非遗生活馆”开幕式、并为“浙江非遗生活馆”鸣锣揭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省政协副主席郑继伟为“浙江非遗生活馆”鸣锣揭幕本届展会由浙江省文化厅、义乌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义乌...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贵州省龙里县平坡村的苗家妇女在农闲时学习平坡苗族农民画,如今,30人左右的平坡农民画创作队伍每年可创作3000多幅作品,销售额突破50万元。人民视觉  原标题:非遗扶贫,鼓起群众信心(文化脉动·文化扶贫系列报道之一)编者按: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文化,公共文化在扶贫方面责任重大。实施文化扶贫、补齐文化短板,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本版推出系列报道...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如何生活?我们又将向哪里去?这些问题的答案,存在于神州大地一项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中,存在于中华民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中。近期正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通过精心撷取的35项传统文化技艺,生动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故事。纪录片娓娓道来,一幅幅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生生不息、绵延传承的画卷徐徐展开,令人神往,令人振奋。  纪录片《传承》采用纪实拍摄的方式,每集单设主题,共七集,分别为《江湖》《绝技》《德行》《师徒》《心传》《流变...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