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百伎千工 漆从西蜀来——成都漆艺精美依然
2015.09.22
专题报道
近一个月来,四川省成都市漆器工艺厂很热闹。随着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举办,让这家漆艺厂成为众多记者和专家的走访对象,而精美的成都漆艺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该项目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漆树是生长于北纬25度至42度、东经95度至125度之间的树种,刚好在我国四川盆地生长得最为茂盛。成都漆艺发轫于商周时期,进入汉朝后,天府之国更与漆艺结下了不解之缘。西汉文学家扬雄在《蜀都赋》中亦称:“雕镂器,百伎千工。”郭沫若先...
查看更多
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地理
2015.09.11
专题报道
共通的手工艺 不同的只是文化内涵 成都传统的银花丝技艺,这项技艺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工序的多样复杂,目前对全部的十几道工序都了解的
传承
人不到20人。道安是成都银花丝技艺的国家级非遗
传承
人之一,从她的故事里,我们略能感知这项技艺的艰辛,从冶炼、提纯、压片到拉丝,其中要用到大量的物理、化学和冶金知识,拉出来的银丝需要用焊条进行拼接,不同的部位需要不同成分的焊接技术,这焊条的比例全部是道安自己调配的,冶金、焊接的时候要大量使用汽油、液化气还有明火,道...
查看更多
第五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今日开幕
2015.09.11
其他新闻
时值中国文化遗产日设立十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承办,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青羊区人民政府和国际非遗博览园具体执行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国际非遗节”),于9月11日至9月20日,在四川成都举办。 9月11日上午,第五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开幕式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内隆重举行。联合国教科文...
查看更多
探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塔塔尔族传统节日“萨班节”
2015.09.10
专题报道
萨班节,也称“犁头节”,是塔塔尔族特有的传统节日。8月10日,全国唯一的塔塔尔族乡——奇台县大泉塔塔尔族乡举办了撒班节活动。 在大泉塔塔尔族乡黑沟风景区,从全疆各地赶来,穿着鲜艳民族服饰的塔塔尔族男女老少在宽敞的草坪上,铺上地毯或毛毡围坐在一起。精彩的塔塔尔族歌舞表演、民族刺绣展示、传统体育竞技、精美的塔塔尔美食让大家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中。 夏迪亚•夏米力是新疆歌舞团唯一的塔塔尔族歌唱演员,这是她第三次来到大泉塔塔尔族乡演出。她专门为同胞们带来...
查看更多
千余非遗项目荟萃成都国际非遗节
2015.09.10
其他新闻
由文化部、四川省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成都市政府、中国非遗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承办的“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9月11日至20日在四川成都举行。 本届非遗节以“
传承
文脉、创造未来”为主题,期间将组织开展“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非遗国际论坛”“非遗大戏台”“非遗进万家”“第二届中国篆刻艺术双年展”五大项活动,举办各类非遗展示、展演、展销和交流活动400多场。其中,“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
查看更多
时光锦绣 十指春风
2015.09.06
专题报道
中国刺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在辽阔的大地上,无论是江南水乡、西北边陲、黄河流域、岭南地带,还是少数民族地区,都有着不同风格的刺绣。 长期以来,中国刺绣的创作设计、针法技法与政治、经济和人们的审美观念密切相关,发展至今,其高超的艺术性、技艺性为人们所喜爱,并且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刺绣是何时出现的 刺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这是后代人很感兴趣的问题。据传,在远古时代,人们对大自然中的动物、植...
查看更多
一场民间与学院的对话——记非遗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
2015.08.21
专题报道
学院作品 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陶艺班在陶艺实验室的教学现场 “从作品的设计、创作,到后期装裱、包装,如何将剪纸艺术顺利推向市场?”这是山东的剪纸
传承
人杨秀玲目前迫切想了解的知识。“如何使色彩艳丽的羌绣手工艺品被更多人接受并喜欢?”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四川阿坝“80后”绣娘张一的心头,亟待解答。这个暑期,在参加文化部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中,她们心中的困惑和疑虑都有了答案。 从7月中旬开始,旨在提...
查看更多
皮影戏商演路在何方
2015.08.14
专题报道
近一个月来,在辽宁大连工作的“85后”青年王绍森每天都要忙到凌晨2点左右,调整剧本、联系剧场、宣传演出、规划行程、预订酒店和车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他一手操办。虽然身体已经十分疲惫,但一想到月末自己组建的辽南皮影艺术团的首次全国巡演即将启程,他就又鼓足了干劲儿。 王绍森原本经营着一家自己的丝绸公司,虽然公司不大,但销售比较稳定。本来他的梦想是做一个家喻户晓的丝绸品牌,但一年前与皮影戏的偶遇,竟然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如今,他最希望的是...
查看更多
文化部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
2015.08.14
其他新闻
为提高非遗
传承
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
传承
能力,文化部于7月中旬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试点工作。目前这一工作已经在上海大学、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等18所院校陆续展开,预计举办培训班21个,培训人员1290人次,涉及剪纸、刺绣、编织、漆器髹饰、瓷器烧制、金属锻制、唐卡绘制等数十项非遗项目。此次暑期试点培训是该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重点工作之一。 据文化部非遗司负责人介绍,启动这一试点工作,是针对部分传统手工艺者的综合文化修养...
查看更多
探访贵州苗族锡绣:逐渐消失的世界手工艺绝技
2015.08.05
专题报道
这曾是一套藏诸深山的世界手工艺绝技,因国内旅游者和外国友人的偶遇,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所独有苗族锡秀,在流传600余年后才为世人认识,成为贵州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如今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堪称世界一绝的绣中绝技正在逐渐消失。 苗族锡绣在材料上使用金属“锡”最终来完成一件刺绣品,正因为用料上的特殊性,使其与其它用蝉丝线作为刺绣的材料相比具有特殊性,改变了人们传统刺绣的用料观念,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刺绣。因此,苗族锡秀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挑花刺绣...
查看更多
1
694
695
696
697
698
8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