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5 星期四 农历四月十八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成县竹篮寨:900年民间泥塑手工艺的困与守
2016.06.21
专题报道
查看棉花与泥的融合度 擀泥 入模具 贴合模具 脱模具 捏羊哨 成县,因古成州而得县名。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成县自古就有“陇上江南”、“陇右粮仓”的美称。竹篮寨,位于成县抛沙镇东北角,四周高中间低,古时周围竹林茂密,形似“竹篮”,寨子因此而得名,是远近闻名的泥塑之乡。竹篮寨泥塑始于宋代,历史悠久,是一项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传统技艺。泥塑造型多变,惟妙惟肖,颜色丰富而喜庆,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
查看更多
鬃人传人白大成:不想让“盘中戏”成绝唱
2016.06.21
专题报道
“这是一种纸糊的戏装小人,最精彩的是武将,头上插着翎毛,背后扎着四面小旗,全副盔甲,衣袍底下却是一圈鬃子。这些戏装小人都放在一个大铜盘上,耍的人一敲那铜盘,个个鬃人都旋转起来,刀来枪往,煞是好看。” 回忆起儿时跟随舅舅逛隆福寺庙会的经历,冰心曾经在散文《我到了北京》中特意提到她心心念念的鬃人表演。时至今日,偌大的京城里,此番热闹情景再难寻觅,鬃人的制作技艺,也唯有白大成一家还在继续
传承
。 邂逅 半个多世纪前拜师学艺 什刹海西侧的东...
查看更多
要吸引年轻人,更要向他们靠拢——中泰手工艺交流论坛综述
2016.06.17
专题报道
6月11日,由文化部非遗司、江苏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锦绣邻邦——中泰手工艺交流论坛”在江苏苏州举办。来自中泰两国的百余名传统工艺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从业者,围绕丝绸工艺在当代的
传承
发展、推广创新等展开对话。通过交流和讨论,可以发现两国在传统工艺的保护理念和实践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可资借鉴的方面,通过这一次的经验分享和观点碰撞给两国未来的保护实践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思路。 泰国政府和王室的积极扶持 中泰两国都有着十分悠久的丝绸织造...
查看更多
传统借助”非遗”重获生机 ”非遗”的路如何越走越宽?
2016.06.15
专题报道
编者按: “非遗”
传承
是当下热门的一个话题,各地的“非遗”产业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也免不了泥沙俱下,乱象丛生。 记者以“平定砂器”和“绛州版画”两个“非遗”案例入手,采访这些掌握传统绝技的“非遗”
传承
人,解剖“非遗”产业的现状、发展前景以及如何突破瓶颈、创新拓展。同时以传统雕版艺人的困境为由头,提出“非遗”申请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思路和方法,让复兴民族传统工艺的“非遗”
传承
及时调整方向,走对路子,全局盘活。 平定砂器:从“不讲理”的订单...
查看更多
第二届京津冀“非遗”联展开幕 聚焦“非遗与现代生活”
2016.06.12
其他新闻
6月8日至12日,第二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天津美术馆举行,包括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戏剧等在内的1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将亮相。本次联展以“非遗与现代生活”为主题,包括展览展示、专场演出、“新皇会”展演等三个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本次联展的重头戏,展览展示部分汇聚了京津冀三省市及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的1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项目50项,以精品馆、生活馆、传习馆的分布形式,解读非遗的传统...
查看更多
端午节的八种文化传统
2016.06.12
专题报道
端午节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来说,端午节是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近年来,保护和
传承
包括端午节在内的传统节日文化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保护端午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迅速崛起的东方大国来说究竟具有怎样的价值?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举全国之力来保护端午节呢? 包粽子—饮食文化 端午是
传承
中国南方优秀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端午节起源于南方,其食俗以粽子为代表,这一点与以
传承
北方食俗为主要内容的立春、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各...
查看更多
追寻失落已久的乡音雅曲——宁波国家级“非遗”四明南词的
传承
之路
2016.06.07
专题报道
2016年5月14日上午,三位年轻人走进宁波市海曙区文化馆一间音乐教室,来参加四明南词培训班学员招考面试。面试的老师是四明南词的省级非遗
传承
人陈祥源和陈雪芸。虽然报名人数太少有点遗憾,不过他们为现在社会上开始有年轻人喜欢四明南词感到欣慰。 目前,陈祥源与妻子陈雪芸,精心培育着一批以学生为主的年轻
传承
人,期望四明南词这朵曲艺奇葩重新绽放,散发清幽之香…… 四明南词 几度兴衰 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四明南词,又称“宁波文书”,是一种集说、噱、弹...
查看更多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去世
2016.06.03
其他新闻
武生泰斗王金璐 《八蜡庙》中扮演褚彪 记者从中国戏曲学院获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金璐,于6月1日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6周岁。 王金璐1919年生于北京,1931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4岁拜马连良为师。15岁后专工武生。曾与金少山、侯喜瑞、尚和玉、马德成、筱翠花、言慧珠、李洪春、奚啸伯等合作演出。1947年参与组织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友剧团。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上海京剧院演员...
查看更多
2016年”文化遗产日”非遗活动精彩纷呈
2016.06.03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5周年。6月2日上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 2016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
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
查看更多
“中国手工造纸联盟”在清华成立
2016.06.03
其他新闻
为了促进手工造纸企业与学术机构及其他社会团体的相互交流,促进手工造纸类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推广普及,日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科技大学手工纸研究所与参加研修培训的相关
传承
人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手工造纸联盟”。 此次联盟的成立是在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分别承办文化部、教育部“非遗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过程中,两家高校及参与研修的学员共同萌生的想法。该联盟的建立旨在促进手工造纸及笔墨纸砚等相关行业的交流,促进手工造纸分类标准及知识体系的建立,促进纸纤...
查看更多
1
674
675
676
677
678
8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