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20 星期二 农历四月廿三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国家级“非遗”
传承
人开始申报
2008.08.07
其他新闻
国家级“非遗”
传承
人开始申报 记者从29日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上获悉,为有效保护和
传承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将于近期开展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的申报和推荐工作。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各省区市文化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切实做好申报和推荐的各项工作。要认真把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的推荐范围和推荐条件,在已公布的省级代表性
传承
人的基础上,好中选优,力求推选出真正的代表性
传承
人...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技艺展演”在京开幕
2008.08.07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技艺展演”在京开幕 本网讯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技艺展演”,作为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重要文化活动,于2008年8月6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开幕。 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陈福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金星华等参加了开幕仪式。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
查看更多
新华调查:徽墨和歙砚
传承
遭遇“人”“材”困境
2008.08.04
专题报道
徽墨和歙砚
传承
遭遇“人”“材”困境 墨和砚同属文房四宝,是我国传统的民族工艺品,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徽墨和歙砚因其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制作工艺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么,它们现在的发展情况如何呢?记者日前在皖南地区对这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调查。 千年“奇葩” 今遇难题 全国最大的徽墨、歙砚生产基地位于风景秀美的皖南山区歙县,在唐代以前,墨的主要产地在陕西和山西...
查看更多
唐卡收藏:兴盛之中有隐忧
2008.08.04
专题报道
唐卡收藏:兴盛之中有隐忧 近年来,随着唐卡被纳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及藏学热的日渐升温,唐卡正受到越来越多收藏家的关注,唐卡绘画这门藏族传统技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目前唐卡市场出现了以新充旧、颜料作假、粗制滥造等现象,有关专家认为,只有尽快加以规范,才能让唐卡艺术保持长久的生命力。2007年7月11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唐卡画展上,炉霍唐卡画师、17世纪藏画大师朗卡杰第六代弟子格勒登真在介绍其作品《释迦牟尼佛...
查看更多
布依族文化“八宝”初识
2008.08.04
专题报道
布依族文化“八宝”初识 布依戏《降三星》敲击铜鼓――木盆合音布依傩仪面具――东山圣公(左)、南山圣母(右) 布依族文化“八宝”为:布依八音、布依族谷艺(布依戏)、布依“削肖贯”、布依小打音乐、布依铜鼓、布依《摩经》文化、布依戈榜(布依傩仪)、布依族仪式性“前傩戏”――“哑面”。 一、布依八音 布依八音亦称布依八音坐唱、八音坐弹,系流传黔西南布依族聚居地区的民族曲艺。 据史料记载,早在北宋时期,八音就流入南盘江一带布依族聚居地区,元代,八音加入...
查看更多
怎样留住濒临失传的中国老工艺
2008.08.04
专题报道
怎样留住濒临失传的中国老工艺 题记:最近,出生于上海的德籍华人珊丽娜,因自费200余万元拯救旗袍盘扣而备受关注。据她介绍,11年前,她在市场上寻觅一种盘扣式样,但一无所获。失望之余,她萌发了这样一个念头:岁月流逝,许多老裁缝相继去世了,这门手艺也濒临失传。自己能为
传承
这门手艺做些什么呢? 现在,走在大街上,您还能像小时候那样见到走街串巷吹糖人的师傅吗?过年之际,您还会为家里贴上新的年画而兴奋吗?迎春之时,您周围的朋友还能随手就剪出个“八葫芦转...
查看更多
周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刚起步 存在四大问题
2008.08.04
其他新闻
周和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刚起步 存在四大问题 “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良好开端,但从总体来看尚处于起步阶段,保护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任务还很艰巨。”29日举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上,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表示。 据介绍,为推进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08年4月25日至5月13日,文化部组织10个督导组分赴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督导工作。通过督导,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各地...
查看更多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
2008.08.04
其他新闻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推进年底前完成第一次全国普查和第三批国家级
传承
人申报将重点加强名录项目的科学保护 四级保护体系基本形成 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518项名录到今年第二批510项名录、147项第一批扩展项目的公布,以及两批共777名国家级项目代表性
传承
人的命名,闽南、徽州等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的建设,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和传习所的出现,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
查看更多
传承
非物质遗产须防“文化次品”
2008.08.01
专题报道
传承
非物质遗产须防“文化次品” 精品至尊:该不出手就不出手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上是一种精品文化,各门精湛技艺的背后是人类心灵精华的结晶。
传承
精品文化首先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严把质量门槛,拒绝出“水货”,出次品。否则,贪图一时之省力和眼前之小利,而危及文化可持续发展,悔之莫及。 流传了六百年的中国昆曲尤其堪称精致艺术之冠,它以文辞优美、音乐婉转、一唱三叹、载歌载舞的“综合实力”而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近乎完美的艺术品种。2001年...
查看更多
皖南花鼓戏期待保护
传承
2008.08.01
专题报道
皖南花鼓戏期待保护
传承
6月中旬,作为我省五大地方剧种之一的宣城市皖南花鼓戏,入选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传统文化的皖南花鼓戏,能否借此振衰起颓,梅开三度,恢复“皖南一枝花”的昔日荣光? 花鼓戏曾经走红 传统文化大多因民间而兴。曾经辉煌的皖南花鼓戏就来自民间,起源于太平天国时期的花鼓调,流行于皖南宣州、广德、宁国、郎溪等地。19世纪末,湖北民间的花鼓调和河南的灯曲随移民传入皖南,与当地民间歌舞合流,并接受徽剧、京剧等兄弟剧...
查看更多
1
833
834
835
836
837
8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