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70)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90)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4)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传统戏剧的生产性保护 没有剧目剧团就不能生存
2009.11.28
论坛
传统戏剧的生产性保护 没有剧目剧团就不能生存安 葵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工艺等项目的生产性保护引起热议。生产性保护也是传统戏剧保护的一种重要方式和一条重要途径。“生产”二字对于传统戏剧来说并不是外来语,每一个戏剧院团日常的头等大事就是“剧目生产”或曰“艺术生产”。没有剧目生产剧团就不能生存,而传统戏剧是依靠剧团进行保护的,因此没有剧目生产也就谈不上传统戏剧的保护。 剧目生产的三方面内容 戏剧院团剧目生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保留剧目的上演;传...
查看更多
富裕了,
传统文化
就丢掉了吗?
2009.11.25
论坛
富裕了,
传统文化
就丢掉了吗?――以河北霸州胜芳古镇为例项 阳 20世纪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剧烈的一个世纪,此前的中国虽然也一直在演化,但却没有脱离农耕文化的样态。在音乐文化领域,20世纪与此前最大的不同是西方专业音乐文化对中国专业音乐文化构成的影响和冲击。当西方专业音乐文化在中土被接纳的同时,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母机”接受西方模式,并形成了侧重于某些层面功能性使用的理念。 20世纪的中国音乐文化,实际形成了两个传统,一个是历史音乐文化的大传...
查看更多
东京无形民俗文化财概貌及其保护经验
2009.11.17
论坛
东京无形民俗文化财概貌及其保护经验翁敏华 一、东京无形民俗文化财概貌 东京拥有国家级无形民俗文化财10项,差不多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日本的文化财,分有形文化财、无形文化财、民俗文化财、纪念物、传统建造物群、保存技术六个类别,其中前三项特别重要,为人注目。民俗文化财里又有无形民俗文化财,专门用于保护民间的无形文化遗产。其中的民俗艺能共140项。日本学者非常注重民俗艺能的收集、整理、介绍、研究和保护,他们从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
查看更多
论“二老艺人”在鼓子秧歌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
2009.11.17
论坛
论“二老艺人”在鼓子秧歌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李 卿 鼓子秧歌作为一种集休表演的广场民间舞蹈形式主要流行于山东省北部的商河惠民济阳、阳信等县在当地又被群众称为跑十五或闹十五般在春节期间举行是节庆民俗的一种具有浓郁的汉民族文化精神。它以街筒子和跑场为主要表演程序以伞、鼓、棒、花、丑五种角色为表演主体以场图为主要表现形式在大鼓大镲大钹大锣等打击乐铿锵有力的伴奏声中通过豪迈矫健奔腾粗犷的舞蹈展示出浓郁的山东地方色彩。 一、“二老艺人”释义 所谓二...
查看更多
民间信仰的历史传承与申遗策略――以温州宁村“汤和信仰”为例
2009.11.17
论坛
民间信仰的历史传承与申遗策略――以温州宁村“汤和信仰”为例邱国珍 陈洁琼 内容提要:浙江温州龙湾区“汤和信仰”, 是地方民间信仰中最具特殊性、典型性的个案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田野材料,对“汤和信仰”的产生和演变,“汤和信俗”申遗成功的叙述,阐释了自然传承和策略运用在民间信仰中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宁村 汤和信仰 传承 策略 民间信仰渗透于民众生活之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灵信仰和祭祀仪式,构成了民间信仰的基本框架,也构成了社会形貌的象征...
查看更多
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
2009.11.17
论坛
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张举文 摘 要:无论是仪式中的行为,还是叙事中的母题元素,无一不是因地理、经济、政治以及宗教信仰等原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礼仪与母题不断修正或更换现有行为或元素以便适应新的社会状况。通过对近年实地观察到的仪式与叙事活动的分析,简论传统传承中的有效性与生命力这一对概念,对传统能经历各种社会冲击而延续发展或被摈弃提出有益思考与讨论。 关键词:仪式;入殓;故事类型;月老配婚;传统有效性;传统生命力 作者:张举...
查看更多
非物质性还是身体性?
2009.11.09
论坛
非物质性还是身体性?刘铁梁 今天由我来做一个发言,发言的题目是昨晚我跟张士闪教授商定的,把最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一些反思和想法,以“非物质性还是身体性?”为题集中谈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个叫保护。当然它也可以拆成如下一些关键词,比如遗产与非物质文化,或者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这都是我们在反思时不能不涉及的。 下面我要谈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反思?我们做学问的人经常会提及...
查看更多
传统曲艺笔谈
2009.10.22
论坛
传统曲艺笔谈 董大汗: 利用田野调查 积累曲艺资料 曲艺是重要的传统艺术门类之一。但在宋代以前的史籍里,相关的记载非常稀少。后来虽然记载逐渐多了起来,但都杂存于《东京梦华录》、《梦粱录》和《都城纪胜》之类的风俗杂记中,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对于曲艺的学术研究和知识普及都不理想,往日紧密联系群众的曲艺,在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中,也比较模糊甚至有误解。面对历来主要依靠师徒口耳相传延续自身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典籍记载异常稀少的情况下,要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料...
查看更多
论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的功能
2009.10.22
论坛
论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的功能王宪昭 [摘要]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活形态的精神产品,与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多元的社会或文化功能。诸如制约和维系社会生产生活,强化民族的自我认识,承载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信息,传递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调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功能 所谓少数民族民间口传文化主要指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这种精神产品又与人们一...
查看更多
当文化成为“遗产”
2009.10.22
论坛
当文化成为“遗产”魏小石 当我在云南做一个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的时候,我的任何行为不仅仅和经济回报联系在了一起,也同时和某种意识形态扯上了关系:我必须要用某种特定的“正确的”姿态去和本地人交流才可以和他们建立起友好的关系,比如说“弘扬文化保护精神”和“帮助当地发展文化”。更有当地的政府官员和我提到了“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在感叹人们创造新思维的速度之快的同时,我意识到这现象其实印证着某种正在发生的矛盾,大概是一种源于“文化遗产”的矛盾吧。其实,“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1
107
108
109
110
111
1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