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藏族唐卡(齐吾岗派)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齐吾岗派唐卡,是西藏五大唐卡画派之一,诞生于公元13世纪,由雅堆·齐吾岗巴创制,现主要分布在西藏拉萨周边、昌都的类乌齐和日喀则的萨迦、江孜地区。 齐吾岗派唐卡是在吸收外来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绘画艺术风格以及波斯细密画风格的基础上,与西藏萨迦、江孜等地区本土民间传统绘画艺术和审美风尚交融而形成的藏地本土风格艺术画派,也是藏传佛教后弘期文艺发展变革的先锋画派。萨迦寺大殿经堂壁画、江孜白居寺万佛塔壁画、昌都类乌齐寺壁画均是其代表作品。 齐吾岗派唐卡构图严谨,以...
查看更多
藏族唐卡(拉萨堆绣唐卡)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拉萨堆绣唐卡,是一种采用堆绣工艺制作的唐卡种类,历史悠久,工艺独特,自成风格。据史料记载,17世纪时,拉萨已出现官办和民间堆绣唐卡工作坊。经过几百年的
传承
发展,该项目现主要流布于西藏自治区的拉萨市、日喀则市、山南市和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等。 拉萨堆绣唐卡在选料上非常严格,早期的堆绣唐卡所用布料须是印度等地的真丝面料,但也会根据客人需求改用其他布料。真丝面料具有优良的染色性能,可以满足堆绣唐卡制作时对颜色的各种要求,且具有珍珠般优雅柔和的光泽,比普通布料更加...
查看更多
藏族唐卡(康勉萨唐卡)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康勉萨唐卡是藏族唐卡的重要流派之一,由珠巴·普布泽仁创制于公元18世纪,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它发源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现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日喀则市,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德格县、新龙县,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县。 康勉萨唐卡结合了勉唐画派的比例系统、钦泽画派的美化装饰、嘎玛嘎赤画派的立体塑造方法,融合了上述三大画派的优点,凭借特色鲜明的绘画技艺,在藏族唐卡诸多流派中独树一帜。它的静、怒佛像区别明确。静像祥和清秀,怒像夸张狰狞,尤...
查看更多
藏族唐卡(天祝唐卡)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天祝唐卡是主要以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为核心流布区域的传统唐卡流派,是藏族唐卡艺术的一个重要支系。 天祝唐卡的基本表现手法与流行于卫藏、康区的唐卡画派有一定共同点,绘制过程都包括画定位线、起草构图,白描、上色晕染、勾线描金等程序,构图形式分为中心式构图、叙事性构图、坛城式构图3种。但风格上显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其早期作品受益于敦煌古老绘画艺术和南亚印度艺术的双重影响,在婆罗风格的基础上增加了些许中亚特色。15世纪的天祝唐卡作品中出现了具有写实特征的风景...
查看更多
藏族唐卡(化隆唐卡)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化隆唐卡是有300多年历史的藏族唐卡艺术表现形式,主要流布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乡等十多个乡镇,并辐射到青海河湟(宗喀)地区。 化隆唐卡在化隆地区的
传承
传播由来已久。自赛知寺第十一世白日光活佛推广唐卡以来,历届白日光活佛继承发扬,至第十四世白日光活佛更登•阿旺丹岱时期,唐卡绘制艺术走向鼎盛,最终形成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风格。 化隆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以绘画形式为主,突出唐卡的地域风格,同时延伸到壁画、雕塑、木刻、坛城、建筑...
查看更多
藏族唐卡(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又称“集成唐卡”,意为“用彩缎织物装裱式的卷轴画”。它采用刺绣、堆绣、绘画等多种手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作而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藏族绘画艺术的一朵奇葩。它由曲杨嘉措开创于17世纪的卫藏,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 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将绘画和刺绣结合于织锦唐卡中,讲究各色绸缎的选用配置,粗犷中显细腻,点滴中见绝妙,技艺精湛、做工精细、色彩鲜亮且不易褪色,具有传统唐卡的...
查看更多
藏族唐卡(藏娘唐卡)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藏娘唐卡,是源于通天河流域的一种藏族唐卡。它由印度佛学大师班钦·弥底迦纳创制于公元10世纪末,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主要分布范围为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甘孜县、石渠县、德格县,西藏自治区等地。 因其流传区域地理位置偏僻且交通不便,鲜受外界影响,藏娘唐卡历代画师严格遵循古老的度量和风格,作品始终保持着独有的风格和特色。 藏娘唐卡以悠久的历史、严格的度量经、饱满的色彩及富有情趣的表现形式,带给人强烈的视觉震撼,在唐卡艺术中独树一帜。在历代画师的不断完善和补...
查看更多
剪纸(太原剪纸)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太原剪纸是太原民众十分喜爱的民间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现以山西省太原市为核心分布区域。 太原剪纸以纸张为原料、剪刀为工具,用镂空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艺人对世界的感悟,常用于逢年过节、婚嫁迎娶、乔迁新居、过会赶集、生日满月和日常生活等民俗事项,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是太原人文历史的百科全书。 太原剪纸写实而不拘泥,夸张不荒诞,变形不失真,线条流畅,生动细腻,给人以含蓄自然之美,浓缩了太原古老文化艺术的魅力。其工艺特征较为复杂,包含画稿、拨样、搓捻子、订...
查看更多
剪纸(海伦剪纸)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海伦剪纸是流传于东北大地的一种民间艺术,发源于古代满族先民剪兽皮做饰物的古老习俗,现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内的城市乡村,并扩展到周边市县。 海伦剪纸其刀工卓绝,形成了古朴工细、浑厚博大、稚拙中见华丽、朴实中见情趣、细而不腻、刚中有柔的艺术风格。 海伦剪纸在继承传统民间剪纸的基础上,十分注重创新发展,逐渐把写意的随意性体裁发展为以刻线为主体的装饰造型设计。它把平面层次镂空发展为体现焦点与散点透视关系的多层次空间画面;把平面纹样装饰发展为主体造型和镂空...
查看更多
剪纸(梅山剪纸)
2021.08.23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梅山剪纸是主要流传于湖南省梅山地区的传统剪纸艺术。梅山地处湖南中部偏北地区,是宋代以前少数民族向西南迁徙过程中的重要驿站,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兼容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梅山文化。梅山剪纸历史悠久,清代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如今梅山剪纸集中分布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并辐射至周边县市。 梅山剪纸有剪花和锉花两种类型。其剪花风格稚拙淳朴,使用剪刀和当地土造红纸制作,一次能剪4—6层,作品以生活用品为主,包括鸡蛋花、门笺纸、双鹅婚庆窗花、盖碗花、寿诞花等。梅山剪纸作品因用...
查看更多
1
1334
1335
1336
1337
1338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