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7777)
机构
(4)
政策
(296)
资讯
(8793)
清单
(5305)
资源
(1085)
学术
(1842)
百科
(6)
其他
(44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胡官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又名乃珍珠,女,侗族,1955年9月生,贵州省榕江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大歌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生活在侗族音乐之家,父母亲都是当地有名的侗族歌师,从小跟父母学唱侗歌,10岁就成为当地有名的歌手,18岁进鼓楼对唱侗族大歌。因其嗓音动听,掌握的歌多,成了寨上歌队的主力队员。对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不同声部的发音和表演方法,都有准确的把握和理解,并在继承侗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深受乡亲们的喜爱。热衷于青少年歌手的培养
传承
,所带十四个徒弟,全部...
查看更多
胡格吉勒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61年7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呼麦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喜爱歌唱,1984年起在内蒙古广播艺术团工作。1996年至1999年,出于兴趣自学呼麦,从1999年起师从蒙古国呼麦大师敖德苏荣学习呼麦。不但系统地掌握呼麦演唱技巧,还开创性地用呼麦演唱蒙古族传统民歌,扩展了呼麦的演唱曲目。随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先后获首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金奖和第二届国际奥林匹克合唱大赛金奖。2002年以来,通过举办培训班培养了大...
查看更多
石季通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法名鼎通,男,汉族,1924年7月生,上海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道教音乐(上海道教音乐)代表性
传承
人。8岁开始随父石付岩学艺,学会了吹、打、写、念等道家职业的全部基本功。1986年以来整理了道教音乐的全部科仪资料,如步虚、颂、赞、偈等多种法事内容,所贡献的法事音乐,如《万花灯》《马队》等大型吹打乐曲,已成为上海市道教音乐中独一无二的收藏曲目。在多年道教音乐生涯中,传授了一大批道教子弟,是嘉定地区颇有影响力的道教音乐代表性
传承
人。
查看更多
戴碧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2月生,湖南省隆回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民歌(花瑶呜哇山歌)代表性
传承
人。11岁师从民间歌手陈世达学唱花瑶呜哇山歌。2001年入选虎形山瑶族乡民俗表演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把花瑶呜哇山歌的高腔特色发挥到极致。演唱时,擅长用真假声结合演唱,曲调节奏自由,声音高亢嘹亮,甩腔悠长而急促,既如行云流水,又气贯长虹。在歌词的表现手法上,擅长采用直陈、比喻、起兴、夸张、对偶、排比、反复、问答等多种形式。对韵脚的处理有...
查看更多
陈千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43年10月生,湖南省吉首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民歌(湘西苗族民歌)代表性
传承
人。从小跟随父母、兄嫂及乡亲们上坡下田,受到纯朴的苗歌熏陶,13岁开始登场唱歌。1964年被吉首市白岩乡新村老歌师陈祖品收为徒弟。多年坚持深入生活,积极搜集各类优秀民间歌谣、谚语、故事、笑话等,汲取民间歌谣的营养,再加以提炼,取其精华,形成自己的风格,创作的民歌被广泛传唱,在当地产生了一定影响。还积极参与苗族民歌的表演、培训和搜集、整理工作。
查看更多
余家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4年1月生,湖北省老河口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老河口丝弦代表性
传承
人。1953年在老河口“国乐研究社”师从王直夫先生学习丝弦音乐,成为该社的骨干。习艺刻苦认真,继承了全部演奏曲牌。后长年开展丝弦的演奏、
传承
、研究工作。由其整理、校对的丝弦曲目,收入《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湖北卷》。组织重建了丝弦乐队,成立丝弦传习所,建立少儿丝弦
传承
培训基地,精心开展丝弦
传承
工作。曾先后获得中国艺术科学重点项目文艺集成编纂成果贡献奖、中...
查看更多
顾友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7年1月生,浙江省嘉兴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善田歌代表性
传承
人。年幼时跟随母亲学唱田歌。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活跃在省市县各级田歌表演舞台上。嗓音清脆高亢,音高表达准确,会唱田歌的各种曲调。1955年参加沈少泉田歌班,参加浙江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唱《五姑娘》。1959年,参加上海音乐节,演出新编田歌《黄浦太湖结成亲》获得演出奖。1960年,新编田歌《黄浦太湖结成亲》参加浙江省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演出,并录制唱片。长期通过...
查看更多
姚启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5月生,2017年12月去世,湖北省丹江口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吕家河民歌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跟随祖辈、父辈学唱吕家河民歌,擅长演唱各类民歌小调、长篇叙事诗歌,能唱各类民歌一千二百余首,被当地群众称为“歌袋子”。代表作品有《对战歌》《黑暗传》《拜年》等。能够即兴编词演唱,熟练演奏多种民间乐器。演唱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内容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作为一个文盲歌师,仅靠纯记忆的方式保存了大量活态的民歌史料,演唱、整理、编创吕家河...
查看更多
王兆珍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8年11月生,湖北省江陵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山民歌代表性
传承
人。自幼酷爱唱歌跳舞,从小跟姨妈王金秀学唱马山民歌。演唱的代表性民歌有小调·绣荷包调《绣一个社会主义好前程》、田歌·穿号子《喜庆丰收好热闹》、田歌·薅草歌《我说老板是头牛》、山歌·赶五句《喊我情哥吃火烧》《喇叭调》《叮当调》《清早起来脸朝东》等,为马山民歌的
传承
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56年随湖北省民歌代表队参加了全国群众文艺调演获一等奖,并被选派到中南海怀仁堂...
查看更多
王兰英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37年7月生,江苏省高邮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邮民歌代表性
传承
人。国家一级演员。幼年随祖母学唱高邮民歌,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演唱技巧。1955年加入高邮县武安文工团。1957年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第二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
传承
的《数鸭蛋》《小小刘姐姐》《黄黄子》等高邮地区特有的传统地方民歌,具有浓郁的苏北水乡特色。唱法保留了高邮独特的民风韵律,充分表现乡土情怀。2000年后多次参加各地演出与比赛,热情传唱高邮民歌。
查看更多
1
1271
1272
1273
1274
1275
1778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