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司岗里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      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流传于云南省的沧源、澜沧以及西盟佤族自治县。“司岗”是佤语“石洞”、“洞穴”或“葫芦”的意思。作品描述了人类从“司岗”出来后发生的各种故事,包括人类起源,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动植物的产生、祖先事迹、村寨史、家族史、民族史、民族关系、英雄故事、爱情故事等。内容涉及佤族与自然现象、动植物、生产生活、家族历史、传统习俗、部落战争、祭祀、繁衍生息等方面。   《司岗里》通过佤族先民对...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口传长诗召树屯与喃木诺娜是傣族最著名、最优秀且流传最广泛的爱情赞美诗,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和东南亚地区广为流传。它历史久远,版本众多,不仅有口头传承的说唱韵文(长诗)和散文体长篇故事,还被民间画师用作佛寺壁画、经画的创作题材,有的地方甚至连湖泊、池塘也以召树屯与喃木诺娜中的“金湖”命名。   用傣泐文记载、傣泐语吟唱的召树屯与喃木诺娜,以傣族独特的艺术手法栩栩如生地塑造了召树屯、喃木诺娜这两个代...
查看更多
都镇湾故事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都镇湾故事包括天体、大地、山川、河流起源,人畜起源,动植物传说,神仙传说,帝王传说,地名传说,风物传说,习俗传说,以及机智人物故事、动植物故事、幻想故事、精怪故事、生活故事、革命故事、笑话寓言等多种类型和题材的口头叙事作品,主要分布在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都镇湾的杜家冲、十五溪、庄溪和龙潭坪等地区。   都镇湾故事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风味,特别是其中的老虎故事保留着土家族传统文化的鲜明烙印...
查看更多
木兰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      木兰传说是一个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人物传说,北朝无名氏编写的民歌《木兰诗》(或称《木兰辞》)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戍边的故事:“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郭茂倩《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一千多年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在我国民众中,历久...
查看更多
观音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舟山市      浙江省舟山群岛东隅的普陀洛迦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为闻名海内外的观音道场所在地。舟山各地流传的观音传说已有上千年历史,多从普陀山生发出来。   早在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的《昌国县志》中,就有“梅岑山(今普陀山)观音宝陀寺”的记载。南宋孝宗乾道年间《四明图经》中“日僧慧锷送观音”的记载则更早。由此开始,《不肯去观音》的传说一直流传至今。元代西域僧盛熙明著《补怛洛迦山传》,其中记录有《善财一...
查看更多
刘伯温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青田县      刘基(1311—1373),字伯温,溢号文成。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刘伯温传说源远流长,在其家乡浙南青田、文成一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说或表现刘伯温的胸怀大略、足智多谋,或表现他的仁心仁术、关爱百姓,或表现他的为官清廉、执法如山,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正义、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善良智慧的赞誉和对邪恶的憎恨。随着文化交流,刘伯温传说甚至流传到韩国、日本等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深远影响...
查看更多
刘伯温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文成县      刘基(1311—1373),字伯温,溢号文成。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刘伯温传说源远流长,在其家乡浙南青田、文成一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说或表现刘伯温的胸怀大略、足智多谋,或表现他的仁心仁术、关爱百姓,或表现他的为官清廉、执法如山,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正义、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善良智慧的赞誉和对邪恶的憎恨。随着文化交流,刘伯温传说甚至流传到韩国、日本等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深远影响...
查看更多
尧的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绛县      根据山西省绛县尧寓村村民世代传说和有关文献记载,尧王出生在尧寓村。该村有陶唐遗风、巍严配天、创建寨记、古驿道碑等古石碑,还有东尧岭的尧王庙、西尧岭的全神庙、村前的三官庙、中尧岭的尧王出生秘洞等遗址,据说都与尧王有关。东西尧岭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也有许多与尧王相关的遗迹,如尧王坐过的石椅和用过的石桌、尧王洗澡潭、尧王祭天坛、尧王点将台、尧王祭天塔、南天门、锅锅门、青龙岗等。每处关于尧王的民间传...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      杨家将传说展现了一个英雄家族的群体形象。在外族入侵、民族危亡的时刻,杨家将面对强敌挺身而出,浴血奋战,其强悍、坚强和敢于牺牲的英雄气概彰显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穆桂英传说作为杨家将传说的组成部分,表现了一个久经沙场的女性的悲欢和爱憎,传达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丽、勇敢的女英雄穆桂英深沉的热爱。杨家将(穆桂英)传说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极富思想教育意义。   杨家将说唱是流传在山西省广灵县东部与河北省...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      《拉仁布与吉门索》是土族民间长诗,用土族口语创作并演唱,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群众中相沿传袭,至今仍为活态的口头文学形式。   这部民间文学作品用生动的形象、深沉悲壮的语言及讲唱的形式记述了穷人拉仁布和牧主的妹妹吉门索的爱情悲剧,两人从雇主关系发展到热恋关系。由于吉门索兄嫂的百般阻挠,这对恋人的爱情终归于失败。   全诗以讲唱为主,共分8个章节,是土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土...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