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西施传说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诸暨市      西施居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象征。西施传说的发端地——浙江省中北部的诸暨,曾是春秋时期越国的古都。   西施传说产生于春秋末期,起源于民间口头讲述,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墨子》和《孟子》等,经历代口耳相传,流传范围扩大,内容不断丰富。西施传说以吴越争战为历史背景,以西施一生传奇经历为主干,以人物传说(如“东施效颦”)、地名传说(如“白鱼潭”)、物产传说(如“香榧眼”)、风俗传说(如“三江...
查看更多
白双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蒙古族,1951年5月生,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博格达乌拉祭代表性传承人。从医四十多年,为当地蒙古族百姓解除病痛的同时,传承博格达乌拉祭传统文化。2002年,带领民众恢复了博格达乌拉祭,并组织专家对祭祀地点及仪式程序进行了确定和规范。此后,每年组织民众进行博格达乌拉祭活动。2013年,组建扎赉特旗祭祀博格达乌拉协会,并培养了十余名徒弟。每年在扎赉特旗蒙古族中小学校开展博格达乌拉祭祀文化主题讲解活动。
查看更多
侯保兵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53年3月生,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花山节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父辈的影响,8岁开始跟随父亲侯顺明学习苗族祭祀仪式,经过不断实践,熟练掌握主持婚礼、丧葬和社祭等民俗活动的整套规程,尤其熟谙苗族花山节祭祀仪式。在花山节吟唱的丧葬祭祀歌和表演的芦笙舞步,分别收录于屏边苗族自治县《民歌集成》《舞蹈集成》。积极带徒授艺,开展苗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演活动,在当地有较大影响。
查看更多
卢文学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哈尼族,1953年3月生,云南省元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祭寨神林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咪谷”(祭司)世家,从小受哈尼族“咪谷”文化熏陶,17岁起跟随父亲卢文明学习祭寨神林(昂玛突节)祭典礼仪,加入村落祭寨神林祭司组。全面通晓吉日选定、备办牺牲、祭寨神林、分配牺牲、举办长街宴、伦理道德评判等一整套规程和礼仪,被当地群众推举为主持祭寨神林的“咪谷”。多年来,每年参加并主持祭寨神林仪式,带领徒弟从事哈尼族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查看更多
赵玉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俄罗斯族,1943年3月生,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俄罗斯族巴斯克节代表性传承人。在与父亲伊万(俄侨)和母亲丽娜(华俄后裔)共同生活中耳濡目染,逐渐掌握了俄罗斯族语言、民间歌舞表演技巧、饮食制作、风俗礼仪等俄罗斯族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向同胞们积极学习与交流,开阔了视野。多年来,精心传授子女俄罗斯族语言、民间歌舞、餐饮制作及民俗知识,培养了王东祥、辛丽萍等十几名徒弟。多次为俄罗斯族传统文化培训班传授俄罗斯族民间歌舞...
查看更多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哈萨克族,1968年1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萨克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幼年开始跟随母亲学习哈萨克族各种民间刺绣、缝纫剪裁、民族图案剪制技艺。从艺三十年来,深入民间收集大量传统服饰样式和图案纹样,了解掌握本民族历史、传统文化和民俗礼仪,是当地威信高、影响大的传承人。从2003年起,每年举办一期民族服饰培训班,主要传授哈萨克族传统服饰及毡房内饰的制作,培养了近两百名学员,促进了哈萨克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的发展。
查看更多
杨建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7月生,河南省确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打铁花代表性传承人。1956年开始接触打铁花艺人,不断了解打铁花相关知识。1979年拜打铁花老艺人李万发为师。1988年已能独自操作和组织表演,熟练掌握确山铁花表演绝技与相关知识。对确山铁花进行深入挖掘、整理,恢复确山铁花古老的传统特色,包括古代祭祀活动、冶铁秘方,花棚按一元二仪四象五行八卦搭设等,均体现出道教文化特色和古代金属冶炼行业的文化特征,使该项目的传统文化形态臻于完备。20...
查看更多
黄光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6年7月生,福建省古田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信俗(陈靖姑信俗)代表性传承人。从1982年起,跟随父亲黄天送学习传统道教科仪。1991年被选为古田道教协会副会长兼临水宫住持,常年主持陈靖姑信俗活动之请香接火仪式。主持的仪式肃穆威严、规范有序,以道教科仪为载体,融入多元传统文化,展现陈靖姑信俗的文化内涵及民俗特征。长期致力于陈靖姑信俗的传承与弘扬,注意收集、整理陈靖姑信俗的文献资料以及《发奏》《造楼》等科仪样本和文字资料,藏有...
查看更多
再屯娜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塔塔尔族,1965年4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塔塔尔族撒班节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塔塔尔族文化世家,受家庭熏陶,对塔塔尔族的风俗习惯甚为了解。不仅从长辈身上习得传统文化,还两次到域外塔塔尔族学习交流,对塔塔尔族历史、饮食文化、音乐、舞蹈、撒班节等了解至深。作为塔城地区塔塔尔族文化协会会长,一直从事撒班节的组织工作。能用四种民族语言进行民族文化交流。注重项目传承与传播,搜集大量民族资料,建立文化庭院、博物馆、美食馆、糕...
查看更多
吴牛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苗族,1949年8月生,湖南省吉首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四月八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当地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活动的影响,7岁时跟随父亲吴天印学傩文化还傩愿,唱傩堂戏。12岁学舞狮子耍宝。16岁学苗族打家伙。18岁学打苗鼓唱苗歌。20世纪80年代至今,参加了众多大型苗族四月八群众文化活动。2003年、2004年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承苗族椎牛活动。完成苗族四月八、民间傩文化的技艺手法的收集、整理、编创,继承发展傩文化剧目三十多种。曾获...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