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6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十三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897)
机构
(4)
政策
(295)
资讯
(8900)
清单
(5305)
资源
(1091)
学术
(1849)
百科
(6)
其他
(44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南京市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南京云锦浓缩了中国丝织技艺的精华,是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一。南京云锦的生产现主要分布在南京市的秦淮、建邺、白下、玄武、栖霞五区。一千五百多年前,史籍即有关于南京丝织品的文字记载,但无实物流传。东晋末年,南京有了专门生产织锦的机构——斗场锦署。北宋南迁后,南京成为中国的丝织中心。南京云锦织金饰约始于元代,而彩色妆花织金饰则盛于明清两代。 南京云锦是用传统的大...
查看更多
德化瓷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福建省德化县 德化县地处福建省中部。德化瓷的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出成品。 德化瓷的制作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
传承
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明代,德化瓷艺人何朝宗利用当地优质的高岭土...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沙县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兴起,其间不断发展创新,一直流传至今。它以手口方式
传承
,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 现喀什市古则尔社区下属的阔子其亚尔比西居民区是世世代代从事土陶作业的地方。这里的土壤为粘土,是制陶的重要原料。土陶制作者即利用这种粘土制陶,不经任何加工,不添加配料,以水和泥制成器皿状,再涂以不同颜色,烧成光泽美观的生活用品。 英吉沙县也是...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兴起,其间不断发展创新,一直流传至今。它以手口方式
传承
,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 现喀什市古则尔社区下属的阔子其亚尔比西居民区是世世代代从事土陶作业的地方。这里的土壤为粘土,是制陶的重要原料。土陶制作者即利用这种粘土制陶,不经任何加工,不添加配料,以水和泥制成器皿状,再涂以不同颜色,烧成光泽美观的生活用品。 英吉沙县也是维...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 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而兴起,其间不断发展创新,一直流传至今。它以手口方式
传承
,没有详细的文字记录。 现喀什市古则尔社区下属的阔子其亚尔比西居民区是世世代代从事土陶作业的地方。这里的土壤为粘土,是制陶的重要原料。土陶制作者即利用这种粘土制陶,不经任何加工,不添加配料,以水和泥制成器皿状,再涂以不同颜色,烧成光泽美观的生活用品。 英吉沙县也...
查看更多
傣族慢轮制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云南有长达四千余年的制陶史,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曼斗寨、勐罕曼峦站寨、勐海曼扎寨及勐龙寨等地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制陶技艺。 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明初钱祖训所著《百夷传》称: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傣族制陶是由妇女世代相承的。其主要工具有转轮、木拍、竹刮、石球等,主要技艺流程包括舂土、筛土、拌沙、渗水、安装转盘、制坯、打坯...
查看更多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 海南岛制陶历史悠久,在黎族聚居地区的史前遗址中曾发现过陶片,文献中也不乏相关记载。如宋朝的《诸蕃志》卷下曾记黎族“以土为釜,瓠匏为器”,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亦记黎人:“缌绠绩木皮木布,陶土为釜。”黎族地区的制陶技术保留在哈方言、润方言、赛方言、美孚方言等区域。 黎族制陶工具包括木杵、木臼、木拍、木刮及竹刀、蚌壳、钻孔竹棍、竹垫等,制陶过程由挖陶、挑陶土、晒陶土、粉碎陶土、筛陶土、和泥...
查看更多
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宜兴市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历史。紫砂陶制作技艺举世无双,它以特产于宜兴的一种具有特殊团粒结构和双重气孔结构的紫砂泥料(具体有紫泥、朱泥、本山绿泥等多种)为原料,采用百种以上的自制工具,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圆器)、镶接身筒(方器)或镶接与雕塑结合(花器)、表面修光、陶刻装饰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 宜兴紫砂陶...
查看更多
赏石艺术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赏石艺术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相融合的艺术方式。它以天然观赏石为审美对象,通过发现和构思石头的造型、纹理、色彩、质地等元素构成的艺术形象,赋予其审美意蕴与人文内涵。从公共空间到厅堂案几,营造合适氛围,以命题概括,辅以诗文书画阐释意境,实现“天造奇石、人赋妙意”的审美追求。 在世代
传承
过程中,赏石艺术的流布范围不断扩大。古代主要集中在中原、关中、江南、东部和南部沿海等区域,当代全国各地都有赏石爱好者。其发展历程丰富且具有阶段性。秦汉时期,赏石艺术随园林出现而发端...
查看更多
错金银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错金银技艺在玉器行业俗称“压丝工艺”,是在玉器上刻槽,将黄金、铂金、白银等线条镶嵌于器物表面,组合成各种植物纹饰,并镶嵌红、蓝等天然宝石的传统手工艺。在我国主要流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及北京、上海、福建等地。 新疆的错金银技艺采用白玉、青白玉、碧玉、墨玉、水晶等原料制作。在搭配上颇具特色,白玉、青白玉错金丝,嵌红、蓝等天然宝石;碧玉、墨玉错银丝,嵌松石、珊瑚、青金石。白玉和青白玉主体色调浅,配上色泽艳丽的红、蓝宝石以及金丝、金片,更显华贵、典雅。玉...
查看更多
1
869
870
871
872
873
179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