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3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初六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70)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90)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4)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日本“非遗”保护的现状与对策
2007.05.14
论坛
日本“非遗”保护的现状与对策――访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所长铃木规夫严长元 早就听说日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得不错,因此,“守望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在日本开幕前夕,记者采访了日本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所长铃木规夫。 据了解,东京文化财研究所是一个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存及修复、教学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机构,作为独立行政法人,自负盈亏,去年4月获得民间组织身份,目前有各类研究人员50余人。7年前它是一家政府机构,目前其活动经费仍由国家提供...
查看更多
保护“非遗”更应该重内质
2007.04.05
论坛
保护“非遗”更应该重内质池墨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表演艺术、民俗节日、生产工艺等。随着人们文化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认同,现代人越来越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各地相继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保护申请,例如对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申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及对一些民俗风情也提出了“申遗”,这一热浪席卷了全国,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空前的关注...
查看更多
什么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我们要保护的?
2006.11.27
论坛
什么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是我们要保护的?陈高峰 随着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日益关注和重视,“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濒危”等成为越来越流行和时髦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包括哪些内容,可能有许多人不太了解。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大家的看法是见仁见智,很难统一。根据大家所公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始终与文明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
2006.08.08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 田青 2006 年的春节刚过,随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开幕,一股守护精神家园、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在京城涌起。当一个四岁的孩子被奶奶引领着用稚嫩的小手在展览会“守护精神家园、保护文化遗产万人签名”的留言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时,我们在被深深感动的同时坚信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一定会代代相续...
查看更多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2006.07.18
论坛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乌 丙 安 从新世纪之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发布,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生效,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直在极度艰难的情势下进行。《公约》指出:“承认全球化和社会转型进程在为各群体之间开展新的对话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与不容忍现象一样,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在缺乏保护资源的情况下,这种威胁尤为严重。”这个明确的判断警告人们:不要把全球化和社会转型看成是百分之...
查看更多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2006.06.30
论坛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文化部副部长 周和平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这次论坛的文化部以及承办方中国艺术研究院对出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珍贵的中华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创造积累的重要财富,它不仅是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泉。以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
查看更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摘登
2006.06.30
论坛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摘登 编者按:作为首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重要内容,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于6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博物馆、中国文联、北京大学、辽宁大学、南京大学等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从不同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深入的研讨。乌丙安(辽宁大学民俗研究所教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分类认定有4个...
查看更多
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思考
2006.06.26
论坛
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思考 青海省文化厅 曹 萍 青海自古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谱写着青海多民族的文明史。早在旧石器时代,青海高原就有了古人类活动的足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代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彩陶文化,文化类型已趋于多样性和复杂性。在青海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戎、氐、羌、鲜卑、匈奴、吐谷浑、吐蕃等民族创造的文化...
查看更多
青海土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2006.06.26
论坛
青海土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曹娅丽 青海艺术研究所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被世人誉为“万山之祖”、“亚洲的脊柱”,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和长江就从这里奔腾而出,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滋润了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世代居住在这块雄奇而神秘土地上的藏、回、蒙古、土、撒拉、汉等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非常丰富。其中,土族是青海省特有的民族,在...
查看更多
文化多样性与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
2006.06.23
论坛
文化多样性与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 贾作光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文化艺术的传播速度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国际文化艺术的往来、交流与传播,也随着时代的步伐加快,推动着不同国家、地区与民族文化艺术的借鉴、融汇和发展,势头锐不可挡。为此,在国际大家庭中,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必须重视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在借鉴与汲取其他国家与民族的文化...
查看更多
1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